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复垦平整土地……一场公共空间治理行动,正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如火如荼地推进,它已成为一把开启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的“金钥匙”,也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增加集体收入、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打造乡村振兴汀溪样本(公共空间治理释放发展)(1)

在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张集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联村包片制度,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人居环境,全镇上下呈现出了公共空间治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公共空间,即全民共有、公众共享的区域。日前,记者来到张集镇李村村,看到规整的土地上种植了大片的桑树。李村村党支部书记韩继华介绍说:“这块地是我们李村一组这次公共空间清理出来的土地,共计121亩地。长期由个别村民种植,不交土地租金。这次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出来以后,通过民主议事会对土地进行确权,进行公开发包、有偿使用。”

打造乡村振兴汀溪样本(公共空间治理释放发展)(2)

梁堂村村民徐启伦高兴地说:“我们村里修了三个健身休闲广场和一座乡村大舞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环境美了,老百姓心里亮堂了。”

自公共空间治理开展以来,梁堂村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共排查出公共空间1200多亩。村里对村级公共资源资产分布图、公共资源资产使用管理情况清册进行了公示。

摸清家底,收回资源,只是公共空间治理的第一步,如何真正将收回资源盘活利用,使之成为村集体持续增收“聚宝盆”才是重中之重。梁堂村为了使公共空间更好发挥作用,通过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对荒地、农田、鱼塘等如何定价,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村民将自己认为合适的价位写下来反映上去。

在地块收回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上,要充分汲取群众智慧,碰撞“金点子”、拿出“好法子”,确保地块既发挥最大效益,又贴合群众心意。张集镇副镇长、梁堂村包村干部王雨晨介绍:“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采取老百姓普遍觉得合适的价位来对村里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打造乡村振兴汀溪样本(公共空间治理释放发展)(3)

“公共空间姓‘公’不姓‘私’,一分一厘不能占,这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价值取向。”张集镇分管负责人杨茂刚介绍说,乡村公共空间和集体资源治理工作面广量大,群众广泛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张集镇将公共空间的治理和维护纳入村规民约,在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下,群众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该拆的拆,该清的清,各家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净整洁,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资源共享中获得感和自豪感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