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名师履历

王晓琴,盘锦市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991年起,她担任高中政治一线教师三十年,耕耘教育事业,践行教育理想。她在多年实践中实现了由“实践型”教师到“科研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先后荣获“三北”地区中学政治课优秀教师、东北地区思想政治课教学能手,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学科带头人、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名研究型名师等30多次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先进事迹先后被《德育报》《盘锦日报》《盘锦教研》等宣传报道。2021年,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受到省领导走访慰问;2022年,获盘锦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盘锦英才教学名师。

潍坊精英教育教师风采(百位名师谈教育)(1)

王晓琴课上

02对话名师

东北新闻网: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您拥有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建议给年轻教师吗?

王晓琴老师:转眼间,我已在一线教学岗位三十年有余。回顾过往的从教经历,我觉得这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所以我最想分享给年轻的老师们的成长心得就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是说,我们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应该保持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脚步,研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并将教学理念转化应用到学生培养中。同时,“厚积而薄发”是说,我们应该勤思敏学,做思政教学科研的求知者。日常多阅读、多学习、多积累、多交流,观摩校内校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我也时常自勉,要勤于学习反思,善于集思广益,乐于总结经验,精雕细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东北新闻网:我们都知道您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请问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王晓琴老师:我曾有幸担任班主任十二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学习和践行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坚持民主与科学建设班集体,以心塑心,以情育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06年1月,我在《德育报》作为“班主任之星”栏目的第一颗“星”发表了事迹体会文章,传递我对班主任工作的喜爱与热爱,因为它能让我把满腔的爱献给可爱的学生们。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困难,我可为之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思想上有偏差,我可与之促膝相谈,入情入理;行为习惯不良,我可帮助点滴纠正,循序渐进……我愿永远细心呵护和培育每一位学生,耐心宽容和倾听他们,热心鼓励和陪伴他们。

东北新闻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您是如何看待高中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呢?

王晓琴老师:我坚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更应不忘初心、信仰坚定,更应秉持家国情怀、奋进前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我热爱讲台,珍惜与学生相守的每一堂课,努力释放每节思政课的铸魂魅力。家常课上成公开课,每一堂课上成精品课,是我始终不渝不渝地坚守和执着。针对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思想动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在比较分析中解答疑惑,在创设情境中激趣启智,在师生互动中合作探究,形成金融知识、能力、觉悟、行为于一体的教学风格。我希望把每一堂思政课都上得充满亲和力与感染力,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课既有真知真趣又有真情,既入脑入心又入行,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东北新闻网:作为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您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是如何看待名师工作室的相关工作?

王晓琴老师:薪火相传,我愿为人梯,做思政教师队伍的铺路石。2015年,被省教育厅聘为省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我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更多地发挥出充分发挥一名老教师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其间带领着市内5所高中的成员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助力中青年教师成长。2020年,被市教育局聘为基础教育思政育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携来自全市14所中小学的17名成员,聚焦盘锦市中小学全阶段思政教育,以优促新,笃行励新,做思政教育发展的探路灯,为思政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打造全学段思政“共育”平台,为推进基础教育思政一体化建设开展积极探索。

潍坊精英教育教师风采(百位名师谈教育)(2)

王晓琴老师与部分名师工作室成员合影

东北新闻网:高中教师工作是非常辛苦,那您是如何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的?

王晓琴老师:我一直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名优秀教师在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我坚定从教初心,锤炼真本领。我爱我的学生,也被我的学生们爱着,相互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贵人。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愿以母亲般的关怀呵护着学生,以父亲般的博大包容着他们,以朋友般的细心理解着他们,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中倾洒着师者的种种柔情。

03总结感悟

通过与王老师的交谈,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王晓琴老师是一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她对于教育事业的无私热爱,她对于做个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教师的执着追求。她用朴实的坚守和默默的付出克服世俗功利的喧闹和浮躁,用无怨无悔的热忱和满腔热血的赤诚图绘丰富的教育人生。她爱她的学生,也被她的学生爱着!(文字: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