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和鲁迅,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他们二人将笔下书写的文字和中国的政治现实联系在一起,输出了一系列对于近代中国革命以及中国近现代文学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作品。
同为民国时期的文学泰斗,他们也被经常拿来做比较。而二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交锋状态,谁也不服谁。
郭沫若曾经用四个字骂过鲁迅,这四个字将他个人对于鲁迅的不满态度显露无遗。
而鲁迅在得知此事以后,也采用了文人的方式予以回击。他加了一个字,用五个字的评价来“回敬”了郭沫若。
看到鲁迅的评价之后,世人都说极其精准,这就是郭沫若。
两位文学大家曾经历过怎样的争执?他们之间的骂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学风格,大为不同
1892年11月,郭沫若出生在四川乐山。乐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城市,这里的水土,养出了郭沫若的一身才情。
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上学,在这里养成了基本的性格,也从这里出发,走上了一条更为光明的文学和斗争之路。
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郭沫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家。
他虽然也热衷于讨论政治局势,但始终认为,文人手中的笔就是文人最大的武器。
因此,他也只是通过输出文字,试图唤醒国人的智慧与思想。
那段时间,他的写作风格都偏向于浪漫主义。
或许郭沫若天生就是一个饱含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所以他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日常生活中一件再不起眼的小事,被他放到自己的诗文当中,都能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魅力。
一直到1926年以前,郭沫若的斗争阵地都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当中。
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并发表了《炉中煤》等一系列的作品,用文字来彰显自己的态度。
1926年,这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在这一年意识到,一个手中没有足够力量的文人,是没有办法拯救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的。
所以,他不仅要在文学世界里斗争,还要把自己的斗争行为扩大到革命浪潮之中。
这样一个文弱书生一般的角色,甚至还主动参与到北伐中去。
在此之前,有人嘲讽他:“一个白面书生,还能吃得了这个苦?别到时候还得要别人来照顾他吧?”
而当大家亲眼看到他的意志有多么坚定之后,再次提起郭沫若,那些嘲讽的话语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真心实意的赞赏和敬佩。
与郭沫若这位文学大家处于同一时代的人中,还有许多闪耀的文学明星。
比如鲁迅先生,他也是一位积极关注中国政治局势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这两位才华相当之人,因为文学风格的不同和为人处世的不同而多次发生争论。
当然,他们的争论都是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来进行的。
他们二人之间的第一次争论,发生在1928年。
鲁迅先生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他用这篇文章对那些社会上的批评之声做出了回应,也对部分年轻人当前的处事态度做出了抨击。
鲁迅先生认为,年轻人关注文学发展,关注时代进步,这是一件好事。
但年轻人属于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所以应该始终保持宏大的眼界和广博的胸襟,用进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如果说一直以狭隘的眼界去批判出现在社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和其他东西,那年轻人是没有办法得到进步的。
他的用词一向非常辛辣,部分语句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之感。
看了鲁迅的文章,早先对他做出过批评和抨击的人,有时候甚至会感觉一个耳光打在了自己的脸上。
这一向都是鲁迅先生的态度,不管处于任何环境之中,他都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也会在文字中坚持自己的风格。
哪怕会因此得罪一些人,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文学大拿也在所不惜。
看到这篇回应性的文章后,一向关注文坛发展的郭沫若却坐不住了。
他迅速写了一篇文章回击鲁迅,并且还把一顶“封建余孽”的大帽子扣在了鲁迅的头上。
他认为,鲁迅只能听得进赞扬,却不能听得进批评。
这样的人,与封建时代闭目塞听的达官贵人何其相似;
这样的人,永远也无法进步,永远也无法写出代表中国先进态度的文字。
因为这篇回击文章,二人之间的战场不断扩大,战火也不断蔓延。
虽然当时郭沫若使用的是笔名,但藏在笔名背后的人真正是谁,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而鲁迅本身也是刚烈的性格,有人以如此犀利的语言来嘲讽他,他自然是坐不住的。
所以,他又写出了一篇《我和〈语丝〉的始终》,针对郭沫若文章的一字一句做出了回应。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引起热议。
鲁迅有理有据的回应风格,也获得了许多文人和学生的支持。
有人甚至还公开在杂志上投稿,坚定地表达自己支持鲁迅的态度。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以鲁迅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但两位大文人之间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四字挑头,五字回应
二人之间的第二次交锋发生在1931年,这一次率先发声的人还是鲁迅,而他主要的矛头则是针对郭沫若的私生活。
在评价一个历史名人的时候,大家往往需要把他的个人成就和私生活分裂开来。
就像郭沫若,他在文学领域的造诣极高,在古文化研究方面更是独树一帜。但是,他的私生活却非常混乱。
郭沫若从年轻时起,就是一个见异思迁之人。
婚姻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束缚作用。
即便是他已经跟第一任妻子结婚,他也可以在遇到自己的缪斯以后,毫不犹豫地背叛婚姻。
当时有不少人都说过,郭沫若是一个个人道德标准奇低之人。
普世价值观对于个人生活的基本要求,对他来说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
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这才是他的风格
郭沫若的一生有过三位妻子,而在这三段婚姻之外,他也有过不少恋情。
有些露水情缘,甚至没有办法在他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涟漪。
他这种私生活混乱且极度不尊重女性的行为,自然会让鲁迅极为不齿。
所以在1931年,鲁迅发表了一篇文章,公然指责那些接受过新式教育、却仍然花心负心的男人。
整篇文章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抨击的人正是郭沫若。
郭沫若自己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也感觉脸上火辣辣得疼。
他咽不下这口气,但是没有办法写文章回应,毕竟鲁迅所言句句属实。
因此,他用了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表达自己对于鲁迅的看法,这四个字就是:“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四字用在鲁迅身上,实在是不太贴切。
因为鲁迅从未做出伤害女性之事,也没有像郭沫若那样几次三番背叛婚姻。
当年老家的父母为他娶回来的原配妻子,即使不喜欢,他也顾及着对方的名声,没有强硬反抗。
多年来,他也一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照顾着原配妻子的生活。
而对于真正情投意合的许广平,他也做到了从一而终。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富足,但他们却始终怀着深深的满足感。
因此,郭沫若的四个字,并未引起其他人的认同,反而让不少人看到了他的“睚眦必报”。
鲁迅收到四字评价以后,也没有动怒,而是加了一个字,用五字来回应他:“才子加流氓。”
这个评价对于郭沫若来说,那就万分贴切了。
说他是才子,这是因为鲁迅先生确实很欣赏他的才华。
1930年郭沫若写下的那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鲁迅先生甚至还亲自买来,细细品读。
二人虽然在文字风格和遣词造句上有着不同的理念,但君子本就是和而不同,鲁迅先生也尊重这种差异。
而说他是流氓,则是因为他在私生活上表现得确实不妥当。他对感情极其不负责任,常常只是随心所欲地游戏人间。
有些被郭沫若辜负过的女子,甚至还公开发声,指责他的负心行为。但他却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仍旧我行我素。
当时文坛上的许多人,甚至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因此在看到鲁迅先生的五字回应之后,大家都笑称:“这个评价非常精准,这便是郭沫若。”
第二次的交锋,仍然以鲁迅先生的胜利而告终。
心怀大义,放下恩怨
原以为这两位文学大家的争论会持续终生,但随着日本侵略者全面入侵中国之后,他们二人却因为国家大义,放下了个人的恩怨纠扯。
当时,有其他文人想从中调和二人的矛盾,希望两个人能够一致对外,用文字来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用文字来宣传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径。
对此,鲁迅先生的态度也很明确。
他虽然没有直接对郭沫若做出破冰的举动,但还是公开写下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于郭沫若的客观态度。
在鲁迅先生看来,他们二人确实存在文学风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百花齐放的文学世界中是非常正常的。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存在原则性上的分歧。他认可郭沫若先生的文学才华,也高度认可对方对于中国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
这篇文章的发表,其实意味着鲁迅先生在主动求和。
二人闹了这么久的矛盾,鲁迅先生几乎每次都占据上风。按理来说,胜利者是不会主动求和的。
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中国饱受侵略者凌辱的时代。在民族情感面前,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那点不合,实在是无足道哉!
郭沫若看到这篇文章,自然也明白了鲁迅先生的态度。他们二人一致对外,将矛头对准了侵略者,用文字做武器,用脊梁做支撑。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去世。
一代文学泰斗的离开,对于中国各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而对于郭沫若来说,鲁迅先生的离开,意味着与他斗了许久的“老对手”再也无法讽刺他。
他的心里,甚至因此而感到空荡荡的。
他本想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可当时人在国外,实在没有办法及时赶回来。对此,他也感到万分遗憾。
不过,他也用自己的方式为鲁迅先生送上了最后的哀悼。
郭沫若亲手写下了两则挽联,其中一则是: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东亚、西欧、南天、北地,挽联当中的用词,足以看出郭沫若对鲁迅先生的欣赏和肯定,也反映出他对鲁迅先生文坛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认同。
另一则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后来,也有人提起过他们二人之间的论战。
虽然鲁迅先生已经不在了,但郭沫若从未说过对方半点坏话。
他总是会以客观的态度去描述他们之间的争论,也会反复强调,鲁迅先生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到了人生的后程,两个曾经针锋相对之人,倒还真的体会到了一点儿惺惺相惜之感。
结语
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先生这两位大文豪,在文学创作理念上并没有产生原则性的分歧。
他们二人虽然文字风格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实都怀着同样的理想,那就是拯救中国、唤醒同胞。
即使因为私生活而产生骂战,他们也能因为民族矛盾而放下恩怨,尽显文人气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