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1)

如果你读不懂庄子的思想,可以读一读庄子本人的故事。因为文如其人,人如其道,知行合一,读懂庄子本人,也可以一窥其“道”。可以说,这也是读懂《庄子》的一条捷径。有一则“曳尾涂中”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庄子的个性与追求。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于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岸边钓鱼。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两个人,身着官服,踌躇满志。“我们是大楚国威王派来的使者,楚王得闻先生大名,才华拔萃,愿将国内大任委托于先生,还望先生不负国王求才若渴之心。”两位使者信心满满,颇有大国之风。

庄子眼光盯着简单朴实的鱼杆,并没有回头去看外表过分谦恭而内心些许傲气的使者,有点自言自语地讲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吧,却被国王用锦缎包裹着放在精美的竹盒里,郑重地藏在庙堂之上,受人供奉。你们说,这只神龟是愿意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顶礼膜拜好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来爬去呢?”

“当然愿意活着了。”两位使者异口同声地答道。“那么二位请便吧,我也愿意活着,哪怕像乌龟一样,在泥中爬来爬去。”庄子委婉地下了逐客令,两位使者怏怏不快地离开了河边。

《史记》中有一段庄子的小传,与此类似,“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2)

读罢这两则类似的故事,总是让人对庄子肃然起敬。庄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要面包,还是要自由?面对生活上的困境与精神上的逍遥,应该如何选择,庄子是一个清醒而冷静的明白人,庄子用这则故事给予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庄子看透了世间万象,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仅仅体现自己的工具性价值,为王侯所用,得其爵位,受其役使,与其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不如苟且偷安、洁身自好。

入世为相与出世逍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人生态度。入世为相,可以说名利之心更重一些,当然也可以说“兼济天下”,实施“圣人之治”。

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选择仕途,千金相位,对于庄子这样稀有的社会精英来说,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是正确的人生选择。

但是庄子就是庄子,得道的圣者注定了超凡脱俗、卓而不群,他走的是一条背俗之路。功名利禄重要,还是自然天性重要?做衣食无忧的金丝鸟,还是做自由自在的野鸡?带着镣铐跳舞,还是自由地爬来爬去?对于庄子来说,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根本不用选择,因为庄子一直追求着做一个真人,一个返朴归真自由“自快”的自我

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3)

名利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名誉和利益,具体来讲无非是功名利禄,或者说事业、荣誉、财富、权力、美色、面子等,人们为了追名逐利不惜牺牲了一切,健康、人格、自由、亲情、道德、良知等等,到头来才知虚名浮利空欢喜,大梦一场,过眼云烟,一切又回归到了无有的初始状态,人总是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没有一个例外,这也是对名利的一种定义。

庄子有言:“名者,实之宾也”,“名为公器,不可多取”,“求名失己,非士也”,“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等等,这些都是庄子对名利的深刻解读。

对于幸福的人生来说,名利不是必选项。名利就是一层厚厚的尘,它遮蔽了你的自然本性,让你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怎样才能活得更加快乐与有意义。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活得是否有滋味,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显赫,名利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对精神高地的坚守。

对别人拥有的东西可以心痒眼红,这无可非议,但如果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为获得别人的掌声、社会的肯定而活着,对于自己而言,生活就是一种累赘,活给自己看的生活才会有一份轻松,几许充实和快乐。

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4)

做死去的神龟,还是做活着的泥龟,活得更像人物,就像生物标本一样的神龟锦衣于庙堂之上,被人供奉、瞻仰、膜拜,还是活得更像自我,像曳尾涂中的乌龟一样自由自在,没有羁绊,游戏世间,也更接近内在的灵魂。

在人生中,总是面临种种选择,是为五斗米折腰,摧眉折腰事权贵,还是视功名如粪土、视权位如腐鼠,游戏人间,自快吾志呢?在人生的天平上,一边是千金相位,一边是濮水游鱼,孰轻孰重,庄子正是因为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所以成就了一代圣哲的千古佳话,也成为了后世知识分子“不得已”而出世的精神标杆。

庄子对名利的超越与放下,对我们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人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必然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即为什么活着。

在当今崇尚实用至上的时代,当一个人迷失在功名利禄之中时,常常会忘记了人生本身的意义。为什么今天我们有许多人的心态,总是不平衡,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太多的功利,因为这种功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失去很多很多,包括温情、诚信、良知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自由的机会。

我们习惯了做笼中鸟,为了那点饮食,我们失去了天空,我们得到了一棵树木,却失去了森林。面对名利,做到知足知止,心如止水,“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无非分之想,便是一种超脱,是一种从容,是一种洒脱。

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5)

人为什么不自由?就在于人在乎的东西太多。有一句谚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当一个人的心为名利遮蔽的时候,我们能看见的世界皆是饲料,因为饲料可吃有用,不要认为只有牛羊看见饲料,其实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就是梦想有吃不完的饲料(比如花不完的金钱),满足于无穷无尽的感官欲望。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有些是必需的,比如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贪心、虚荣、嫉妒、仇恨等等。对于这些,应该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整理,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只有少了物质上冗余的累赘,才会有心灵上自由的空间,扔掉的包袱越多,我们就会走得越轻松,路就会越走越长。

世人皆知,名利乃身外之物,但还是很多人如蝇逐臭,孜孜以求,这就是丧本离真,背离大道,追名逐利会扭曲异化人的本性。浮云名利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休,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名利的奴仆。

做主人,还是做奴仆,关键在于自己的觉悟与选择。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如果看破并放下了名利,如杜牧诗云: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看淡了一切,就能品赏到风花雪月之韵味,对待名利得失看成人生的一种体验,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随缘达观。

庄子人生的四个层次(庄子活出真实自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