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妈妈(杨朝清飞机抖脚男)(1)

近日,某航班从昆明飞往北京,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飞机上脱掉了鞋子,跷着二郎腿不断地抖动。周围弥漫着一股臭脚丫子味,附近的人都感到难以忍受,但男子却不以为意,跟个没事人似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范部分失灵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导致“道德蹂躏”现象层出不穷——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笑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故意做得张扬,以引人注目;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与道德的势不两立。这一切,在“飞机抖脚男”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飞机并非私人空间,不能为所欲为;“飞机抖脚男”爽快了自己,却给他人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伤害。角色失范和权利越位的“飞机抖脚男”,将自己的舒服建立在他人的“不舒服”之上;在与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分寸意识与群己界限,不愿意自律与自我约束,突破底线去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尊严。

不论来自什么地域、从事什么职业、处于哪个社会阶层,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公共空间遵循公序良俗,都要学会和陌生人相处。公序良俗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和黏合剂,讲究一视同仁,不能因旅客的身份差异区别对待;当这种“柔软的力量”得不到足够的敬畏与认同,公共空间难免会出现“一地鸡毛”。

面对“飞机抖脚男”,依靠道德感召力显然无济于事;对于这种不太在乎“脸面”甚至公然进行“道德蹂躏”的失范者,只有触动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才会知道疼。不妨参考下对“高铁霸座男”在180天内“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的惩戒,对“飞机抖脚男”进行规劝与惩罚。

抖脚无原罪,却不能不分场合。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经常置身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规矩与边界,如果没有自律与他律,公共空间就会乱作一团,最终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