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在海南省一处蟒蛇观赏园里,络绎不绝的游客,都在排队等待和一条巨型的黑纹蟒合影。

游客们丝毫不害怕,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会攻击自己,又是比耶,又是抚摸的,甚至有胆子大的人,还要尝试拥抱它。

而这条蛇的主人,则笑盈盈地站在一旁,看着自家蟒蛇和游客们互动,也没有丝毫担心的感觉。

噼里啪啦闪烁的闪光灯下,这条黑纹蟒表现得异常淡定。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

蛇,一个黑暗、冷血、狡猾的代名词,往往人们提起蛇,总会让人有背后一凉的不好感观。

但这条和游客合影的蛇却不同,它不仅有自己的名字——黄兴财,还给它身边的人带去了温暖。

甚至成为了它主人家的英雄,主人还以它为中心建立了一个观赏园。

那么,这条名叫黄兴财的蟒蛇,和它的主人黄开宁之间的故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救助收留、为其取名

黄开宁,生活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

这里山高林密,远离城市喧嚣,寨子周围一直都围绕着很多野生动物。

黄开宁也从小,就被家长耳提面命,到野外去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那些草丛、大树,小心那里有伤人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像蛇一类的动物,千万不要被咬了。

所以说,在黄开宁的印象中,蛇一直是危险的动物,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机会和一条蟒蛇,产生一段奇妙的缘分。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2)

1996年8月,黄开宁24岁。留在家乡的他,已经全面接手了父母手里的农活。

那天正值周末,为了缓解平日下地的疲劳,黄开宁和两三个好友约好,去村子附近的河里面钓鱼。

正当一行人拎着桶,拿着钓鱼杆,有说有笑的往河那边走的时候。眼尖的黄开宁,在一旁的草丛里一块突出的石头上,发现了一个动不动的条状物。

黄开宁凑近了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条奄奄一息的小蛇,看花纹、头型是一条无毒的蟒蛇。

同行的人开玩笑说,用蛇肉钓鱼,也不错。

黄开宁却心生不忍,他小心地用杆子拨弄了一下小蟒蛇。小蟒蛇有气无力地扭了两下,也没怎么反抗,看着十分可怜。

黄开宁看到它尾巴的伤口,看起来像是有人用锋利的镰刀给划伤的。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3)

他知道,只要自己不管,烈日下再晒一会儿,这条小蟒蛇就要没命了,心里有些难过。

于是,他不顾朋友的劝阻,小心的将蛇盘起来放进了衣服口袋,然后也不和朋友钓鱼了,马不停蹄的往家赶。

黄开宁一进家门,就问父母家里的红药水、绷带之类的医疗用品,都放在什么地方。

这可把黄开宁的父母给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黄开宁不小心受伤了。

他们慌里慌张地把东西拿过来之后,只见黄开宁从衣服兜里掏出了一条蛇,把老两口吓得一惊,连声问儿子怎么逮了一条蛇回家。

黄开宁解释,小蛇也是一条生命,把它救了,就把它放回大自然,只当做一件好事。

他细心给这条蟒蛇包扎好伤口,还准备了食物。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4)

渐渐地,黄开宁和这条小蟒蛇朝夕相处,而这条小蟒蛇也总是盘旋在黄开宁的周围,不愿意离开。

时间长了,黄开宁已经舍不得这条小蟒蛇了,决定要收养这条小蛇,还为这条小蛇取名黄兴财,让它跟自己姓。

黄兴财虽然还只是条小蛇,但却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黄开宁的救命之恩。

黄兴财经常会抓老鼠,放到黄开宁的房间外,黄开宁的家里抓完了它就去邻居家抓,村子里的很多住户都被黄兴财拜访过。

黄开宁时常看着自己房间里的死老鼠哭笑不得,花了很长时间,才纠正了黄兴财的这个行为。

事实上,很多被救助过的小动物,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报答人类的恩情。

国外有位喜欢探险的男子,无意间救了一只猫头鹰,放归自然后就经常在自家的窗户上发现,猫头鹰送给自己的礼物——一只死耗子。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5)

人是不会食用死耗子的,但是对于动物来说,将赖以生存的食物分享,就是在报答人类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虽然黄兴财知恩图报,但是黄开宁的父母,还是对养一条蛇心有余悸,而且农村家庭养一条肉食性的蛇,也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于是,黄家父母便劝黄开宁,蟒蛇野性难驯,万一伤了人怎么办?

为了争取父母的同意,黄开宁开始有意识地驯养黄兴财,为此他甚至不惜用自己,来做实验对象。

他用麻布将自己的手臂层层包裹好,故意去激怒黄兴财,提高黄兴财的忍耐力。

黄开宁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自己的双臂都弄得伤痕累累,但是好在效果不错。

黄开宁的父母,也只能默认黄开宁这种略显离经叛道的行为。

黄兴财作为一个变温动物,平日里总是喜欢盘踞在黄开宁的周围,缠绕在他的身上、床上。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6)

这不仅让村民惧怕和黄开宁家相处,还传出了很多离谱的流言。

流言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却直接影响到了黄开宁的婚事。

父母成日里唉声叹气,黄开宁也很无奈,考虑到父母的态度,他还是忍痛将黄兴财,带去了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将已经长到小臂粗细的它,放归了大自然。

本来黄开宁以为,自己和黄兴财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在他放归黄兴财一个多月后的某一天夜里,黄兴财自己又回来了。

黄开宁的父母,本着爱儿子的心,最终选择了妥协。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条看起来人人惧怕的蟒蛇,反而给黄开宁带来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爱情的来临

1998年,黄开宁已经养黄兴财2年了。村民们口中妖魔化的传说,也渐渐有了偃旗息鼓的趋势。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7)

在黄开宁同辈人的眼里,养一条蛇是一件特别稀奇,而且很酷的事情。

和黄开宁同村的晓兰,早早便听说了黄开宁养蛇的事情,见过去了两年,蟒蛇也没有什么伤人的传闻传出来,晓兰亲自登门,希望可以看一看黄兴财。

晓兰的胆子很大,她并不害怕蟒蛇,还对温顺的黄兴财有了些许好感。

于是,晓兰开口询问黄开宁,自己可不可以也带一些食物来喂养,黄开宁自然是满口答应。

一来二去的时间长了,晓兰和黄开宁的感情,也逐渐培养了起来。

想不到,凶猛的蟒蛇,还成为了这对有情人的红娘。

两人在1999年结婚,次年就迎来了家庭的新成员。

黄开宁的大儿子黄兴坛出生了,而此时的蟒蛇黄兴财,已经足足有四米长,一百多斤的体重。

即便只是盘在那里不动,也足够具有威慑力。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8)

黄兴财,非常喜欢黄开宁的大儿子黄兴坛,时常在他的周围游动。

每每看到此种情景的黄开宁父母,不免有所担忧:

万一哪天,蟒蛇的野性,突然发作起来,将自己的孙子一口吞了怎么办?

一开始,黄开宁是完全不担心这种情况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黄开宁不得不忍痛对黄兴财进行了二次放生。

这一次,他特地选择了远一点的深山老林,生怕有人会伤害,看起来肉多又亲人的黄兴财。

但是就和第一次放生一样,没过多久,黄兴财重新找了回来。它并没有嫉恨黄开宁对它的“抛弃”,依旧很亲热地围在黄开宁的周围。

看到第二次找回家的黄兴财,黄开宁内心的愧疚无以言表,他向黄兴财郑重承诺,绝不会再抛弃它。

看家护院抓小偷

黄兴财对待黄兴坛,总是格外的有耐心,即便黄兴坛压在自己身上,或者挠黄兴财很敏感的鼻尖也不要紧。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9)

遇到农忙的时候,家里人都下地了,就是黄兴财在家里看着黄兴坛,它像一个保姆一样照顾着黄兴坛。

黄兴坛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就是扶着黄兴财的蛇身,来进行学习的。

黄兴财会扬起上半部分的蛇身,让黄兴坛小小的手扶着自己,还会在黄兴坛要摔倒的时候,主动游到他的身下撑住他。

后来,很多村民都会到黄开宁的家里,去围观这个蟒蛇带娃的奇景。黄兴财的口碑在村子里逆转,变成了一条有灵性,知恩图报的好蛇。

2001年,作为夜行动物的黄兴财,给黄家立了一大功。

在某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一个小贼光顾了黄开宁的家,他轻手轻脚地连房间门都没能进得去,就在院子里,被游荡的黄兴财抓个正着。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0)

黄兴财,也没和这个陌生人客气。它先是用粗壮的蛇尾,将他一下抽倒,随后就立刻游到他身上,几下就将他的手脚全部束缚了起来。

黄兴财很有分寸的,没有勒住小偷的脖子和嘴巴。

小偷是个惯犯,但是他也没有被一条蟒蛇捆起来过,吓得大喊大叫。黄家一家人立刻开灯冲了出来。

眼见小偷被黄兴财捆在庭院,松了一口气之余,立刻叫黄兴财松开点,别把人勒坏了。

之后,黄开宁就报了警,将这个小偷抓了起来。

蛇会看家护院,还会抓贼。这个新闻传出来之后,让黄兴财被围观的程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事业的不断发展

虽然黄兴财有着种种的优点,但是饲养一条体型巨大的蟒蛇,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随着黄兴财的体积越来越大,黄开宁不得不在心里,考虑是否要将黄兴财送归大自然。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1)

他的情感上,是不愿意让黄兴财离开的,但是现实的情况,让他不得不低头。

作为纯肉食动物的蟒蛇,黄兴财每天都要吃下很多的老鼠、鸡和肉。

要知道,黄开宁家只是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他根本没有办法负担黄兴财,如此大的吃食开销。

让黄兴财出去捕猎,又担心黄兴财的体积,容易被人捕杀。

虽然有的时候,村民也会把一些钓上来的鱼和抓到的老鼠送来,给黄兴财打打牙祭,但是这些也都是杯水车薪。

不管是新闻采访还是来参观的村民,都不能解决黄开宁家里,钱不够的实际的问题。

有朋友建议,可以找一个靠谱的买家,把黄兴财卖了。毕竟黄兴财出名之后,有很多富人对这条能看家护院的蟒蛇感兴趣。

但黄开宁知道,其实黄兴财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它唯一特别的地方是被自己养大,将自己当做同类,换了别人,黄兴财也只是一个听不懂人话的普通蛇罢了。

已经把黄兴财当做家人看待的黄开宁,无论如何也不放心,把黄兴财交给其他的陌生人。

即便黄兴财现在名声在外,在世俗的眼光中,已经很值钱了。

纠结中,黄开宁看着家里络绎不绝的村民,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

他想到,过去在马戏团里,有很多动物和人类一起表演,自己小的时候还看过。

现在东南亚还有很多蟒蛇和人类的联合表演,那些表演看起来也是没什么困难的。

就是让蛇挂在自己身上,或者是听指令做出相应的行为,这些自己和黄兴财在家里的时候,也经常会玩。

黄兴财从小被自己养大的,十分温顺听话。或许自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表演。

这样就可以让黄兴财赚到足够的口粮,也能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

说干就干,黄开宁立刻尝试着开始训练黄兴财,让他听自己的指令,配合自己表演。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2)

黄开宁没有想到的是,他和黄兴财之间的配合非常的默契。甚至比寻常专门表演蛇艺的艺人,还要游刃有余。

其实,和自己救助的动物一起表演,相依为命的事情很多,还有被改编搬上大荧幕的。

非常知名的,当属2007年英国的流浪猫鲍勃,和它的主人流浪汉詹姆斯。

詹姆斯,因为家庭原因误入歧途,吸毒流浪。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只流浪的橘猫分享了食物,后来这只橘猫就一直围绕在詹姆斯的身边,于是詹姆斯给猫取名鲍勃。

但是,作为流浪汉的詹姆斯,养自己都困难,更何况还要加上一只猫。

故事的转机在于,鲍勃会在詹姆斯表演的时候,守在他的肩膀。

美妙的音乐和可爱的猫猫组合,征服了人们。因为鲍勃,詹姆斯得到了钱,也戒除了毒瘾。

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人与动物的奇妙缘分,让他们殊途同归。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3)

即便物种不同无法沟通,但是长久陪伴,让他们拥有了别样的默契。

于是,黄开宁便开始带着黄兴财表演。

一百多斤的黄兴财,挂在黄开宁的身上,蛇头随着黄开宁的指挥左右摇摆。

这样的表演,看起来极具噱头,非常能够吸引人的眼球,黄开宁很快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表演很辛苦,黄开宁时常要几个小时,负担着黄兴财上百斤的体重,而黄兴财有时也会因为意外受伤。

黄开宁和黄兴财相互陪伴,度过了这段辛苦的岁月。

在不断的表演中,黄开宁和黄兴财的故事,也随之越传越广。在2018年的时候,他们还有幸登上了央视电视台的节目《阳光大道》。

节目《蟒蛇曼舞》中,黄开宁带着黄兴财,还和当时大衣哥朱志文进行了互动。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4)

憨厚的大衣哥,被极具气势的黄兴财逼的后退连连,不管主持人怎么调侃,就是不敢和蟒蛇亲密接触,引来现场一阵笑声。

从节目里,我们可以看出挂在黄开宁脖子上的黄兴财,十分的温顺。

虽然仰着蛇头看起来很吓人,但是面对着场上欢呼的声音,和不断伸出想要抚摸的手掌,黄兴财都表现得十分沉稳,一副见惯了大场面的样子。

上了节目之后的黄开宁和黄兴财,更加具有知名度。

于是,黄开宁改变了策略,不再从事辛苦的走穴表演,而是回到家乡,凭借自己多年来,对于蟒蛇习性的了解,做起了蟒蛇饲养生意。

他在自己家的后院,打造了一个蟒蛇观赏园,用铁笼饲养了六条蟒蛇。当然最特殊的,还是他从小养大的黄兴财。

游客来到这里和蟒蛇进行互动的时候,黄开宁也会提醒游客,如果是和黄兴财,那么大家可以随意一点,因为黄兴财是绝不会伤人的。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5)

但是如果想要和其他的蟒蛇互动,就尽量不要接触。因为这些蟒蛇还在训养当中,有可能会伤人。

黄开宁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年轻时的一时善心,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蟒蛇黄兴财,不仅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姻缘,还让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看到蛇,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害怕,但是通过黄开宁的故事,让我们也知道了,蛇也是可以很温暖的,可以和人类和谐相处,黄开宁的善良也重新塑造了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人和动物的情感,就是这样的微妙:

我知道你救了我,所以我不会伤害你,还会尽力的报答你。于是在陪伴中我们便成了朋友。

思考

动物的感情大都是纯粹而直接的,像是橘猫鲍勃,或是等待主人的忠犬八公。人们一直都在歌颂这些纯洁美好的感情。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6)

只是,感情的发展都是相互的,只有人类同样也释放出善意,才能获得这些动物的回馈。

黄开宁和黄兴财的相遇是一次偶然,是黄开宁的善良,让这一次的偶然变做了一段美妙的缘分。

黄开宁和蟒蛇黄兴财的故事,给很多人带去了感动,很多人出于对这种感情的羡慕,都想要也养一条蛇。

因此,在面对很多游客询问饲养蟒蛇可能的时候,黄开宁都是希望游客可以慎重考虑。

毕竟自己的故事是一场例外,大部分的蛇还是极具野性的,不像是小猫小狗一样容易驯化,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可能还要付出受伤的代价。

虽然黄开宁担心,游客们只是一时的叶公好龙,但是他们想要善待动物的心,是值得表扬的。

95年巨蟒渡天劫事件(96年海南巨蟒报恩)(17)

万物有灵,希望我们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