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罐头食品,要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今日头条•食品行业眼 / 作者:秋山辉

近期,“罐头是否有营养?”、“罐头食品安全可靠吗?”等话题又被很多人提起。不少人仍然认为,罐头食品不仅没有营养,还不安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让科学来说话吧。

罐头食品是什么?为什么要生产?

尽管罐头这个词已无数次被提起,但还是有必要再安利一下。那么,罐头食品到底是什么呢?

国家权威资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指出,罐头食品是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严格加工而成的符合商业无菌标准的罐装食品。

罐头食品为什么能长期吃(罐头食品真的没营养)(1)

为什么要生产罐头食品?因为其有诸多优点:一是罐头食品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二是便于贮存、运输和携带。三是可节省烹调操作,可直接吃。四是突破了食品供应的季节性和地区性限制,尤其适合旅游、户外作业等场景的饮食。

罐头食品还安全吗?

不少人认为罐头食品不安全,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罐头大量使用食品防腐剂,才能保存很长时间。

但事实并非如此。罐头食品多采用121摄氏度高温持温杀菌,不含有致病菌。在常温状态下,非致病性微生物也不能在罐头中繁殖。加上生产过程中严格的卫生控制和后续的密封保存,所以,大多数罐头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就能常温长时间保藏而不变质。

罐头食品为什么能长期吃(罐头食品真的没营养)(2)

有些软包装罐头没有采用121摄氏度高温杀菌,而在生产中添加食品防腐剂,但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不仅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还能抑制细菌生长,可延长食品保质期,有利于食品安全质量的提升。

综上可知,按科学方法生产的罐头,其食品安全质量完全放心可靠。

罐头没营养吗?

不少人之所以说罐头没有营养,主要是他们认为高温破坏了罐头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但真相并不是这样。

其实,与家庭中的超高温烹饪相比,罐头的营养甚至更加丰富。罐头一般采用121摄氏度杀菌,有些含酸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罐头的杀菌温度更低,只有80-90摄氏度。而家庭炒菜的温度往往达180摄氏度甚至更高。很显然,与家庭或饭店烧菜相比,罐头的加热温度要低很多,对营养素的破坏更少。从这方面来说,罐头更有营养。

罐头食品为什么能长期吃(罐头食品真的没营养)(3)

科学研究表明,新鲜食材制作成罐头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大部分营养素都能很好地保留下来,只有极少数不耐热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9和叶酸等。

罐头虽好,但食用要科学

罐头食品虽然安全、有营养,吃起来也方便,但食用也要讲究科学性。

首先,从膳食平衡角度出发,不要过量吃罐头。因任何食物过量吃的话,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日常饮食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

其次,要因人而异。糖尿病人不要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罐头。肥胖人士应少吃或不吃红烧肉等高脂肪罐头。

想了解更多食品行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食品行业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