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如何让教师充分体会到职业的尊严和享有应有的待遇,是需要执政者的智慧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选取了不同省份落实国家文件的配套文件,看看各地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制度方面有什么主要差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怎么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小学教师职称怎么认
教师是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如何让教师充分体会到职业的尊严和享有应有的待遇,是需要执政者的智慧。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选取了不同省份落实国家文件的配套文件,看看各地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制度方面有什么主要差别。
一、黑龙江省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累计从教满30年,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可破格申报认定“基层”高级教师职称。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加强聘后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高、中、初级岗位分别按照20-30%、40%、40-30%的比例实行总量控制,各市(地)可结合自身实际适当调剂,统筹县域内城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利用5-10年时间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二、吉林省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结合各级别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差异,适当调整和优化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增设正高级教师常设岗位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左右,逐步使我省中小学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设置高中达到40%、初中达到30%、小学达到20%、幼儿园达到10%。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评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在乡镇及以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连续工作满25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正高级教师,连续工作满20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高级教师。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三、辽宁省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教师职称与聘用衔接。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和办法。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3年以上(含城镇交流、支教)、经考核表现突出的教师,评聘职称不作发表论文的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在乡村中小学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0年,仍在教学一线任教的中小学教师,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岗位职数限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完善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把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资格注册、聘任、延迟退休的必备条件。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四、北京市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实现职称与岗位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一般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将具有教师资格的专职党务干部纳入职称晋升参评范围,符合申报条件的,可参评德育、教育教学管理等专业职称。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建立符合各级各类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和实际贡献,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中小学教师。加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
五、湖南省主要内容如下:
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维护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定期开展徐特立教育奖、全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落实好国家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省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表彰证书,县市区对在乡村学校任教1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给予鼓励。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六、广西省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结合各级别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差异,适当调整和优化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增设正高级教师常设岗位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左右,逐步使我省中小学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设置高中达到40%、初中达到30%、小学达到20%、幼儿园达到10%。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评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在乡镇及以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连续工作满25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正高级教师,连续工作满20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高级教师。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
其他省份的政策在网上都可以查得到。仅通过这几省份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出,各省的财力和实际情况不同,政策也会有差别。
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激励,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职称不仅仅是待遇的体现,更是教师能力水平的体现。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倒是觉得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将教师工龄补助提高,任教时间越长,工龄性的工资就越高。同时按照乡村、城镇教师的地区性差别进行区别补助,而将教师职称评聘更多地倾向于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方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自身能力的提高。
相反,如果政策的制定简单地等于待遇的提升,特别是不加甄别的将农村教师满足一定年限来晋级副高以上职称,很有可能导致教师失去一定的自我提升动力,容易造成教师躺平的状态。短期看,教师实现了待遇的提升,长期看,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