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穆朗玛峰全过程(共和国难忘瞬间)(1)

1960年的5月25 日凌晨4 点20分,中国登山队的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名队员,成功地从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

成立仅仅四年的中国登山队,去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而且是从人类从未上过的北坡登上去,选择这样的艰巨目标,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中国登山队是1956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最初的训练也是在苏联完成的。按照原来的计划,中苏将组织一支联合探险队,在1959 年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到了1958 年 12 月,中国西藏地区开始爆发乱,使得预计次年5月中苏联合登珠峰不得不中止。后来中国方面向苏联方面提出,将登珠峰计划改在1960年执行,但苏联方面却建议推迟到 1961 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体委做出决定,仍按原定计划,在1960 年春单独从北坡攀登珠峰考虑到当时中苏间的微妙政治关系,这样的登山活动早已超出了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为一次显示国家实力的行动。

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组建,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包括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和科研人员,全队共有队员214 人,尽管最后登顶的只有3人。

在主力队员登顶之前,为保证他们不致体力过早消耗,登山队组织了先造队,建立起大本营及位于 5400 米、5900 米和6400 米的三个高山营地,队员们把几吨重的高山装备、食品和燃料等先行运到这些营地。这支先遣队就有 192 人,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后来登顶成功的新闻里,但是后来的成功离不开他们默默艰苦的付出,还有数人牺牲了生命。

5月24日上午9时,王富洲、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名登顶队员开始向主峰进发。中午12 点时,他们到达“第二台阶”,这座 4米多的岩壁竟然花去他们3个小时,是刘连满用身体做“人梯”将队友屈银华托起才最后登上去的。结果刘连满体力透支,只得留在了 8700 米处。

到了晚上了点时,剩下的3 名突击队员决定继续黑登顶。虽然这样做极其危险,但是气象预报 25 日天气将变坏,这恐怕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后来他们在自述中这样回忆:“更主要的是想到了党的指示和六亿人民的希望。所以就决定只有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时机,不拿下顶峰哲不回头。

这三个人,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成为最先登上珠峰的首批中国人而且,他们开创了人类从北侧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纪录。他们三人成为中国的英雄,而舍身搭人梯的刘连满后来幸运地活了下来,事后更成为人们的偶像。

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攀登珠峰逐渐成为大众运动,越来越多的业余登山爱好者加入了这个行列,但是,当年登山先驱们不畏艰险与牺牲的精神气概,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