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长沙杨裕兴总店贴了一张海报,称:百年老字号杨裕兴2010年将总店从司门口迁至三王街现址,历时十二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现因房租上涨,店堂陈旧和疫情影响,将从2022年7月开始关张,并择址另行营建。届时将以上乘地道的出品、贴心亲切的体验为广大市民、食客朋友服务。

海报上还写道:百年粉面,江湖再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厚爱,期待早日重逢。

有老长沙顾客表示,除了妈妈做的饭菜之外,代表自己童年味道的,这家杨裕兴粉店绝对排得上号。对于总店迁出三王街,他表示比较失落,“希望早日再见吧!”

长沙老字号杨裕兴面馆(长沙老字号杨裕兴总店关张迁址另建)(1)

现场:门店已搬,海报上写着“百年粉店江湖再见”

7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三王街的杨裕兴总店原址,发现店门口的招牌还没有拆,但内部的卷闸门已经关闭,桌椅上的物品也被清空,门口贴着“本栋原杨裕兴门面出租”的告示,一楼一旁的酱板鸭门店还在经营,玻璃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百年粉店江湖再见”。

正值饭点时间,不时有人进来想尝试一碗粉,当看到紧闭的卷闸门和贴着的海报时,嘴中念着“关门了啊”,之后转身往回走。一些较为好奇的食客,会问一下旁边酱板鸭的老板,得到的答复是“6月底就搬走啦”。

这家酱板鸭的老板姓孟,常德人。孟先生告诉记者,杨裕兴门店相当于是他的二房东。“这块地方之前是一家烧烤店,我是在今年3月份接手的。店里的员工在走之前都跟我打过招呼,祝我在这里生意兴隆。”孟先生住在中山路附近,之前吃过杨裕兴的粉,“味道还不错。”孟先生还知道中山路那边和省人民医院附近都有杨裕兴粉店。

门店斜对面是一家小卖部。该店一名店员称,自己注意到,杨裕兴总店在好几天前就搬走了。“估计是因为房租上涨吧。”该店员介绍,这里因为地段好,租金也比较高。

当天,记者致电杨裕兴全国加盟咨询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杨裕兴总店还在重新选址阶段,再次开业时会再通知。“我们没有做统计,但现在整个长沙应该有五六十家分店。”工作人员称,如果不是因为合同到期等原因,门店一般是不会轻易关张的。

长沙老字号杨裕兴面馆(长沙老字号杨裕兴总店关张迁址另建)(2)

故事:小时候经常来这里吃,是童年的味道之一

对于一些老长沙人来说,杨裕兴代表着他们的记忆。今年24岁的小王就是其中之一,他称得上是杨裕兴总店的老顾客。

“我小的时候就住这边上,所以来这里吃的次数比较多。”小王的父母在他小时候经常加班,通常会给他一点钱,让他解决一日三餐。由于离得近,他经常来店里吃。“我会先吃一点小吃,但填不饱肚子,所以每次都会来吃一碗干挑肉丝面,再加个蛋。”吃完粉的小王通常觉得很撑,总是会在外面散步、消食后再回家。

“可以说,代表我童年的味道,除了妈妈做的饭菜外,就是这家杨裕兴粉店了。”小王说。

日后的读书时代,小王每周也会和同学来这家粉店吃一次。“味道就一直没变过,有同学在一起吃,大家吃的都是不同的种类,有人喜欢吃带迅干,有人喜欢重油,有人喜欢宽汤,每次都能一次性吃到不同的种类,感觉很满足。”在吃粉时,小王与同学们都会“高谈阔论”,说着以后的理想抱负。

大学毕业后,同学、朋友已经去到了各地,大家之间的联系虽然不像之前那么紧密,但一有空还是会聚一聚。

前几天,小王得知杨裕兴总店已经迁出三王街,他显得有些失落。“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就这么远离了。”他对下一个接手的店铺感到好奇,也期待着能像海报上所说,早日和杨裕兴总店“江湖再见”。

历史:创办至今已有128年,2010年将总店搬到创始地附近

记者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杨裕兴面馆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距今已有128年历史,创始人杨心田取“富裕兴盛”之意,始在长沙市三兴街租一铺面,开设粉馆兼营汤圆,冠之名曰“杨裕兴”,以图利市大吉。

1934年,杨心田因年老将店务交由其子杨菊邨掌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杨菊邨在青石桥(今司门口)建杨裕兴分店,增设煎饺、卤味、腊味等小吃品种,声势更盛。好景不长,因日寇入侵,长沙文夕大火,杨裕兴三兴街和青石桥两店俱毁于一旦。杨菊邨不屈不挠,多方周旋,搭设简易帐篷,勉力维持杨裕兴的经营。

新中国成立后,杨裕兴实行公私合营。2010年,杨裕兴将总店搬到创始地三兴街附近的三王街,成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面、粉技术培训中心,门店经营取得长足进展。2012年开始,杨裕兴开始在北京、深圳、南宁等地开辟市场。

潇湘晨报记者满延坤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