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对剧情都还有一定了解,也一定会对后宫的两面三刀、阴险狡诈的女人关系和双面人的后宫女人有深刻印象。小编也对《甄嬛传》后宫中平安生下来的孩子做了梳理,而无论是看过电视剧还是小说的朋友们,一定都还记得,后宫的孩子从有孕到生下来养大,是多么不容易。怀孕的妃嫔在后宫的生存危险度陡然上升,今天要聊的是,几乎由皇帝亲手扼杀的孩子,和被皇帝直接毁掉了生育能力的几位妃嫔。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1)

后宫中不乏对皇帝一往情深的妃嫔,无论是电视剧中的端妃、华妃、皇后,还是小说中的徐燕宜、胡蕴蓉,她们爱上皇帝的理由不尽相同,但确实是一腔情爱都系在皇帝身上。而端妃和敬妃的终身不孕,华妃和皇后失去自己的孩子以及之后的不孕,其实都与皇帝有直接关系,甚至甄嬛第一个孩子的失去,也是和皇帝脱不开关系。所以当安陵容的孩子被皇帝用自己的身体杀死的时候,他悲伤不已,询问是否是上天还在惩罚他。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2)

在甄嬛初入宫的乾元十二年,宫内仅有欣贵嫔吕盈风生下的皇长女淑和帝姬(电视剧中未出场),悫妃生下的皇长子予漓(电视剧中的三阿哥),曹琴默生下的皇次女温仪(电视剧中的温宜),三个孩子。实际上在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当时还是娴妃的皇后朱宜修就已经生下了皇长子,可是皇长子在皇帝的忽视之下,年仅三岁就夭折了,孩子高烧不治身亡的那一天,手握协理六宫大权的朱宜修却没能找到一个太医来救救自己的孩子。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3)

电视剧中被演活了的华妃年世兰,小说中叫慕容世兰,乾元八年入宫,时年十七岁,因为背靠父兄的强大助力,初入宫就封为年嫔,宠冠六宫。在甄嬛入宫的乾元十二年,她已经是后宫中嚣张跋扈的华妃。两年后因为西南战事告终,汝南王享亲王双俸,紫奥城骑马,华妃之父慕容迥加封一等嘉毅侯,其兄慕容世松为靖平伯、慕容世柏为绥平伯,母亲黄氏封正二品平原府夫人,例比四妃之母。华妃被册为从一品晳华夫人。一年后的乾元十五年,在甄嬛父兄参与之下,皇帝玄凌成功扳倒汝南王和慕容家。此时的慕容世兰也成了众矢之的,被贬为选侍。之后因为纵火,被赐自尽,,谥曰顺。乾元二十三年大封六宫之时,追赠为顺成贵嫔,以贵嫔礼改葬泰陵妃园寝。

虽然在华妃失势之时曹琴默出来指控她,但是不可否认是华妃才保住了温仪。华妃入宫之后因为容貌、性情和家世等原因,一直都很得宠爱,她曾怀过孩子,而且是个男胎。可是她接下了同为武将之家的端妃的一碗安胎药,却失去了她此生唯一的孩子,并且之后再也没有怀上孩子。因此她恨毒了端妃,给端妃灌下了红花,导致端妃再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并且常年缠绵病榻。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4)

然而那碗药,是皇帝吩咐皇后宜修亲手调制,经由端妃之手端给华妃。并且之后也是在皇帝的授意之下由皇后调制了含麝香的欢宜香,特特给华妃一人使用,保证了她从此再也不会有孩子,保证了这个掌控了军队的家族不会因为有了皇家血脉而威胁到他的皇位。一碗堕胎药,毁掉了两个女人余生的希望。而毫不知真相的华妃屡屡想要自己的孩子,并且一直憎恨着无辜的端妃,直到死,才被甄嬛告知真相,她崩溃之下触壁而死。而端妃不仅没了生育的可能,更是被毁了健康,好在后来收养了温仪,算是有了心灵的寄托。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5)

另一位被设计牵连的人就是敬妃冯若昭。甄嬛入宫之时,她也已经是乾元朝后宫的老人了,与华妃同年入宫的她当时是从二品淑仪。慕容世兰小产之后,虽然依旧得宠,却也不是专宠。而与她同年入宫的冯若昭还算得宠。冯氏当时还是正四品荣华,不能自己开殿掌事,慕容世兰担心皇帝对冯氏旧情复燃,所以在皇后的帮助之下将冯荣华迁到了她的宓秀宫居住,也算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两人同住了大概有一年,朝夕侍奉起居,自然避不开这欢宜香。直到一年后华贵嫔晋封为华妃,冯若昭由婕妤进为贵嫔,另居别殿,才算逃出生天。可是身子到底受损了。

欢宜香是皇帝亲自下令的,效力如何他和亲自经手的皇后会不清楚?可是为了安慕容世兰的心,他依旧让冯若昭前去同住。也正是对她不孕的愧疚,皇帝才一直给她高位,常常去看望她。可是他的愧疚也不能改变敬妃从此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深宫寂寞,也幸好收养了胧月,她将胧月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拼尽全力。

甄嬛传里不能生孩子的妃嫔(甄嬛传后宫孩子少)(6)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皇帝,登基靠的是母亲,稳固前朝用的是出卖自己,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用的是杀死自己的孩子和绝了自己的女人有孕的机会。这样用女人来平衡前朝,又用损害女子身体和性命的方式来稳固自己的统治的手段,实在是称不上高明,更是令人不齿。

也正是在玄凌这个后宫之主的歪风邪气带头作用之下,他的后宫才乱的一团糟,后宫女子更是真心付出的被辜负,虚情假意才能得以善终,不得不说是对轻视女人的玄凌的最大讽刺。

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