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田螺都吃什么教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田螺都吃什么教程(你以为田螺是这样吃的)

田螺都吃什么教程

1

又一年的中秋。

在夜深人静之时,发现肚子咕噜咕噜地叫。

看着桌上的月饼和各种水果,竟没有半点食欲。

房间里是小宝哭闹的声音,老婆正在忙着给他喂奶。我索性走到阳台,安静的室外,还吹过来阵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今晚的月色,全被面前的三层楼高的房子挡住了。无法赏月,其实也不懂赏月。

儿时喜欢赏月是因为每逢这一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吃。

现在的赏月,都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很少有人会拿着一堆食品水果在院子里或者天台上,摆放在桌子上,在12点的时候对着天上的月亮祷祝。然后大家围在一起边吃月饼和水果零食边聊天。小孩子们则拿着一盆水,对着水盆,期盼能看到天上的嫦娥和吴刚——很小的时候有传说:当中秋晚上将近12点的时候,用盆装着水,可以透过水的倒影看到天上的嫦娥与吴刚相会的画面。

当时年幼的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现在想来有点傻,但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就在我发呆之际,不知道从哪里传来阵阵炒铲与锅碰撞的声音。然后传来薄荷和田螺的香味。

原本就咕咕乱叫的肚子,此时叫得更频繁更大声了。

是了,今年好像没有吃到田螺。

仔细想想,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田螺了。

我回到房间跟老婆说,好想吃田螺。

她说她也想。但现在也太晚了。还是早早地睡吧,不要去想了。

然后我们聊起了一些过去的事。我说好想组织出一篇文字来,描写一下关于我们吃螺的事。

她说那你就写啊。我们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写起。她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反正也只有她会看。

我想了好久。还是无从下手。小宝还在折腾着,老婆已经被弄得没脾气了。大宝在自己的床上睡得很香。看到大宝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该从何下笔了。

其实对于田螺,我并不是真的喜欢吃。只不过是在饿的时候,突然闻到炒田螺的香味,才想起它。

田螺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或希有之物,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感觉都能弄到。只要你不怕累,可以想摸多少摸多少。

田螺的炒制简单,配料也很简单。

在平民百姓眼中,它是一味性价比超高的食材。

2

老婆跟我则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只是单纯的喜欢吃。喜欢田螺的香甜,还有薄荷在嘴里的清香。

她还在怀大宝的时候,有次想吃螺,岳父母不给她吃。说螺会对胎儿不利。尽量少吃,最好不吃。如果是要让老人家做选择,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不吃。

(引自百度:田螺是水生的软体动物,可食部分含蛋白质高、脂肪低,且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有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的功效,有助于缓解孕妇孕期水肿。但是田螺中含有寄生虫,尤其是生长环境差时,会携带更多的寄生虫和细菌,不易清洗干净,所以孕妇要少吃。)

所以在孕期,老婆只能看着别人吃的津津有味而自己只有吞口水的份。

因此当大宝戒了奶之后,我们就挑了一个晚上把孩子丢给父母,然后偷溜出去吃宵夜。

那晚我们在城市风景街找到一个大排档,叫上宵夜必点的潮汕砂锅虾粥,一碟炒田螺,一碟青菜。再到旁边的奶茶店点了两杯奶茶。

当店员把香喷喷的炒田螺端上来时,我们都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两个给个的感觉就像几百年没吃过东西的饿鬼一样。

我们吃田螺,喜欢把田螺舀在碗里,然后用抓起来放在嘴里吸,有些田螺的厣在炒制过程中没有剥落,要是用力过度吸到喉咙里,能把人呛到吐半天也不一定能吐出来。所以我们吃这个的时候,格外小心。

老婆问我,为什么有些田螺有骨头的?

我说那不是骨头,有可能是沙子。

她说不像沙子,可以咬碎的。

我说那可能是小田螺了,也就是田螺的后代。

那天的田螺份量不大,所以我们很便把它干掉了。

但我们还是有点意犹未尽,我建议再点多一份。老婆说,田螺好吃是好吃,但这里的田螺个头太小了,夹都要夹半天。而且还经常吃到没铰到的田螺——怎么吸都吸不出来。有一些田螺还有腥臭味——估计炒之前已经是死螺了。

吃完田螺,我们洗了手擦干,喝着奶茶在到处看。我们发现每个人的吃法都不一样。我们这种属于原始的吃螺法。有的人是用筷子夹起一个螺然后放到嘴边吮吸,这样子不至于把手弄脏,而且看起来美观不失礼,就是吃的慢。

还有的人,把田螺一个一个地夹到碗里,然后一个一个地用牙签挑走田螺的壳口那层膜——厣,再把肉挑出来放到嘴里细嚼慢咽。这种方式既费时又失去了吃田螺的灵魂——吃田螺不吮吸,很难体会到那种快感,吃田螺不单止是吃它的肉,还有汁液——关键最后还是一样要洗手。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吃螺的方法,也没什么好争论的。就像豆腐花有人喜欢放白糖,有人喜欢放盐,还有人喜欢放葱花辣椒油等。只是口味和习性不一样而已。

3

大宝周岁那年的中秋,我记得是跟国庆一起的。翻查一下日历,那天是10月4日。

那年国庆假期,我们去了老婆的娘家。正好2号那天她表姐一家到访。

聊天时说到中秋节赏月要吃田螺,大家都直流口水。然后就问岳父,有没有买螺,买了多少,要不要再买点。

岳父表现的很淡定,他说,没有买。

我们听了一阵失望。

他接着又说下午我们去摸田螺。

老婆她们听了兴奋不已,我则兴趣索然。摸田螺可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要腰力好。同时,摸田螺也是一种苦活累活。那年的中秋,天气也并不凉爽,下午时分太阳也很晒。如此种种,都让我觉得摸田螺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彼时,岳父住的小区旁边有一条江,江的边上有一片荒地。在前段时间有人在那里开垦出了农田和鱼塘。岳父是退休人员,平时在家无事,总想找点事来做。听说那里可以种田,又暂时无人管。便也去凑热闹,今天锄一点草明天运一点泥的,这样几个月下来,居然被他成功开垦出了几块田和一个小水池。

不过当我们看到那水池时,才发现水池是天然的,与他无关。

4

自从有了这个福地,岳父家里的青菜和鱼倒没停过。甚至还能有富余的送给别人。

我问过岳母为什么不拿一些出去卖。她说,多又不多,又不值什么钱,还不如送给亲戚朋友们吃。

她说,你爸开垦这个纯属个人兴趣,又不是为了赚钱。

我想也是,如果拿着这些去卖,就改变了岳父开垦它——打发时间顺便有绿色食品吃——的初衷了。

那天我们去到江边,先摘了几种菜,在水池洗干净泥土,才去摸田螺。

我负责的那片区域,发现了岳父放的网里有一条鱼,我和他赶紧把鱼捞起来放到桶里。

岳父擦着汗说,没想到早上才布的网,下午就能抓到鱼了。

我们问,经常能网到生鱼吗?

岳父说不一定,有的时候也能抓到其他鱼,还有甲鱼和龟。

这个我是信的,因为家里阳台上的水桶还有好几只龟和甲鱼在那养着呢。

处理好鱼之后,我们就蹲在岸边,伸手下去在淤泥里到处摸。每摸到一个大的田螺就兴奋不已,然后扔到桶里。当摸到小的看都不看就扔了。我跟老婆说,我们在餐厅吃的就是我们刚刚扔的那种。自己家吃是不会捡这些小螺螺的。

那天我们七八个人摸,挑大扔小,足足摸了大半桶——平时用来装衣服的大桶,22L容量。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回家。

但我没想到,这也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5

田螺从淤泥里摸出来,并不是简简单单清洗几遍就可以炒制的。

一般是拿回来,先简单搓洗一遍,把一些外部比较脏的东西洗掉,例如一些淤泥,一些青苔之类的物体。

然后换上清水养着,目的是让它自行排灌,每天需要换水三到四次,最少过个两天,等它排完淤泥,垃圾等,才能进行烹饪的准备。

关于炒田螺,我父母的做法很简单。田螺养到第三天,他们会再换一次清水,然后用力的搓洗田螺——双手捧起田螺,然后合十,双手来回搓——把表面的垢清除掉。

搓洗好后,放到篮子,然后再捧起一手田螺,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田螺洗干净。再换水重复一遍。

田螺洗好之后,再拿铁钳把壳顶铰掉,这样方便吸田螺的时候把肉吸出来。

等把一盆田螺铰掉后,基本上手指已经疼的不行了。

接下来的步骤就简单多了。这里就不详述了。

6

我喜欢吃田螺,但又讨厌吃田螺。就是因为铰田螺太痛苦了。

岳母是个烹饪高手,很多人都称赞她的厨艺。我曾经吃过她炒的田螺,真的是美味无比。田螺香甜可口,不腥,没有泥土味,没有坏螺,而且还不会被厣卡住喉咙——因为都没有厣。

我问她怎么做到田螺香甜又不腥?

她说,糖。炒制田螺放少少的糖,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

怪不得她做的每一道菜都带着甜。

不过适量就好,千万别太过。

10月4号下午两点,岳父拉着我说要铰田螺。我看着那两盆田螺,心里直滴泪,双手直发抖。

你以为铰田螺很痛苦?那就错了。因为那天的岳父的操作,让我发现其实铰田螺要轻松得多了。

当我到处找钳子的时候,岳父冷不丁地递给了我一把牙刷。我一脸茫然的接过牙刷,然后看向老婆。她对我笑笑,不说话。

我再茫然地看向岳父,发现他左手拿着田螺,右手拿着牙刷——刷田螺。

刷田螺!!??!

长这么大,活了二十几年,吃了十几年田螺,第一次见到吃田螺,要先刷田螺的,这个真的震惊到我了。

岳父一边刷一边教我:你要沿着螺纹的方向刷,特别是纹路里。田螺的表面有寄生虫和垢,所以不要求快,一个一个慢慢来。

我给自己刷牙都没有这么认真仔细过。

我拿起田螺,顺着它的螺旋方向慢慢刷。当感到某一处有些滑时,还要再上下刷一遍。尤其是看到那层厣上面的垢,我还要使劲刷。

岳父看我在刷厣,欲言又止。想了一下,才说那红衣不用那么用力刷的。

我以为他是怕我把厣刷掉了会影响什么。但我没有向他求证。这件事也告诉我一个道理,有疑惑就立马问,直到问出答案来。要不然,结果会让你抓狂的了。

我感觉自己是在发泄刷田螺的郁闷。所以根本把他话放在心里。他只是看着我无奈地笑笑。

最后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一盆田螺刷完。

彼时,双手都起皱变白了,还传出一阵阵的腥臭味。我起紧把手伸到盆里洗手——其实只会越洗越臭,这不过是自我精神上的安慰而已。

岳父还跟我说,另外一盆留着明天吃的时候再弄。听了他的话我长吁一口气,至于明天铰不铰那是明天的事了。

但一想到呆会还要铰那满满的一盆田螺,心里就难受。

岳父把田螺洗干净了,然后放到锅里焯水捞起,过水洗净。我再次茫然地看向老婆,我说你家吃田螺不用铰的?

她笑笑,不说话。

7

岳父把焯了水的田螺端到我面前。

我就说嘛,田螺不铰怎么吸得动。我伸手去拿桌上的钳子。岳父说不是拿那个,拿牙签。

拿牙签?我有点疑惑,但还是照做了。我把牙签递给他。他右手拿着牙签,左手抓起田螺。然后去挑厣。

他一边挑一边对我说,这个红衣,有些用热水焯过会脱落,有些不会。所以就要拿牙签把它挑出来。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误吞进嘴里。

怪不得每次吃田螺,都不见了这个厣。一个一个地挑着厣,我突然想起他对我说的话,不要太用力去刷这个厣。还有他那个无奈的笑。原来是这个原因,反正都要去掉的,又何必费力去刷它呢?

事实上,我宁愿用力去刷厣,相比还要挑厣,起码少了一道工序。

我已经无力吐槽了。只是埋头在那里和岳父默默地挑厣。

挑厣也是要小心翼翼的,因为不能把厣留在田螺上,要及时扔在盆里或者垃圾桶里,否则就白干了。

当最后一个螺的厣被我发泄般使劲挑掉后,我把牙签一直接扔进水里,然后想站起来,才发现我的腰已经酸痛到难以伸展了。

我看看时间,又过去了大半个小时了。

岳父把田螺拿去洗,然后才是最后的铰的工序。用时一个小多小时。

这个就不用详序了。

为了吃这个田螺。我们前后花了接近4个小时。

这是我有史以来吃得工序最多,最精致的一次田螺。

当岳母炒制田螺时,我都不想去看了。只知道当她把成品端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吃的欲望了。

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再看自己的双手,心情真是一言难尽。

我跟老婆说,没想到你家煮个田螺这么讲究的。又要刷,又要焯,又要挑。真的吃一餐田螺累死个人。

她说我也不知道啊。

吃货只负责吃就行了。

所以说,美味得之不易,除了食材本身的难得之外,还有它从田野到餐桌涉及到的一系切工序,包括它的配料的选取等都不容易。还有在背后付出的人的辛苦。

可想而知,每一次的田螺盛宴,岳父岳母都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精力去弄。

我只是偶尔帮了一次忙就觉得吃田螺麻烦,觉得累和辛苦。那经常为了孩子的喜欢而默默地做着这些的他们,却是可敬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了这么一次经历,我都不敢主动说吃田螺。我跟老婆说起这些事,我说以后我们想吃田螺就在外面点盘来吃吧。我很懒,没有你爸妈那么有耐心去做这么一道菜。

她说:“可以像你爸妈以前那样子做的嘛。其实也没有必要吃得那么精致的。我只是觉得过种中秋,赏月没有田螺显得有点单调。我喜欢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田螺聊天那种氛围。”

我也觉得,吃田螺除了它的美味之外,更重要的你和谁一起吃,和家人一起吸着田螺,聊着天,赏着月,那中秋的田螺便不只是一道佳肴,而是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