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唐宋给大家说到李克用直到死的时候也没能打败朱温,这一愿望只能交个儿子去完成了。临终的时候老李给儿子们只交代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只用服丧二十七天,当时的风俗是父亲死,儿子要服丧满三年,最少也要三个月。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打败死对头朱温。第二件事情就是留给长子李存勖三支箭。 第一件事刚刚说啦,第二件事那可是有历史渊源的。三支箭就是要儿子干掉三个人。那三个人呢?我们先看看《五代史阙文》怎么说的。据记载:李克用在临终的时候曾经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小李就问老爹这是啥意思啊。老李一手拿着箭一手拉着小李并且一再交代说:"第一支箭我是想要记住刘仁恭,这是个无耻之人,而且你必须先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不愁拿下了;第二支箭我是要你记住你一定要去要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曾经与我握手结盟,并且结为异性兄弟,我们曾经发誓说要一起去光复大唐江山,可是他现在却背信弃义撕毁盟约结交贼党,所以你必须要去讨伐他;第三支箭则是要你去消灭朱温。你如果能完成我这三个还没有实现的愿望,我死也无憾了。"小李牢牢地把这三件事记在心里,并且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时时提醒自己。 我们先来说第一件事吧。 刘仁恭原来是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的手下。当李匡威兄弟内讧的时候,刘仁恭就想脱离李匡威,另起炉灶。他认为自己最先应该占领的是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那就先攻打幽州吧,可是没想到自己却被打败了。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李克用,于是就去投奔李克用。并且吹牛皮说只要李克用协助自己就可以拿下幽州。刘仁恭其实也没多大能耐就是会吹牛,反正吹牛也不要钱也不会死人,打了好几次也打不下来。李克用没办法啊,只有自己亲自出马了,并且是花了大力气派重兵才得手。打下幽州后,李克用把幽州送给了刘仁恭,实现了刘仁恭的愿望。所以说李克用还是相当讲义气的。 后来李克用与朱温争夺魏博镇(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的时候,李克用向幽州借兵,老李心想这还不是不很容易的事,一封信的事。可是,老李想错了,借李克用之手占据幽州的的刘仁恭对李克用没有感恩戴德,反而恩将仇报。刘仁恭借口要防备北方的契丹,不出一兵一卒。当朱温攻打兖州时,李克用再次向刘仁恭借兵,刘仁恭竟然落井下石,不仅不派兵,反而诱降了李克用的部下。 白眼狼啊! 李克用一气之下发兵讨伐刘仁恭,但是却打败而归。这口气不出,李克用是死也不瞑目啊! 李克用一共有十三位儿子(当然是包括义子啦),老大叫李嗣源、老二叫李嗣昭、老三叫李存勖、老四叫李存信、老五叫李存进、老六是李嗣本、老七是李嗣恩、老八是李存璋、老九叫符存审、老十叫李存贤、老十一叫史敬思、老十二叫康君立、老十三是李存孝,除老三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个人都是养子,但是这十三个人都被封为太保。因名气很大,所以中国历史上许多人物、团体都叫"十三太保"。

后唐是怎样灭亡的(后唐--被沙陀人恢复了的唐朝)(1)

上面是老电影《十三太保》的剧照,是我喜欢的姜大卫、狄龙主演的,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 这十三个人里面,老小李存孝最为厉害,首先是力气大,并且善于打仗,可以说天下无敌,据说与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能跟说自己能坐在椅子上能单手举起椅子的项羽相比,那可不是一般的牛!后来更有"唐初有个,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说法。啥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就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个环,他们就能把地提起来。厉害吧! 最为关键的是李存孝有500飞虎兵,并且是他的死党,所以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但是厉害的人物多半都有点脾气,因为对义父用人有不同意见,所以遭人离间,最后被五马分尸。 老小厉害,老三李存勖也不是省油的灯。下面我们来简单说说他的故事,后面还要详细说的。他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当他只有十岁时就跟父亲出征作战。还只有十一岁的时候,跟谁自己的父亲去向唐昭宗报功,皇帝很是喜欢李存勖,于是总得送点东西吧?送啥好呢?古代不就是那些翡翠珠宝嘛,还摸着他的背说:"你这孩子与众不同,将肯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成才之后可千万不要忘记大唐啊。" 其实,唐昭宗当时还说了一句"此子可亚父",啥意思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可以超过他的父亲,父亲都只能做亚军,所以李存勖又被称为"亚子"。

后唐是怎样灭亡的(后唐--被沙陀人恢复了的唐朝)(2)

首先,聪明的人用对了聪明的策略。 当各路诸侯都对朱温篡唐冷眼旁观,甚至趁机取利的时候,唯有李克用、李顾勖父子,不计代价的拼命进攻朱温,李家父子以"救驾灭贼"为口号(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熟悉?当年管仲的"尊王攘夷"大家还记得啵?),以光复唐朝为名,大肆收买人心还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当时一批忠于唐朝的人员纷纷投靠李家父子,为李家所用。如宦官张承业就尽心尽力的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 下面我们就先看看三李子的速度吧。 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今天河北高邑县)打败了由朱全忠亲自统帅的五十万大军,父亲的第三个遗愿终于实现了。 公元913年,攻破幽州(北京),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活捉回太原,父亲的第一个遗愿也实现了。 公元920年,他又打败契丹,将耶律阿保机赶回了北方。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923年,李存勖消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只用了十几年啊,李存勖就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 公元923年4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并没有使用自己以前的王号"晋王",而是用了"唐",也许是他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唐朝的恩惠,为了对表示唐朝的感谢吧。所以史称后唐。 灭亡十七年的大唐,又"复国"了,但是是由被唐朝赐姓李的沙陀人恢复的。 是的,李克用才是对唐朝最为忠心的人,是李克用和他的沙陀军让垂死的唐朝延续了二十多年。可唐昭宗却忠奸不分,重用无赖朱温,怀疑李克用,这使得李克用感到非常委屈,他曾经给昭宗上书说:陛下用得着我的时候,就夸我为姜尚、萧何,用不了我的时候就骂我是夷狄董卓,这可真让我难受啊。 英雄无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