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开个追悼会,本来是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但在近两年,陕北广大农村却兴起了一种嬉闹之风,把“白事”办成了闹剧,既浪费了钱财,又糟蹋了感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把喜事办成了窝心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把喜事办成了窝心事(莫把白事办成闹剧)

把喜事办成了窝心事

亲人去世,开个追悼会,本来是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但在近两年,陕北广大农村却兴起了一种嬉闹之风,把“白事”办成了闹剧,既浪费了钱财,又糟蹋了感情。

笔者曾参加了农村的一个“白事”,亲眼目睹了闹剧的过程。诸事完毕,出殡前,一众孝子孝孙跪在灵前叩首做最后的送别,管事者在每人面前置一碗,倒上半碗白酒,孝子孝孙往碗底压上数额不等的纸币,这时,闹剧的主角登场了。这个主角其实就是吹手乐队中的一员或者两员,他(他们)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托个盘子,边唱边扭进入场子,看准了哪个碗底压的钱多,就扭到跟前,眼疾手快将碗底的纸币拿起,顺手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被拿了钱喝了酒的人又掏出纸币压在碗底。他(他们)唱着、扭着、拿着、喝着,总要闹腾个把小时才结束。一场子下来,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收入囊中,酒也早被他们吐到手中的盘子里,而孝子孝孙则跪在那里目睹这跳梁小丑似的表演,美其名曰为亲人送行。

农村把白事办成闹剧,无端生出大量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群众负担,看似红火热闹、风风光光,可是,闹剧过后,群众苦不堪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还是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心理在作祟。

与其死后铺张浪费,不如生前孝敬善待。要想改变这种陈规陋习,除了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还需约定村规民约,形成一种厚养薄葬、文明办丧事的新风。5月19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榆林市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移风易俗行动方案》,对农村的婚丧嫁娶做了具体规定,提出“丧事简办惠百姓”,明确要求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这个方案真是“及时雨”,希望这种闹剧似的“白事”从此在农村绝迹,真正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