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河湟地区,土豆(青海方言称为馓月)是除了麦子(小麦)和菜籽之外重要的粮食作物。因为土豆耐旱,需水量少,在高原农业区种植量较大。

种下土豆的感慨(吃土豆的温情岁月)(1)

青海大通地区土豆种植的时间相对于麦子、菜籽等农作物来讲稍迟一点,收获大概是国庆节左右。

在青海大通的农村地区,土豆(馓月)是农家做饭炒菜重要的一个原材料,其做法有:

炒馓月,一般是吃早饭的时候做,把土豆切成土豆片、土豆条或大块,形状根据家人喜食土豆的饮食习惯决定。把土豆炒好以后,配以“腾熟”(青海方言意为热一下)的馍馍、熬茶(青海河湟地区汉族百姓日常生产和生活时经常喝的红茶),这滋味,太好了。

种下土豆的感慨(吃土豆的温情岁月)(2)

做洋芋静静,是把土豆擦成馅泥,土豆泥之中加入面粉、盐等,在锅中烙成薄饼,烙好的饼切成条加入韭辣、醋、辣子、炒的菜,是最值得铭记和留恋的家乡味道。

做面片时加入当配菜,我们家比较喜欢这么吃,加入土豆的面片特别入味、好吃。

种下土豆的感慨(吃土豆的温情岁月)(3)

琼馓月,此为青海大通方言,意为连烤带蒸的一种烹饪方式,即把土豆放入锅中连烤带蒸,土豆出锅以后配以酸菜、花菜食用,或是加点韭辣、蒜辣,味道是特别好的,是青海大通传统农家颇受人喜爱的小吃和美食。

其他烹饪方式。

食物,不仅是裹腹解决温饱的,更是深刻的反应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饮食文化习惯、农业种植方式的。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走的再远,那小小的胃里,永恒不变的依恋是,对家乡味道的记忆、对亲情思念的珍惜,有时候,一碗饭、一道菜,当曾经那个留在记忆世界里的基因被重新焕发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思绪、感情,也被调动,味道不变,故乡和食物就是出门在外游子的精神灯塔,每当回忆泛起波澜,温暖始终让我们倍感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