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首歌,是用什么听的?
今年是Walkman系列诞生40周年,也是随身听诞生的40周年。习惯了云音乐会员的我们可能很难再想起,从随身听里挑出绞了的磁带,这事儿能有多烦人。
在海外流行文化中,Walkman改变了几代人的娱乐方式。但这个欧美日韩的流行文化符号,却并不是80、90后记忆的全部。中国人的听歌历史,不光被远隔万里的商业战争所左右,还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了自己的独有的特殊产物。
“星爵的随身听”别误会,尽管Sony是无可争议的随身听之王,但你记忆中的录音带,其实是飞利浦公司发明的。
磁带存储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点子。以开盘机为代表的“磁带录音机”,早在二战时期就被德国人搞了出来。在后来通行的磁带格式诞生之前,唱片巨头美国胜利公司,也比飞利浦更早发明出了“盒式磁带”。就连播放时长都很接近,只是体积大得多。
直到1962年,飞利浦才发明出了后来为人熟知的“卡式录音带”,并同步推出了第一台录放机。但不知怎地,索尼居然成功说服了飞利浦,让后者放弃了躺在家里收权利金的想法。飞利浦最终免费开放了卡式录音带的使用授权。这种结构紧凑,录音长度合理,音质还不算太差的格式,成为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录音卡带。
可随身听的出现,比卡带足足晚了17年。
1979年7月,索尼推出了TPS-L2,也就是初代Walkman。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星爵的随身听”这个身份,大概更为人熟知。除了播放、快进/倒带这种基础功能外,索尼还为它添加了一个橙色的按钮。按下去即可让它切换到内置麦克风收音模式,听者不必摘下耳机,也可同旁人交谈。这个酷炫的设计,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即使是后续的诸多模仿者中,也鲜有产品学到。
好玩的是,第一批生产的TPS-L2,舱盖上印的并不是Walkman字样,而是Stereo(立体声)。当时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商品名,叫法乱七八糟。Walkman这个名字,直到1980年底才被统一下来,印到仓盖上去。
Walkman系列的爆红之路开始了。据事后统计,Walkman第一年卖掉了100万台,前十年的销量累计到了5000万台,而仅仅三年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个亿。在1979-1999年间,索尼的Walkman,加上松下、爱华、夏普等跟进的日系厂商,几乎是躺着卖了20年。
随身听也不断进化细分。高端产品不仅在音质方面大为进化,功能和设计也都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上面这台爱华 HS-P02 ,带有自动翻面和杜比降噪功能,侧边按钮还可以快速定位到每首歌的开始处,不用随缘倒带,堪称随身听时代的一大黑科技。
当然索尼自己玩的更High,什么防水机身、双卡槽、太阳能供电……机身也被压缩的极小,最夸张的WM-20播放器,已经跟磁带盒本身差不多大了。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对当时的国内大众来说实在是太贵。即使是相对廉价的后期产品,也要接近22000日元左右,按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1800块,高端型号甚至能再涨一倍。这些动不动就要干掉普通人几个月工资的产品,注定只能是土豪的玩具。
要让随身听成为街头流行,还是得靠山寨的力量。
复读复读机随身听本身的技术并不复杂,仿制起来也很容易。但为了节约成本,国产随身听大多都是塑料外壳的“傻大个”,远远不如进口品牌来得精致。降噪措施和音效几乎没有,时不时还会绞带。最麻烦的是电池也不耐用。把5号电池抠出来,用牙咬两下再放回去,估计是不少人都用过的应急技巧。
那时候的国产随身听鱼龙混杂,今天还能留下名字的,大概只有雷登、金业等少数几个。好笑的是,雷登的英文商标,用的居然是日语“おはよう”的错拼,这个小细节,大概也能反映出当时厂方的某种心态。
它们唯一的优势是价格便宜。国产版本的随身听,价格往往只有进口品牌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到了生命末期,有些山寨随身听甚至能达到2位数的超低价。即使是县城的小文具店,也能在货架摆上几台。
如果说80年代的音乐记忆,还跟日本厂商分不开的话,90后很多人的第一款磁带机,恐怕还得感谢一位中国人。1991年,中国机电专家钟道隆少将,发明了“计算机语言学习机”。
在原来磁带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可以不断重复录音中的关键部分,而无需反复倒带重听。还可以反复对比播放磁带录音和用户读音,让使用者不断改进、模仿。
没错,“人类本质”复读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发明。为了让更多人学好英语,钟少将后来将专利公开,无偿授权给大众使用。而各种价格低廉的复读机,也因此成了不少90后的第一台播放器。
钟老先生大概没想到,自己的发明,最后会以一个段子的形式保存到今天。而从复读机到小霸王,借着学英语的名义夹带娱乐,大概是这代人某种意义上的共同记忆。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0年附近,乔布斯就要展示那个神奇的白色砖块。在万物皆可数字化的千禧年里,英语教材附送的课文磁带,即将成为模拟时代留下的最后一丝残响。
千禧之声
索尼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埋葬随身听时代的iPod,起源于东芝实验室里的一个不知用途的发明。
2001年6月,苹果和东芝的人坐在一起开了场例会。会议结束后,东芝的工程师们提到了一件小事:他们试制成功了5GB、硬币大小的微硬盘,但并不知道能拿来干什么。主导iPod开发工作的鲁宾斯坦立刻意识到了它的潜力:有了它,iPod就能把1000首歌塞进口袋。
东芝研发的这块微硬盘,令后来的iPod容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竞争对手。巨大的容量,加上易于使用的操控方式,让这款售价高达399美元的播放器一炮而红。磁带机,准确来说,是一切需要插入介质才能听歌的随身听,都被iPod掀起的潮流迅速埋葬了。
历史的有趣往往在于分叉之处。事实上,索尼并非对数字化趋势毫无知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先驱。
早在1987年,技术力旺盛的索尼就以磁带为介质,做出了数字形式存储的DAT格式磁带。它能以16bit,44.1/48/32KHz的规格记录音频,音质甚至比后来的CD还高。
可惜,因为价格过于高昂,DAT在民用市场上的推广工作几乎失败。但它的高音质,和可以无损拷贝的特性,却深受各路专业人士的喜爱。DAT的后续发展日趋专业化,最终成为了不少音频制作中的母带标准。
除了小众的DAT,索尼还曾大力开发以CD和MD为载体的随身听。尽管最终仍然没能抵抗住iPod为首的闪存播放器的冲击,但却诞生出了MZ-E10和Q017-MD1,这两款Walkman工业设计史上的巅峰之作。
MZ-E10于2002年发布,是索尼MD播放器的10周年纪念作品,整机用镁合金压铸而成,比两块MD盘叠在一起还要小,只有55g,是当时最轻薄的MD单放机。直到04年2月,记录才被松下的MJ97所打破。
在此基础上,更夸张的Q017-MD1通体换用了钯银合金,就连线控都不例外。如果愿意加钱,甚至还可以给外壳镀金。索尼在宣传材料中不无得意地写到,钯银合金及S形曲线的设计,可以“忠实地再现效果图般美丽的外表”。即使在14年后的今天隔着屏幕,也依然能感受到这款产品的逼人贵气。
当然……同样逼人的还有价格。这款Q017-MD1于2005年发布,预定报价高达189000日元,合人民币14400元。如果要镀金,还要再额外支出5600块。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花2万块钱买一台电子设备,可都是结结实实的一笔巨款。
CD和MD播放器,在国内的流行时间似乎并不长。他们还没来得及在国内站稳脚跟,就在MP3的大潮下迅速垮塌了。但进入MP3时代,Walkman依旧贡献了不少经典设计:
(索尼 NW-M505 “口红”)
(索尼 NW-S703F “鱼雷”)
(索尼 NW-E403 “香水瓶”)
这些设计水准极高的产品,成了不少索粉在MP3时代的经典回忆。不过跟随身听时代一样,MP3的真正普及,还得等到国产出手。
Made in China跟随身听时代一样,国内厂商的介入,让MP3的价格经历了从2000到200的断崖式暴跌。在索尼的高端产品依然卖到接近2000元的时代,国产MP3不仅开始配备彩屏,价格也只有索尼的4分之1。这些产品音质上或许尚有差距,但总算摆脱了粗制滥造,开始有了自己的品牌,朝着本土的方向迅速生长。
2005-07年间,MP3的洗牌速度令人瞠目结舌。2005年,128M的MP3还能卖到500左右的中高价位,等到2007年,同价位的国产货,已经换上了一水的2吋TFT。而之前128M的播放器,已经沦为了78块的清仓货。
魅族的miniplayer大概算得上MP3中后期的国产翘楚。尽管白色正脸 金属后壳有模仿iPod之嫌,但这时候的国产MP3已经开始朝着视频方向进化。魅族给Miniplayer塞进了一块2.4英寸的彩屏,还能看特定格式的视频。不差的外观加上当时算是全面的功能,让它成了不少老魅友心中的经典之作。
更多人有印象的,大概是电脑城里铺天盖地的蓝魔、纽曼和台电。这些播放器多数都长得差不多,最开始是镀铬的塑料按钮,后来换成了看着挺酷的电容触摸按键,送的耳机也大多是能响而已的廉价货。但跟时不时绞带的随身听相比,没有多少机械结构的MP3,已经算稳定许多了。
跟MP3一起扩张的,还有拨号上网。尽管网费和电脑仍然不便宜,但百度MP3 迅雷这对黄金组合,迅速取代了曾经的盗版带和打口碟。即使家里没网,绝大多数柜台也能代为下载,按曲或者容量收费。5块钱拷满2G的MP3,大概是许多人的第一次“内容付费”经历。
当然,这些歌基本全是盗版产物。索尼曾经迟迟不肯放弃CD和MD这些存储载体,也正是出于对盗版泛滥的极大担忧。
当年MP3的厂牌们如今去向不一。OPPO今天已经成为国产手机翘楚,魅族则在Others类别中苦苦挣扎。曾经铺天盖地的台电依然占据着电脑城,出品的充电宝和U盘随处可见。蓝魔曾经也想转型手机,结果却连第一关都没能挺过,官方微博永远停在了2016年。
(蓝魔的最后一条微博)
MP3的繁荣和没落,都与芯片有关:2006年开始,瑞芯微、全志、君正等国产MP3方案逐渐成熟,国产MP3的价格也一落千丈,成了几乎人手一个的随身玩具。
而更早的2004年,MTK成功开发出带有解码功能的芯片,山寨机从此也能兼作随身听。这个功能甚至比iPhone和索尼的Walkman 手机都早。再过3年,iPhone第一代上市销售。这既是如今智能机的诞生原点,也是MP3时代丧钟敲响的时刻。
磁带复兴?卡式录音带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磁带本身的薄厚大小像张卡片。而是来自于飞利浦公司一开始,为它注册的“Compact Cassette”商标。卡带/卡式带,其实是“Cassette”的音译。
这可能有点硬扯,但“卡带”这个名字,像极了中国人的听歌史:尽管多数人对此毫无知觉,但外界环境的每一次震动,都在这里留下了涟漪。这些影响彼此碰撞、融合,最后生长出属于每一个人的本土记忆。
这两年似乎流行怀旧,不仅黑胶唱机重新走入了大众视野,磁带的销量居然也有所回升。海内外相继出现了几款设计优秀的随身听产品,想要把属于过去的那份仪式感重新找回。
随身听出生40年了,你的那台还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