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为了侵略中国,在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内部,培养了许多的特务,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情报。

而这些特务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是由女性组成。日军培养的女特务群体,一直以来都是萦绕在中华民国头顶的一个噩梦,他们所独具的强大的套取情报的能力,使得我国的抗日局面愈发的艰难。

而在这些女特务之中,还有少数精英级别的存在,代号“乌梅”的女特务就是其中一个,她和与她协同工作的“乌梅二号”一同给中国的抗日事业带来了十分巨大的阻力。

而她在临死前留下的号称“当世无解”的密钥,却在64年后,被自己的孙女亲手破译。

令人惊讶的是,在密钥被破除,孙女看到其中隐藏的内容的时候,竟失声痛哭。

乌梅的密钥里藏着什么呢?孙女又为何会失声痛哭?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1)

棺材中的盒子

1986年,远在吉林的冯秀英,收到了一封家乡寄来的信。

信上的内容是说家乡咸阳的建机场,因此希望征用冯秀英祖坟所在的土地。

对于国家的政策指示,冯秀英一向都是说一不二。因此,即便这个请求有些唐突,冯秀英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冯秀英便乘坐飞机回到了家乡。

迁坟当天,冯秀英跪在外婆坟前,双手合十,磕了三个头,随即便指挥人将外婆的坟墓挖开。

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袭,棺木已经腐化不堪,在人们搬运棺材的时候,有一个小盒子从腐化的棺缝中掉了出来,冯秀英连忙走上前去见那个小盒子拾起。她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掉落的盒子。

冯秀英叫停了迁坟的人员,把棺材迁移工作先暂停下来。她想要将这个小盒子打开查看一下。当时的冯秀英并没有想到,这铁盒中所藏匿的秘密,会让她后半辈子的人生,都活在痛苦与忏悔之中。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2)

《秋水伊人》

打开铁盒后,里面躺着的是一张破旧的报纸,上面的字迹已经有点模糊,还有一本并不算太厚的笔记本,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意义不明的数字。在盒子的底部还有一个形状奇怪的不明物体。

冯秀英问了一圈,也没人知道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冯秀英决定将那个盒子带回家,让家里人打量一下,看看能否找出一些头绪。

冯秀英回家后,对外婆留下的这些遗物进行了仔细的钻研,但是除了弄明白那个不明物体是一枚军用信号弹以外,对于其他东西的研究却是毫无头绪。

后来,对于外婆遗物的研究也逐渐被忙碌的生活取代,被冯秀英抛到了脑后。直到17年后,偶然之间,这个沉睡了数十年的秘密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2003年,冯秀英的女儿小雪,在家里翻找自己音乐社团所需要用到的乐谱时,意外地发现了被妈妈放在抽屉里的那个笔记本。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3)

她翻开了那个笔记本,看到了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仿佛是出自灵魂感应一般,擅长音乐的小雪立刻在脑海中将这些数字视为乐谱,轻轻地哼唱出来。

意外的是,这哼唱出来的乐曲,竟然有种别具风情的美感。小雪顿时来了兴趣,她将这乐谱抄录在一张纸上,带去了音乐社团。并且欣喜地在社团内为大家哼唱这首自己新学的乐曲,对他们说这是自己编的。

令小雪没想到的是,她所哼唱的这首乐曲并没有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反而一位年龄稍显大一些的老师似乎识破了这首乐曲的来历,面色严肃的问道:“这曲子不是你自己写的吧,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小雪看自己的小心思被识破了,面色羞红,怯懦的回答道:“的确不是我写的,我......我从家里翻找的一本乐谱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向小雪阐明了这首歌曲的来历,原来,这首歌曲是一首禁曲,是当年民国风月客们喜欢吟唱的,后来因为歌词里包含有许多西安地名的隐称,被用于抗日战争期间的特务活动。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4)

由于其词曲本身就含男女之事,相当的轻浮,被用作特务交流暗号后更是直接被民国政府所封禁。

而这曲子,名字就唤作《秋水伊人》

在社团里丢了脸的小雪,并不懂老师说的这些意味着什么,尚且年幼的她只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到家,她对着母亲又哭又闹。

“妈妈,都怪你放在抽屉里的那个笔记本,如果不是它,我今天也不会出那么大的丑!”

不明所以的冯秀英在细细问完事情的缘由后,顿时脸色大变。她猛地冲进卧室里,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看着上边的数字,呆愣愣的许久没有说话。

事实上,在听到小雪对她讲述的音乐社团团长所说的那句话时,再结合之前外婆遗物中其他两样东西,冯秀英其实对事情的真相已经有了些许的猜想。

然而,在经过一番资料查阅,印证了她的猜想的时候,冯秀英依旧还是忍受不住这一事实带来的巨大冲击,眼泪止不住的流下。

自外婆死去后,这一尘封了64年之久的秘密,终于在今天,得以窥见真相了。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5)

女特务“乌梅”

那个小铁盒中所装的遗物,记载着遥远的过去。

而那个破旧的笔记本,来自1937年。

彼时,全面抗日战争刚刚爆发,日寇的铁蹄,开始踏入中国的腹地。

而作为西北战区战略要地的西安,自然被日军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在抗战伊始,日军就开始了对西安的疯狂打击。

而为了更好的渗透中国在西安设下的防御工事,日军在明面持续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还发展了暗中势力——特务。

这些特务,是由日军政府精挑细选而出,他们在严苛的训练中脱颖而出,在培养完成后,被日军送到中国各地,在渗透地方组织后为日军提供谍报工作。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6)

而这些特务之间,大多是以数字或者化名相称。有部分精锐,会有专属的代号。女特务“乌梅”就是这些精锐中的一个。

“乌梅”长期潜伏在西安,在平日里,就与寻常的弱女子无异,加上她外表柔美,毫无攻击性,作为特务再适合不过。

接着这层伪装,“乌梅”长期活跃在西安地下,截取我军的重要文件和机密情报并将其提供给日军,使得西安的抗日活动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局面。

在多次抗击日军失利后,西安城在日军的侵袭之下生灵涂炭,已经沦为了人间地狱。而驻扎在此地的中国军人也终于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他们每次的行动,都可以被日军准备的预判到。如果不是日军提前获取了情报,未免太过巧合了一些。

于是,我军在当地开展了一场秘密的肃反行动,把潜藏在西安的间谍揪出来了大半。

潜藏已久的“乌梅”,终于在这次行动中暴露了,长期以来,她都用电台向日军发送密令。而密令的内容,被她以加密的乐谱形式,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7)

在对肃反行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乌梅”发送的电波被我军军人成功截取。经过多次排查,终于找到了“乌梅”的藏身之处。

在军人们推开地下室门,找到正在抄录密码的“乌梅”的时候,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他们要寻找的这名特务,竟然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美貌女子。

仿佛是对此早有觉悟,“乌梅”并未做过多的挣扎,将自己的罪行尽数坦白了。在被问及是否有同党的时候,“乌梅”矢口否认了。

不久后,“乌梅”被执行枪决。这样一个妙龄女子竟是日军特务,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因此,“乌梅”的死登上了当天《西安日报》的头条,被报社拿来大做文章。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场对间谍的抓捕随着“乌梅”的死而落下帷幕的时候,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又再度发生了。

已经被枪决的“乌梅”,又“复活”了。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8)

“乌梅”的“影子”

在“乌梅”被枪决的一年后,驻扎在西安的军人们再次捕捉到了一个微弱的电波。这次的电波,依旧是发给日军,这电波的内容,竟然也是歌曲形式的密码。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次电波的发出者,代号与一年前死去的那个女特务相同,也叫作“乌梅”。

随着这个电台的出现,日军对西安的恐怖侵袭又一次袭来,一次又一次的精准打击使得西安的反特务工作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没有人知道,这个新的“乌梅”到底是谁,这道电波,就像是一道幽灵,它潜伏在已经死去的“乌梅”的影子里,像是完成遗志一般做着相同的工作。

而这个新的“乌梅”,被人们称为“乌梅二号”。

这个新出现的“乌梅二号”比我军预期之中更加的狡猾,他无处不在,但是又难觅原形。情报工作者们可以频繁地捕捉到他发出的信号,但是又始终找不到他的确切位置。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9)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乌梅二号”又成为了横亘在西安情报人员面前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

遗憾的是,直到战争结束,朗朗的晴空又重新出现在了这片土地的上空,这道“乌梅”的“影子”,也并未能在猛烈的阳光底下现出原形。

他带着无数的秘密,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而这些秘密最后的真相,随着冯秀英在外婆坟墓中找到的那个盒子被打开,逐渐开始向这个世界吐露。

直到冯秀英的女儿无意之中,以乐谱的形势帮助冯秀英理解了那盒子里的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冯秀英方才完整的捋出了那个铁盒里掩藏的真相:

她的外婆就是女特务“乌梅”,而那个始终未曾露面的“乌梅二号”,则是她的外公。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10)

那个盒子里的那本密码笔记,就是当时外婆给外公留下的。而那份报纸,虽然已经看不出字迹,但是冯秀英在其中找到了一张图片,那图片上女人的面孔,与她记忆里的外婆竟分外的重合。

在她的外婆死去后,外公用外婆留给他的密码笔记,继续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在给外婆下葬时,他将外婆留给他的笔记本,与报道外婆被处刑的那份报纸,还有能她生前工作用的信号弹,一同放进了她的棺中。

而装这些东西所用的铁盒,就是外公亲手制成的。冯秀英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她刚见到那个铁盒的时候,会如此的熟悉,因为在她小的时候,在外公的家里,也见过一个相同的铁盒。

冯秀英联系家人,回到祖宅翻找了外公的遗物,果然找到了一个相同的铁盒。在那铁盒里,同样的一份报纸静静地躺在那里。

民国女特务乌梅扮演者 民国女特务乌梅(11)

得知了全部真相的冯秀英不可抑制地痛哭起来,在她的心里,满是对抗日战争中死去的人民与革命先烈们的忏悔与深深的自责。

她将外公的遗物全部找到,然后将这些东西全部在外婆的坟前焚烧殆尽。冯秀英明白,外公外婆二人所犯下的罪孽,是永远偿还不清的。

但即便如此,她也决定带领女儿,用对国家、对人民最赤诚的热爱,去慢慢的赎下先人犯的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