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个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反映着人们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观念以及传统意识。新疆炒米粉、内蒙手抓羊肉、西藏酥油茶等食物已经被我们所熟知,但是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很多特色的不为大家所知道的美食,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阿昌族:酸辣谷花鱼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阿昌族喜吃芋头,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最具特色。
毛南族:毛南饭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贵州一带,民族语言为毛南语。毛南族特别喜欢酸的食物,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
毛南饭是他们的特色美食,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然后用辣椒作调料。这种饭吃起来很可口,有一种特别清新的香味,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畲[shē]族:乌米饭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有自己的语言,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
乌米饭是他们的特色美食,由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嫩叶,用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 ,然后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煮熟米饭的味道相当不错,一口清香糯柔。
傈僳族:漆油鸡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漆油鸡是傈僳族的传统美食。把宰好的鸡剔洗净切块,以漆油焖炒五六分钟,洒入适量烧酒,配以八角、草果、食盐,加适量水,炖二三小时即可食用。当地的鸡都是野外放养,味极为浓香。
布依族:五色糯米饭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五色糯米饭可以说是布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美食。五色糯米饭的主要是糯米以及从山上采回来的纯天然植物染料为原料,将找到植物染料浸泡在用柴火煮沸的水中,杂质过滤后把糯米放入浸泡五个小时左右,把被染色的糯米放到木桶蒸笼中,用柴火蒸熟。这样,一份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就制作完成了。在布依族的各种节日庆典上,五色糯米饭都是美食界妥妥的C位。
苗族:羊瘪汤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羊瘪汤是广西、贵州等地的苗族、侗族的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肠、肚、血,就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羊宰杀后,把羊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取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再加入羊胆汁及佐料放入火锅,文火慢熬汤。羊瘪汤作为广西苗族地区的特色小吃,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顶级的美味,不过外地人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傣族:猪肉干巴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以稻米为日常主食,辅以薯类和杂粮。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独龙族:蜂蛹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
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是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
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佤族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比普通的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取鲜嫩乌骨子鸡切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我们大中华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56个民族各有其代表,以上只是部分民族的特色美食,还有很多其他民族的美食值得我们挖掘。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你都吃过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