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小港文/孙建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港有可能成为高新区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港有可能成为高新区吗(京江晚报小港)

小港有可能成为高新区吗

《京江晚报》:小港

文/孙建平

小港是大路镇往西的一个村子,距离大路镇一公里多点。在大路的诸多村庄里,小港在外界的名气可能要响一点,这个名气响的缘由,大抵与每年清明后一日的黄明日有关。

小港地处圌山南麓,在镇江到大路的公路边。每年的黄明日,周围县市乡镇有十万余人来赶小港的集场,赶过集后就去登圌山。这是一个当地全民狂欢的节日,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不知道,只是到了今天,每到黄明日,我都还会在嘴里念叨一下,尽管我已经是好多年不去赶集了。去年的黄明日,我们高中的一些同学在大路聚会,邀我也去,我坐公交车去大路,到了小港西边,车子就没法走了,马路上都是摊贩和游客。我只好下车走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徒步往大路而去。一路上看着摊贩和游人,就想起年少时在小港赶集的情景。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人情风俗也还是一样的。

我对小港的印象,起始于读小学时。那时,乡间文化生活落后,春节后黄明日的小港集场就是我们久久盼望的节日。这个节日每年一次,如约而至,我们也就年年期盼。黄明日这天,学校会放一天假。吃过早饭,我就和村上的大人一起往小港而去。那时的大路集镇范围不大,往西去,出了汽车站,就是一片田园风光。我们先要经过许弄村,许弄村范围很大,镇江往大路的公路在村子中间穿过,两旁都是村居,黄明日恰逢春日,沿途到处花红柳绿,村民的住宅也都掩映在成片的绿树中。这个时候,赶集场的人们成群结队在其中迤逦而过,那份自在的田园风情,让人很是难忘。

小港说是一个村,其实也就两条街,街成丁字形,街上也有很多商铺,卖一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如日杂、烟酒、烧饼油条等。小港集场的主体在街上,同时往村子的外围延伸,能一直摆到大马路。我那时年少,身上没钱,来集场,其实就是随便逛逛。可能也会用母亲给的几毛钱买一块烧饼,或者一根油条。那个时代,虽然物质贫乏,并不能阻碍生活给我带来的快乐。我会利用几个小时,把整个小港集场细细逛个遍,看人们购物,看人们讨价还价。因为这样深刻的记忆,多年以后我还会在梦中回想起来。

黄明日小港的集,还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当天下午基本都会下雨。旧时有这样的传说,我小时候,也真的遇到过几次。上午天还是好好的,春风和煦的样子,过了中午,天就会阴下来,然后微雨淅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民间说法是黄明这天会有很多人登山,我们土话说爬山,爬山的人多了,会将圌山弄脏。所以下午待人们离去后,天要下雨“洗山”。圌山在大路方言里就叫“洗山”(音),不知这个传说是不是有出处?

小港村于我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我的二姑妈就是嫁到这里的,只是在我记忆里,二姑妈并没有住村里。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二姑妈住南京的太平南路,二姑父二姑妈都在南京工作,他们的孩子也都生活在南京,是我们眼里的省城人。二姑妈一家在小港村应该是有老屋的,我记得有一年清明,姑父姑妈回大路扫墓,其间去了他们在小港的老宅,我也跟着去了。老宅很气派,虽然已经破旧,但仍能想见当年的繁盛。现在,小港村已没有了,大多的房子已经拆掉,只剩路边田野里孤零零的几座,宛如沧桑立在那里,随岁月慢慢流逝。

http://szb.jsw.com.cn/JJWB/PC/content/202203/13/content_185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