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要上学了(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课件教案)(1)

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最新精品无水印课件教案资料分享,拉至文末可保存下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重点)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重点)

3.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4.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重点)

5.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6.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7.通过讲故事、演故事,初步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重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要上学了(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课件教案)(2)

课前准备:

图片:故宫、长城、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和节日

盛况、天安门、泰山、高楼大厦、人民欢

笑等。

音频:《义勇军进行曲》《爱我中华》《上学歌《问好歌》等

第一课时

我是中国人

课时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减少师生间的陌生感。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祝贺你们成为小学生。(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今后,我们将一起学习、生活、玩耍,成为好朋友。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愉快地上学了。

2.互动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师:同学们,你喜欢上学吗?来到学校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认识新朋友吗?请和周围的同学打打招呼、握握手,介绍自己吧。(指生上台分享交流)

意图: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引导学生交流,提高学生听讲、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氛围。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及国家象征,激发爱国情感。

(1)教师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展示故宫、长城图,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

(2)向学生介绍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首都是北京,天安门城楼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3)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4)互动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过渡:“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处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2.仔细看图,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出示课本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在哪儿做什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如苗族的银饰)、节日习俗(如傣族的泼水节)等图,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白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认识到我们虽然民族不一样,但都是中国人。

(4)学生自由交流,和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来自什么民族。

(5)学生互动交流:请几位不同民族的学生上讲台介绍本民族的特色。

预设:我是蒙古族,来自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我们吃奶酪、喝奶茶,最隆重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6)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要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7)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3.领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教师领读板书,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2)黑板上出示如下句子并分别配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句子,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配长城、天安门、泰山图)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配高楼大厦、人民欢笑图)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意图:朗读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要通过朗读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再通过图片,让学生对祖国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小结: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各式各样的衣服、美食,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让我们为之自豪、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我是小学生

课时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并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2.认识老师、同学,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增进了解

1.教师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现在,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大家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们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板书:我是小学生)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体验游戏,生生互动。

击鼓传花:教师蒙上眼睛敲鼓,学生按一定顺序传递红花。当鼓声停止,红花在谁手中,谁就进行自我介绍。(10分钟左右为宜)

意图: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介绍自己,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互相认识,逐步建立起友谊。

二、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1.学习《上学歌》。

过渡:不光是大家,在今天啊,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走进了校园。(出示小学生背书包快乐上学图)你们听,他们正在诵读儿歌呢!(播放《上学歌》的朗读音频)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1)教师范读,然后领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太阳当空,“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第二句小鸟说的话要带着好奇的语气读。“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3)师生互说,理解儿歌。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首儿歌里讲了什么?

生:这首儿歌讲了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的事情。

师:小朋友上学碰到了谁?它对小朋友说了什么?

生:小鸟。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师:小朋友爱学习、爱劳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小结:小朋友每天都要开开心心地上学,要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孩子。

2.学生齐声朗读儿歌,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上学歌》

三、参观教室,认识校园

1.参观教室,认识教室中各种设施的作用。

(1)教室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看看教室里的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室前面的黑板是讲课用的,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办黑板报用的,图书架是放置图书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明白教室是我们的家,每一种设施都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认识校园中各个区域的作用。

(1)学生排好队跟随教师一起参观校园,认识校园的设施,引导学生遵守纪律,上下楼梯要慢行,注意安全。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教学区并介绍作用: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教室、舞蹈教室等专用教室。

(3)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运动区并介绍作用: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生活区并介绍作用:食堂、卫生室、厕所等。

意图:学生从幼儿园来到学校,对于学校比较陌生。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熟悉校园环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快速地适应身份的转变,把所有精力投入小学学习生活中来。

3.播放《问好歌》,结束全课。

意图:学生通过学儿歌,进一步认识作为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懂礼貌,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

第三课时

我爱学语文

课时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3.学读书写字歌,记住“三个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祖国的名称和有多少个民族。

2.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读或唱《上学歌》。

过渡:同学们真棒,对祖国了解得不少,《上学歌》也唱得好听,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节课,我们继续努力学习。

二、图文结合,示范指导

1.认识语文书。

出示语文课本,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书的封面,认读“语文”两个汉字。翻阅课本,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有些什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告诉学生语文书是我们的好伙伴,要爱惜它。(板书:我爱学语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翻阅了课本,知道了书中有古诗、儿歌、识字,还有有趣的故事,是不是很吸引人呢?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传授的就是读书、写字的秘诀,以便以后大家更好地学习,大家做好准备了吗?

2.习惯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2)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子要坐直,胸口离桌一拳远,头部略向前倾斜,两腿自然放平。

★执笔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握在笔杆下端约一寸远,中指在内侧面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抵住中指,手握笔不要太紧,手掌心虚空,笔杆落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度斜角。

(3)学生实践,教师检查,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3.交流展示。

过渡: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已经听了不少故事。它们伴着我们进入一个个香甜的梦乡。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呢?我们来讲故事、听故事吧!

(1)小组自由讨论,互相讲故事,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现相机指导。

(3)还可以选定一个故事,学生戴上面具,表演这个故事。

4.课堂小结。

(1)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他人听清楚。

(2)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掌握了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以及正确的执笔方法,其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好习惯,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饭要有吃相(教师边演示边讲)……好习惯终身受用,坏习惯一旦养成就难改呀!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里还有一样很重要。

读书要三到:

①口到:读书要读出声,一人读时要让大家都能听见,大家齐读时声音要轻一点。

②眼到:读书时,眼睛要看书,不要读错字,不要读掉字,不能读破词。

③心到: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动脑思考,记住读过的句子,明白文中的道理。

5.作业设计。

(1)将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演示给家长看。

(2)和家长共读一本绘本。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并且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实践、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一年级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点击下载: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教案(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