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志愿表里,“服从专业调剂”一项的勾选,让许多考生和家长纠结不已!

我每年都会遇到这些家长和考生,对于是否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他们的心理是这样的:勾选吧,若要调剂到别的专业,自己心有不甘;不勾选吧,害怕又进不了心仪的学校,两难的选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目前我们这里有两种录取方法,一种是梯度志愿,就是分数优先;我们这里本科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是按照梯度志愿进行录取的;另一种是平行志愿,采取的的是志愿优先原则。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高职(专科)批次是按照平行志愿录取的。

勾选专业服从调剂最好的方法 勾选服从专业调剂(1)

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前者比较了解,对于后者不是非常了解,平行志愿共有七个志愿,每个志愿有六个专业,投档时间是对七个志愿按顺序依次检索,电脑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高校,就会对该考生的其他志愿停止检索,这就是说,每个考生在平行志愿中有可能被检索一次或多次,但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

每个考生的志愿表里有两项“服从调剂”:一是“服从统招专业调剂”、另一个是“服从定向专业调剂”。

“服从定向专业调剂”原则上是在填有定向专业的情况下,在定向专业内进行调剂。未选择定向专业,就不要在定向调剂栏打钩。如果你在未选择定向专业的情况下,在定向调剂栏打钩,就可能被招生学校录取为定向专业。这个要仔细阅读各校的招生简章。

“统招专业调剂”就是平常意义上的"专业服从" ,是指在所报考学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调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你的高考分数达到了该校的最低分数线,但你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没法满足,也就是没够你报的专业线,你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调剂到还有计划的专业;若不服从,就会被退档。第二种情况,你的高考分数达到了学校最低分数线,也达到了最低专业录取线,但学校此专业已经录满,若服从,会被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

勾选专业服从调剂最好的方法 勾选服从专业调剂(2)

那么你如果选择不“服从统招专业调剂”,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你的分数达到填报志愿的录取线,被投档录取,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2.你的分数线达到报考学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但是没有达到你所报专业的投档分数线,如果你未选择“服从统招专业调剂”,就面临退档风险,因为平行志愿采取的是 “只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的录取规则限制,被退档后档案被“冻结”,也不能被其他院校检索。这是最危险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那就是进入到征集志愿当中,也有好的学校好的学校和专业,这些没有录满的学校和专业。

考生最为纠结的是,如果你选择“服从统招专业调剂”,当你的电子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也就是你的分数线达到了某大学的投档线了,但没达到填的各专业志愿分数线时,你就会被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好的方面就是如果你心仪学校,那当然好,不好的方面就是如果你心仪专业,那就有可能被调剂到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的专业,这是矛盾焦点所在。

那是不是调剂的专业是不是一定都是不好的专业呢?这个问题这样想:首先,调剂的专业你也许不喜欢,但不意味着别人不喜欢,不是你心仪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别人也不看好。其次,也许被调剂的专业是目前冷门的专业,但不一定意味着未来就是冷门的专业,目前是就业不好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未来四年后就是就业不好的专业。我在上大学时,我们学校电算会计专业热门的不得了,当时就业供不应求,但是四年后这个专业就找不到工作了;当时我读的是地理教育专业,1993年地理高考不考,我班上好多同学就是被调剂过来的,心情很不好,但是过了几年,1997年又开始考了,地理教师缺员很多,就业很好。第三,还有一种情况是调剂的专业是国家招生量大的专业,这本身就是说明国家急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还有就是计划数少的专业,这些本身就少,分散到各省后就更少,一些人不敢报导致未录满而进行调剂的,所以要正确认真对待。

勾选专业服从调剂最好的方法 勾选服从专业调剂(3)

所以对于是否选择“服从统招专业调剂”,有以下建议:

建议一、高分段学生,包括一本高分段和二本高分段,而且你们的目标早就锁定了的,可不用勾选“服从统招专业调剂”,一般来说你们的竞争优势很大,即使一志愿院校或专业在竞争中失败了,但在二志愿中会成功,高分都到不了好的学校里,那后面的怎么报?对于二本高分考生更不用愁了,学校多,有更多的选择。

建议二、对于一本和二本的踩线生,注重地方、注重区域、注重学校,勾选“服从统招专业调剂”。对家境不好和复读生来说,建议不勾选“服从统招专业调剂”,毕竟我们先要生存再生活嘛。

建议三、按照你的分数和一分一段表,尽可能选择那些公开承诺只要考生服从调剂保证不退档的特色院校。还有就是认真仔细研究各院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选报一些大部分专业你可接受的院校,再勾选“服从统招专业调剂”,这样即使你上不了你理想的专业,调剂的你还可以介绍,心理落差不是太大。

最后,高考越来越近,做好最后的冲刺,尤为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