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艺术电影最高殿堂戛纳电影节最成功的导演?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迈克尔.哈内克等,但答案是英国导演肯.洛奇,不算周边和技术奖项,肯.洛奇光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就高达17次,2次斩获金棕榈奖(2006年的《风吹麦浪》和2016年的《我是布莱克》),2次评审团大奖,这个记录可谓前无古人恐怕也难有后来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风吹麦浪》获奖那年的评委会主席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王家卫导演。
肯.洛奇与戛纳的渊源从90年代开始持续了近30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肯.洛奇因为政治主张与政府相左,在英国几乎拿不到拍片的资金,又是戛纳电影节伸出援手延续了他的导演生涯,可谓名副其实的“戛纳宠儿”。
《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是肯.洛奇的代表作,也是最具有其个人风格的作品之一,这位电影大师用他毕生所坚持的新现实主义叙事方式,和克制的中近景镜头语言,将一段沉重的民族悲剧呈现于观众面前。
01 直面历史和现实的新现实主义叙事,冷峻简洁的情节构建德国著名电影学者格雷戈尔曾称肯.洛奇为“新现实主义中最重要的导演”。何为“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有过一个精准的概括:
“新现实主义意味着用诚实的目光观察现实——但这指的是任何一种现实,不仅只是社会的现实,还有精神的现实,人在他的内心世界所具有的那一切。”
从王家卫手中接过金棕榈奖时,肯.洛奇说出了《风吹稻浪》的意义:“我们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这就是肯.洛奇式的新现实主义风格,既是对意大利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也是探索和创新。
《风吹麦浪》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爱尔兰的一个小镇,一群热血青年反抗英军的残酷统治。本来要到伦敦当医生的达米安目睹好友被爱尔兰王室警吏团杀害,以及后备军的一系列暴行后,毅然回乡和哥哥泰迪一起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几经生死考验,共和军和英国达成了停火协议。英国与爱尔兰签署了《政治法案》,但对法案的不同态度导致了爱尔兰共和军的分裂。达米安主张继续战斗直至爱尔兰获得真正的独立,而泰迪主张尽快结束流血而加入了政府军。两派矛盾逐渐激化, 兄弟二人最终反目成仇。一次行动中,达米安被捕,最终死于同胞枪下。
《风吹麦浪》的主题让人很自然的想到了另一部大片《勇敢的心》,但内容、风格、内涵都相去甚远。拍纪录片出身的肯.洛奇在故事情节的构建上,采用了纪录片的中立、冷峻、简洁风格,影片对达米安和泰迪两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没有花太多篇幅来阐述,重要事件的走向也不做太多解释,有些甚至直接剪切掉,由观众基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和逻辑自己体会,达米安和泰迪双方的对错也由处于观察一方的观众评判。
讲述这样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故事,《风吹麦浪》的叙事是精准而高效的,就像一棵百年老树砍掉了不必要的枝叶,把最核心的枝干露在观众面前。比如处决告密的叛徒克里斯,导演故意省略争论的场景,直接给到了行刑的画面,这个镜头中出现的几个人物有人提醒达米安三思,有人欲言又止,有人转过背去不敢看,达米安在痛苦和纠结中举枪射击,这个对后续剧情相当重要的场面,很简洁的在几分钟描述完毕,可谓精准到分秒。又比如,停火和签署协议用了新闻纪录片的形式快速略过,把重点放游击队内部产生的激烈争执上,双方火药味十足、僵持不下,之后镜头突然一转,主张接受协议的泰迪们已经取代了英军在街上维持治安。快速的剪辑转场,无需多言,观众就明白内部分裂已然不可避免,简洁之中突显戏剧张力,全片2个小时的片长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作为一部以独立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全片并没有什么大场面,几处枪战对比同类型的大片来说,也显得笨拙。比起《勇敢的心》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情绪铺垫,这部电影显得冷静和克制。究其原因,肯.洛奇想讲的不是这场战争,而是战争里的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和抗争是显得如何的渺小,达米安是理想主义者的化身,泰迪则是现实主义者的代表。在真实的历史中,多数的民众支持的是泰迪的协议派,毕竟血与泪的代价太过高昂。理想主义者往往悲壮地倒在历史的分岔路上,不会因为旁观者的同情而改变历史。
《风吹麦浪》是一部自揭民族伤疤的电影,它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延续到我们当今的世界。直面历史和现实的勇气,在宏大叙事下关注个体特别是底层人民的命运与价值,是这部电影的价值,也是它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原因。
02 两个重复场景、两次身份转换、一次对比台词,象征、重复对比、暗喻交错叙述兄弟阋墙的悲剧电影设计了达米安和泰迪这对兄弟,他们从并肩战斗,到反目成仇,这个兄弟阋墙的故事既是英国和爱尔兰的故事,也是反协议军和支持协议军的双重象征。
几个重复的空间和场景隐喻命运的循环和历史的重演。达米安的三场处决都是整部影片的情绪点,在影片的中段,达米安力排众议处决了17岁的告密者克里斯,这里渲染了达米安和众人彷徨、犹豫、纠结的情绪,达米安说自己“已经越线”。之后处决帮助英军的约翰爵士,达米安毫不手软,这里的他已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战士。在结尾,达米安是作为反叛者被执行枪决,临刑前他大声呼喊:“我想逃避却还是卷入了这场战争,如今我想脱身而不能。”没有死在战争中的达米安,却死在自己的同胞枪下,从行刑人到死囚身份的转变,既记录他的内心转变和成长,也呼应了命运不可预知的循环。
达米安从小的愿望是当医生,本来可以到伦敦进入全世界最好的医院拯救生命,但是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在这条路上达米安终结了别人的生命,也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这个人物设计异常耐人寻味。
另外一个重复出现的是监狱,这次身份转换的重点是泰迪。游击队被英军抓获全部投入大牢,泰迪在审讯中遭受酷刑,他宁死不从鼓舞了同伴的士气,也成为队伍的精神支柱。在影片结尾,泰迪下令将达米安关进监狱,并亲自进行了审讯。泰迪从被审问者变成了审问者,从理想者变为现实者,兄弟两人从同伴变成敌人,眼中的对方都是叛徒。
一个重复对比的台词。克里斯的母亲收到了达米安送来的死讯,对他说:“我永远也不要见到你”。辛妮德接到泰迪送来的达米安死讯后,痛苦流涕,也对他说了同样的台词。两个重复场景、两次身份转换,一个重复台词,其中的情绪递进、戏剧张力、悲剧效果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发。
开场轻松的曲棍球赛、风景如画的爱尔兰乡村,被劫掠的农场,燃烧着的房屋,哭喊的妇孺,被毒打的平民,这些影像强烈对比,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情感,表达出导演的政治批判立场。
03 简约镜头语言下的残酷往事,震撼人心的真实是另一种诗意《风吹麦浪》的片名取自爱尔兰的民谣,曲调清新悠扬,歌词简单但极富诗意。纵观整部影片,它的故事情节和精神内涵和这种诗意南辕北辙,但是它的镜头语言, 几乎不加修饰,既有诗意,也有残酷。
电影对人物和事件运用了不同的镜头。达米安、泰迪两人的画面,多数为中近景和特写,在展现人物行为动作外在真实的同时, 也突出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显得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和评价。而重要事件的场景,主要通过远景与长镜头的形式来展现。比如游击队伏击英军的车队,镜头处于山上的某处,在激烈的枪声中,人物不停的奔跑、中枪倒下、痛苦叫喊,摄像机像在现场旁观的人冷静观察记录。
辛妮德被洗劫的一场戏中,拍摄角度为侧面上角,镜头在游击队员、辛妮德、英军士兵以及燃烧的房屋切换,观众被置于一个无能为力的角度。游击队内部关于两国签订法案引发的争论,每一个人物都慷慨陈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段长镜头下,演员的台词、表演与镜头调度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也为后续剧情发展做了足够铺垫。
在冲突场面上则运用了连续的运动镜头,形成一种不安和躁动的情绪。英军闯入民宅查找游击队的下落,此处用了三个运动镜头,连续将室内、屋外、远景三个镜头快速拼接起来,从视觉上强化了紧张感和压迫感。这种快速、灵活的移动镜头和闪摇镜头在后面的冲突段落多次出现。
肯.洛奇还喜欢用一种“黑场”镜头来作为叙事的分界点。如达米安处决了克里斯后,出现了第一个数秒的“黑场”镜头,之后故事进入另外一阶段。共和军和英军停火后,众人跳起了舞蹈,达米安和辛妮德坠入爱河,正在情意绵绵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时长四秒的“黑场”镜头,这时故事进入了达米安和泰迪分裂、对抗的阶段。“黑场”镜头巧妙地把故事区分成章节,又不打断观众的观影节奏。
《风吹麦浪》既不歌颂个人英雄主义,也不向观众灌输价值观,它用冷冷的镜头去记录战争中的个体,给人以真实和震撼的情感力量,对于导演来说,这也是另一种诗意吧。
结语除了戛纳的辉煌成绩,柏林、威尼斯电影节和英国电影学院均先后授予肯.洛奇终身成就奖, 这足以说明这位84岁高龄的大师在世界影坛的地位。
肯.洛奇的作品都属于风格鲜明的作者电影,《风吹麦浪》看起来克制、朴素,但善于“平中见奇”,从叙事风格、镜头语言上都有其浓厚个人风格的设计,处处暗藏玄机。直面历史和现实的勇气,和这部电影的特殊语境,对于看过太多抗日神剧的中国观众而言,亦是自身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