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经城市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和专家评审,决定将北京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自公布之日开始,为期3年。这也是我国首批智能建造城市试点。

天津公布重点地区(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入选)(1)

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名单

北京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北雄安新区

河北省保定市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温州市

浙江省嘉兴市

浙江省台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

福建省厦门市

山东省青岛市

河南省郑州市

湖北省武汉市

湖南省长沙市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佛山市

四川省成都市

陕西省西安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什么是“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提升建设安全性,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智能建造涵盖建设工程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三个阶段,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

天津公布重点地区(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入选)(2)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今年年初,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以建设世界建造强国为目标,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质量安全可控、标准支撑有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的现代化建筑业发展体系。

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张小宏就透露,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研发关键技术,编制相关标准,形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机器人产品,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此次试点目标是什么?

试点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形成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建造方式。

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广州、深圳、苏州等城市在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带动自主创新软件、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企业,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综合住建部网站、新华社、人民网

来源: 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