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斯布格图村,建设水库的工地上出土了大量的青砖,细心的工人发现青砖上面绘有彩色图案。于是将现场情况反映给了当地文物局。

闻讯赶来的考古人员在现场周围仔细勘探后发现了一座古墓,将青砖小心翼翼挪开后一座墓葬的顶部裸露了出来。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1)

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初步判断为是一座辽墓,因为科尔沁草原上分布着很多的辽代墓葬。以前所发现的辽墓几乎十个墓九个空,这一下考古人员心里开始犯嘀咕了,这座墓会不会还是空呢?

原来1125年辽亡后,金人马上动手将大的辽墓几乎挖了个遍,尤其辽代的帝陵无一幸免。

是否为了攫取财富的目的还是为了政治报复的目的,不得而知,总之大的辽墓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内蒙古的考古人员很想发掘一座辽代皇族墓,想揭开那个消失已久王朝的神秘面纱,这次是否能如愿以偿呢,拭目以待吧。

多年考古经验的通辽市博物馆原馆长希木德告诉大家,辽代墓的墓道一般都是向着太阳初升的方向造的。

工作人员按着这个思路,先挖了一条探沟,很快就找到了这座大墓的墓道。将沙土和碎石清理出去后墓道的台阶显现在大家的面前。

定格在1000多年前的画面映入大家的眼帘,墓道的两侧绘有壁画,虽然经历了千年的变迁,壁画颜色依然鲜艳夺目。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2)

这些画应该是当时墓主人比较喜欢的生活场景,壁画上的两个牵马的侍从身穿长袍,都留着特有髡(kun)发。

何为髡(kun)发呢?契丹族男子的一种发式,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或者部分剃除,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的余发作装饰的发型叫髡发。

髡发为某些地区少数民族常用发式。按照契丹人习俗,契丹男子多数留有髡发。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3)

考古人员在墓道两侧的壁画上人的穿着打扮推断出这座墓主人应该是契丹族人。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早期分为契丹八部。

壁画上的马,眼睛炯炯有神,马耳朵高高耸立,马尾捆成结,长长的腿,肌肉发达又有力量,栩栩如生。可见契丹族人也是非常喜欢马的少数民族。

如此精美传神的壁画,如此长长的墓道,墓主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很可能是位高权重的契丹贵族。

墓道的尽头是墓门,同样墓门上很多彩绘做了装饰,色泽艳丽,光彩夺目。墓门外观上和唐朝墓葬的墓门没有差别,显然契丹人借鉴或者吸收了唐朝的丧葬文化。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4)

契丹部族曾经被唐朝松漠都督府管辖,契丹人对中原文化不仅仰慕还比较包容和接纳。

墓门上挂着鎏金铜锁,推开墓门一看,保存完好的大墓显现在考古人员的面前。在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大墓没有遭到破坏。

往里走到墓前室,琳琅满目的陪葬品让人无处下脚。金银玉器闪闪发光,木器、陶瓷、木头棋子、玛瑙、珍珠、绿釉长颈壶、……应有尽有。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5)

前室中间地面上摆放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灯光之下泛着绿光。大家都很兴奋,通常发现墓志铭或者印章离揭开墓主人身份就不远了,考古人员决定将墓志送到实验室解析。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6)

考古工作有序地继续推进着,考古人员开始清理两个耳室。左右两个耳室里存放着大量的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和饮食器皿。包括玛瑙盅、银壶、有花口青瓷釉碗、绿釉罐、银盏托、……等等。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7)

这些随葬品都是女性用品,毫无例外彰显着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奢华与身份的尊贵。

考古人员zui后清理了墓后室,也就是墓主人长眠的地方。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墓中并没有发现墓主人棺椁而是墓室中央摆放着五层砖砌成的长方形的大床。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8)

床上安详地躺着两具尸体,脸上的黄金面具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黄金面具可是首次发现,考古人员喜出望外。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9)

两只面具与真人脸庞的大小没有什么区别,能分辨出男女,左边的男子面具略显粗犷,但不难看出他生前轮廓的俊俏,右边女士面具圆润秀丽,神态端庄优雅。

两位全身抱着银丝网络,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两位墓主人的银丝网保存完好。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10)

银丝网是用银丝根据个人的体型编织而成的,罩住死人尸体的网袋,做工十分精美。

原来契丹人相信人死后能复生,所以人死后不着急安葬,为了防止尸体变形,用银丝网将死之人罩起来,手指脚趾的地方编制指套套上,防止脸部腐烂将黄金面具扣在面部。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11)

大家感叹契丹人的金面具和银丝网的做工精美的时候,实验室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石碑上的碑文解析出来了,这座大墓是陈国公主和她驸马的合葬墓。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的孙女,耶律隆庆亲王的女儿。

原来陈国公主是辽代的一个封号,她的封地在陈国,当时的辽代把她封为陈国公主。

陈国公主旁边的是她丈夫萧绍矩,仁德皇后的兄长,陈国公主的舅舅,也就是陈国公主16岁那年嫁给比自己年长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

为何年近18岁公主香消玉殒了呢?墓志铭有一段记载“悠悠苍天,将寿不延,膏肓媾疾,药石难痊。”

陈国公主应该是18岁那年得了病去世的,墓志铭中还记载驸马萧绍矩早于公主而死的。结婚短短两年两位相继去世,死后两个人埋葬在一起,相拥相守千年之久。

考古人员在公主和驸马的头下发现了金枕,公主身上配有琥珀璎珞,腰束玉带,脖子上挂着琥珀珍珠项链,手腕上带着一对金手镯,手指上带着金戒指,显得十分雍容华贵。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12)

驸马身上配有银刀,铁刀,腰间带着金銙,银鞓蹀躞带,在蹀躞带上悬挂着玉柄银锥,捕天鹅的“刺鹅锥”无不体现着驸马生前英勇善战。

辽代公主与驸马墓 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的出现(13)

陈国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随葬品,仿佛为后人打开一副千年前草原王朝的美丽画卷。

真实地反映了公主和驸马的生活的场景,为我们诉说着公主和驸马之间的生死相伴的爱情故事。

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的规格仅次于帝陵,出土金银玉器,陶瓷、玻璃、木器、珍珠玛瑙、水晶、琥珀……等3000多件文物,大多数是世间少有。

这些文物真实地勾勒出辽代贵族日常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反映了辽人精湛的工艺水平。

大墓历经千年而完好地保留下来,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为我们研究辽代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

作者:可贞部落

关注我的文章,温暖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材料:百度百科,央视“探索,发现”

#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