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家道 杨传安

三点水原为吉祥宴,因有一道鸡肉和一道羊肉,取“鸡”“羊”谐音合为“吉祥”。这种特殊的味道之所以能承载浓浓的祝福和美好的憧憬,是因为预示了人们对一切美好生活的深情向往与寄托。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1)

三点水席是柞水社川河流域民间的一种传统宴席,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经久不衰。据史料记载,凤凰镇古称凤凰嘴,早年称“三汊河口”,唐武德九年,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关中等地人迁入,在此务农经商,兴建街房。清嘉庆年间,复建凤镇街,形成单日集市至今不衰。由于大量移民,各地移民在早期将自己的饮食习惯演进成宴席“八大件”,咸丰年间形成了“十大碗”。同治初,在“十大碗”的基础上加入三道甜食,再配入八道凉菜和四个座碗而演化为“三点水”宴席,并形成固定的菜谱,成为当地一种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体系。

入席前,先上四个凉盘,中间放一糖果干盘。四个凉盘有卤制牛肉、猪头肉、猪肝、缠小肠或花生豆,干盘一般为自制或购买的糖果。入席后,再上八道菜:肉糕、鲜鱼、蒸鸡、肚片、羊肉、猪蹄、腰花、蒸酒米。八道菜之中夹三次甜味流食,如八宝稀饭、莲子羹、甜酒或银耳羹等之类。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2)

三点水席种类繁多,称呼多样,其中有一种以数字来称呼的宴席,非常特殊,如“八大件”“十大碗”“十三花”等等。所谓“三点水”席又称三四席,是由四凉菜、四热菜,四汤菜组合而成,每组四个菜,表示“事事如意,四季发财”之意。特点是层次分明,口味多样,南北适宜,营养均衡。民国以后,宴席更为讲究,如上凉菜时带四干鲜果及迎门点心,上热菜时,每菜带两小碟或两小碗,俗称“挂铃铛”。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3)

“三点水”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菜品讲究、注重养生,是历代厨师智慧的结晶。

关于“三点水”席的来历,据老一辈厨师讲,在清同治年间,凤凰街经营“三四”席最好的,要数百年老店凤凰大酒楼。一日,从酒楼外走进几位客人,点名要吃“三四”席。酒席上罢,掌柜的征询意见,坐在上座的主宾微笑着说:“果不虚传,此席乃南北风味交融的典范,烹法独到,色香味佳,膳养均衡,为何冠以三四之俗名?”掌柜见其举止文雅,气度不凡,连忙答道:“此名乃老辈流传,确实欠雅,还望客官赐教!”客人略一沉思,说道:“凤凰街傍三河交汇,水乃凤凰之灵,这富庶之地三面环水,此宴菜分三组,各有四道菜,恰与点字下有四点水相吻合,就叫三点水席吧!”掌柜听罢连忙作揖叩谢。从此“三四”席在凤凰街一带就改称“三点水”。

三点水席属于喜宴类宴席,拥有固定的菜谱。其主菜也叫热菜,大都采用蒸笼蒸制而成,寓意“蒸蒸日上”。主菜中有一道鸡肉菜和一道羊肉菜,谐音“吉祥”。因席间宾客需用清水三次清洗汤勺,故称“凤凰三点水”。

一点水,入席前先摆四个或六个果盘,每位客人一杯茶水,供客人聊天。进入正席,先上八个凉菜,一个味碟,开始饮酒。酒过三巡,上第一道甜汤冰糖银耳羹,一般叫“出大碗”。如果是喜事,厨师会要求放鞭炮、给喜钱,图个吉利。在上冰糖银耳羹的同时还要上两碗清水,供客人洗餐具,以免咸甜混味,此为一点水。

二点水,在穿插上菜以后,要上两个主菜,一是清蒸羊肉,将羊肉剁块过水去味,用花椒、干辣椒、蒜在油中爆香,放入羊肉,加高度白酒点燃,滴入少许酱油,闻到羊肉酒香扑鼻半成品即成。将制作好的半成品羊肉分多层整齐地摆放在碗底,上面装上菱形萝卜块,放入蒸笼大火蒸半小时。宴席上菜时将羊肉倒扣入大盘内,放上香菜、蒜苗即成。羊谐音“祥”,故羊肉在“三点水”宴席中成为“祥肉”。二是上羊肉时要上鸡汤,用当地土鸡,加入山药、香菇炖制而成。在上鸡汤时,主人要向各位来宾表达敬意,逐个向客人敬酒两杯,以表达谢意。然后上茶一杯,热毛巾一条,让宾客喝喝茶,醒醒酒。这时再上甜酒汤圆和糯米甜酒,在制作时将水烧开,放入汤圆,汤圆煮到飘起时加入米酒,装碗上席即成。在上此菜时要上清水两碗,此为二点水。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4)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5)

各地方宴席(古镇宴席三点水)(6)

三点水,到宴席尾声、酒足饭饱之时,上一道水果羹,爽口醒酒。水果羹用苹果丁、樱桃放入水中煮沸,加糖、勾芡即可。上水果羹时要上清水两碗,此为三点水。

三点水席的丰盛和悠闲,过去只有富庶人家才能做到。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此席已很少有人去做,也很少有人能耐得住性子享用,只能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去传承弘扬,作为怀旧人的一种修身养性、补养生息、休闲的首选。大可不必嫌其繁琐,嫌其繁文缛节过多,也许会做悠悠古人之态,体味祖先们儒雅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