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12月7日讯(通讯员 彭漂)为增进城乡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助力“双减”落地生根。12月2日,在双峰县走马街镇中心小学举行的娄底市刘娟小学数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主题研修暨“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比赛网络同步直播专场完美落下帷幕。至此,该名师工作室先后到甘棠镇中心小学,杏子铺镇中心小学开展的大型送培送教系列活动完美收官。娄底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曾凡智、副馆长刘朝江,双峰县教育电视电教仪器中心主任王树兵 、副主任龚云锋,双峰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廖如光,娄底市小学数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娟及各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乡村优质教育课堂(振兴乡村教育助力)(1)

11月30日,双峰县金开街道丰茂学校的吴倩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数学《出入相补 巧求面积》,吴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引导学生理解求取面积的简便方法,开展小组合作,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娄底四小的柳朝晖老师执教了三年级数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柳老师关注学情,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字思维去看待问题;双峰县永丰街道城南学校的彭燕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彭老师用一个神奇的扑克牌魔术引入新课,带领学生遨游在数学文化的百花园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让学生体会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感受数学思维的奇异美。

乡村优质教育课堂(振兴乡村教育助力)(2)

12月1日,娄底六小向灿花老师执教了四年级数学《观察与想象》,向老师从数学文化的视角激趣引入,教学设计注重整合、融合、创新,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去观察物体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双峰县进修学校的王小吾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数学《还原策略》,王老师设计了带有层次性、开放性的趣味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开拓了思维,并将还原策略的相关后续学习纳入整个知识系统;双峰县永丰街道城南学校的彭亮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数学《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彭老师从邮票的起源导入课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的高度融合,生动诠释了用文化的视野看数学。

乡村优质教育课堂(振兴乡村教育助力)(3)

12月2日,首先由首席名师刘娟带来微讲座《浸润数学文化 促进深度学习》。她从国内外专家对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文化在小学教材中的体现、以数学文化促深度学习,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四个方面以点带面阐述。她强调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要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要有意提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意会数学的美和辩证法,让数学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

以方法减学业之负,以趣味减精神之负。双峰县永丰街道中心小学的胡朝荣老师执教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胡老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融为一体,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娄底第九小学肖涛老师执教了《有趣的轴对称图形》,肖老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有趣的轴对称图形,寓教于乐,拓展数学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数学知识;双峰县金开街道丰茂学校的朱建辉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整节课将数学文化自然植入课堂,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思考模式,这节课我们看到了数学思想的渗透,看到了对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自觉性的培养,感受到了数学文化味。

乡村优质教育课堂(振兴乡村教育助力)(4)

此次活动,打造乡村振兴路上的“加油站”,让教育信息化助力“双减”落地,努力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又是教师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

[责编:王德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