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郭妍廷 向娴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学留下最美回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学留下最美回忆(我愿一生留在这里)

大学留下最美回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郭妍廷 向娴华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我愿一生留在这里,与这‘最美女子’——新疆为伴。” 日前,在新疆工作近三年后,一个怀揣梦想与激情的年轻人,在朋友圈写下如上文字,发出如此感叹。

他是浙江万里学院“90后”毕业生郎俊峰。这些年来,他将自己视如一棵胡杨树,扎根于离故乡三千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

阿克苏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属于南疆片区。2016年11月,郎俊峰在老家甘肃已工作一年之余,但当得知新疆阿克苏正在招录一批大学生赴阿克苏工作时,他毅然放弃安稳的环境,来到离家近三千公里的阿克苏。

“好男儿志在四方”,当时,父母给予的支持也更坚定了郎俊峰为南疆奉献青春的决心。

“眺望天山连白雪,明月高悬挂苍穹”,雄奇的天山像一座丰碑般傲然屹立,纯净的冰雪世界深深震撼着郎俊峰的心。但还来不及细细欣赏这里的美,当地的贫困与落后刺痛了郎俊峰。阿克苏地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90%以上的老百姓不会国语,只会维吾尔语,交流存在极大困难。为老百姓解决困难,挑起肩上担子,成了郎俊峰内心最迫切的愿望。

岗前培训后,郎俊峰被分配到喀拉塔勒镇纪检办工作,成为一名“纪检人”。时至今日,他还牢记着时任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张志伟给予自己的鼓励,“小伙子,10年前我和你一样,也是从大学毕业后来到乡镇工作。基层才是锻炼能力的大舞台啊!”

工作前期,由于缺乏对纪检业务经验,需要在工作的同时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郎俊峰与市纪委核查组同志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工作真正如同战场一样,紧锣密鼓,由不得丝毫马虎。“高强度的工作,让我的神经好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甚至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随后,在市纪委核查组领导悉心的指导下,郎俊峰一边向老纪检请教,一边迅速对业务知识展开了“恶补”。《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农村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范》等条例规定都成了他的“床头书”“法宝书”。此外,地委、市委组织部门也专门制定了“一对一”动态跟踪培养计划与合理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让深入当地的内招干部更好地融入工作生活中。

2016年,共有419名大学生通过内招到新疆,6名大学生分配到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郎俊峰是其中一个,其他5名大学生是来自甘肃交通大学的靳明义、山西农业大学的张丹丹,还有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的钟波,以及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的张娟、湖南工业大学的黎焕林。这些年轻大学生戏称自己为“疆一代”。

努力学说维语,拉近和村民的距离;一桩桩、一件件,只要是村民的事,无论大小,尽心尽力办好办实……从初识基层,到融入基层再到筑梦于此,这批年轻的“疆一代”用心用情用力。

一次入户走访中,郎俊峰得知一户群众家中两个儿子外出务工,老人医保卡保管不慎丢失,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年迈多病,他立刻想方设法补办。一次走访一户经济困难群众家,家里孩子对书本非常渴求,得知情况后,郎俊峰赶到市上买了些图书送过去。

辅导孩子功课、教他们汉语,农忙时节去老百姓家里帮忙干农活,成了郎俊峰这些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余的“家常便饭”。他们每个人联系了一到两个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通过长期的交往,与帮扶户加深了友谊,成为了真正的“亲威”。

这些年轻人的努力和付出,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最热情方式感谢他们。

一次,郎俊峰的结亲户都来提·吐尔地叫郎俊峰到他家吃饭,由于工作原因郎俊峰走不开,都来提·吐尔地立马打包好抓饭、馓子、土鸡蛋和水果送到值班室。这让郎俊峰在离家千里之外的新疆找到家的温暖,也让他更加体会到“群众视我们为子女,我们亦待群众如家人”的质朴情感。

在村里里召开的损害群众利益退赔大会上,违纪干部作了检讨,诚恳向全体村民道歉并如数退赔侵占的化肥。群众拿到退赔的化肥后,纷纷向郎俊峰他们竖起大拇指,激动的连声说:“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

让郎俊峰骄傲的是,在走访中,当地老百姓称赞浙江省援疆以来阿克苏的变化与发展,“援疆干部舍家报国,倾情援疆,不仅带来了新理念,更是‘浙江智慧’和‘浙江方案’。 ”

“三年来,我们的梦想如同胡杨种子,播洒在南疆大地,度过了萌发期、适应期,进入了‘生长’新常态。”在郎俊峰到新疆以后,他的女朋友也辞掉了工作,追随他而来。他和女朋友已经决定,甘做“疆一代”,永远扎根南疆。这对年轻情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疆二代”“疆三代”像新疆的胡杨树一样,坚强挺拔,枝繁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