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洗马巷位于西百花巷北,东出中街路, 长368米,宽2.3米。以旧时巷内有王姓洗马官员居住而得名。

巷内遗存着三处大宅,每座宅院都有自己各不相同的大放异彩之处。

王洗马巷7号,任镕道故居,又名万氏宅园(蔼庆堂)。

任道镕(1823-1906)字筱沅,一字砺甫,号寄鸥,江苏宜兴人。清朝大臣。考授教职。咸丰中期,在家乡襄办团练,任松江府奉贤县训导。因筹饷有功,授湖北当阳县知县,多行善政,因击退捻军,晋道员衔。累迁至浙江布政使,历任直隶布政使、巡抚、河道总督等。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1)

任道镕作品

任道镕在苏州有二处宅院,一处在人民路乐桥西干将路北新民里(原在铁瓶巷),王马洗巷任道镕旧居是带有园林风格的典型民居庭院。

任宅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归万氏,二十世纪30年代填水池建二层洋房,北部建四层洋房。1950年后,先后为美和布厂、大众染织厂及疗养院等使用。后散为民居。再其后几易其主,宅园面目是非了,尤为可惜的是珍品级的楠木建造的“蔼庆堂”,已湮灭于历史中。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2)

任宅

现有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中、西路各存五开间楼一座,东路庭园中山池虽废,建筑犹存。花蓝厅面阔三间10.4米,进深10米,满堂轩,格扇、挂落均为银杏木雕刻。水榭装修亦佳。

书房一隅自成院落,占地近300平方米,厅、廊、假山、花木具备,迂曲而有层次。书斋四周设置格扇和槛窗,四面均可赏景。靠东墙堆土成小岗,上叠湖石山洞、花台。书斋南北均以廊相接,可由书斋南门经斜廊至方亭,沿曲径登山穿洞而下。园林专家刘敦桢在其所著《苏州古典园林》中指出,园东南角的假山艺术水准较高,有保存价值。

任宅现已为私人宅院。

王洗马巷26、28、30号,汪鸣銮的故居(万宜楼)。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汪鸣銮(1839~1907),杭州人,清末大臣、藏书家。同治年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赣、鲁、粤等地学政,主持河南、江西、山东等地乡试。1894年升任吏部右侍郎兼贰刑部,参与审理“杨葛案”(杨乃武与小白菜)。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政府向清政府索台湾和澎湖列岛,汪力陈海疆重地不可弃,并力主光绪皇帝亲政,“乾刚睿断”,以免掣肘,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永不叙用。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3)

汪鸣銮旧居现状

汪鸣銮罢归后,居苏州。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敷文书院。著有《寒松阁谈艺录》、《清画家诗史》等著作。汪鸣銮是《孽海花》作者曾朴的岳父。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4)

汪鸣銮书法

汪宅宅子原为三路七进,楼房较多,花厅结构精细,有石屋一间,砖雕门楼六座,十分古朴。30号内存有大厅,保存较为完整。

汪宅现散为民居。

王洗马巷16号,春申君庙。

春申君(前314~前238)嬴姓,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5)

春申君

春申君和苏州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封地以吴为都邑(就是今天的苏州)。

春申君到苏州是百废俱兴 ,吴、越之战,苏州城受到了重创,尤其是吴国的命脉水系破坏严重。春申君重新疏通了古城的水道,恢复三横四直的水系格局。开浚、疏通苏州周边的河道、江河,范围扩展到了今日上海的黄浦江。

在苏州黄埭,至今保留着申春君当年筑堤围堰的遗迹——春申湖,至今当地的地名都跟春申君相关,如黄公荡”、春申路……黄埭的地名也因春申君姓黄而沿传了下来。

春申君在苏州治水功载千秋,苏州百姓奉他为城隍,建春申君庙祭祀。

苏州人信奉、祭祀春申君的习俗影响了历史上曾是苏州属地的上海,上海的简称“申”正是由此而来。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演出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春申君庙原在子城(现在大公园,皇废基一带)内,明洪武四年(1371)移至王洗马巷。清康熙、乾隆年间两度重修。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五年(1866)又重建。

重建后的春申君庙庙前有照墙,庙门上写着“春申君庙”四个金黄大字。庙坐北朝南,庙门为三开间,上层为戏楼。戏台朝北伸出,上覆歇山顶,双枪飞檐。两侧有看楼,建筑十分壮观。

苏州的虎丘两字谁写的(上海的申字)(6)

春申君庙

目前,春申君庙,双门紧闭,谢绝参观。听闻当前隶属苏州市道教协会,本人不明白春申君庙跟道教协会有何关联,但是建议有关部门,是否能向市民开放,让苏州人更懂苏州。

请关注我,我们一起游遍苏州的大街、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