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与“姦”原来并不是一个字。《说文·女部》:“奸,犯淫也。从女,从干,干亦声。”王筠句读:“《集韵》引无‘淫’字,是也。淫义自属‘姦’字。”《广雅·释诂四》:“奸,犯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君制其国,臣敢奸之。”杜预注:“奸,犹犯也。”“奸”读作gān,本义是干犯、冒犯。

姓奸的奸怎么写(跟奸沾边的词儿)(1)

“干”为声符,亦为意符,《说文》:“干,犯也。从反入,从一。”按:甲骨文、金文“干”字像有丫杈的木棒形,样子和如今警察保安用的防暴叉有点像,而防暴叉的作为是制止暴力活动,重在制服而不是伤害。

姓奸的奸怎么写(跟奸沾边的词儿)(2)

古人狩猎作战,以“干”为武器,将猎物叉按在地上,防止其暴起伤人,也可以抓活的,或许人类早期驯化的猪、狗、牛、羊等就是这么捉来的(当然也可以用陷阱和网)。古代部落之间的战争,女人是重要的战利品之一,捕捉时也可能用到“干”,故“奸”为形声兼会意字。

《说文》:“姦,私也。从三女。”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古人看来,女人一多,什么不好的东西都来了,自私,狡诈,邪恶,淫乱,所以古人在造字时把很多负面的义项都给了女字旁,如奴、妒、妄、妓、妖、嫉、娼、妨、姘、婪、婬、婊、媟等,这也是古时女人社会地位低下的标志之一,是性别歧视在构字思维中的折射。还有的看似中性,实际也是暗寓褒贬的,如“孀”,“嫠婦曰孀”,女人死了丈夫就像草让霜打了一样,凸显的也是男女不平等。“奸”“姦”同为女字旁,二者的含义也略有些相近,民间渐有以“奸”代“姦”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女部》:“奸,今人有用奸为姦,失之。”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但俗有奸、姦通用者,则非也。”建国后推行简化字,用“奸”代替了“姦”,这和以“触”代“觸”、以“听”代“聽”、以“准”代“準”是一个道理。从此以后,“奸”身兼二职,如果搞不清楚源流,阅读古籍时是会闹笑话的。

在黄县话里,用到“奸”的地方不少。生活中有的人不与人为善,不肯助人,自私,取巧,为他人牺牲自己一丁点儿的利益都不行,用黄县话形容就是“奸”,这样的人是属不粘锅的,我不占你的便宜,你也别得我的好处,即民间歇后语说的,“屋脊上开门——四邻八居儿都不来乎。”奸的人明哲保身,从不肯为别人弄湿自己的羽毛,“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即便是你仗义执言为他的利益与别人争执起来,他也会笑眯眯地在一边旁观,绝不肯插言得罪他人。奸的人吝啬、小气,尤其不舍得借钱借物与人,比如:他真奸,借个凳儿用用都不行。小孩子在街上吃东西,大人故意逗弄,要分食,小孩子藏起来坚决不给,大人会说:“你真是奸死喽奸死喽。”奸的人精于算计,从不肯拿出全副精力做事,干活时也要“藏奸耍滑”,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想付出少,得到多,比如:他才奸呢,干活从不出力,光想得好处。奸的人也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如果你有难处找到他,一顿太极推手就把你打发了,比如:他这人老儿奸喽,里外不沾油儿,他才不会帮你呢。奸的人话少,喜怒不形于色,脸上成天不阴不阳、皮笑肉不笑的,比如:他这人奸呲呼拉嘞,成天和个老阴天样儿嘞,你要提防他点儿。有的狗表情阴郁,心理阴暗,见了人不咬也不叫,等人过去后专门咬脚后跟,这也可以称为“奸”。母鸡迟迟不下蛋,别的母鸡都“开儿腚喽”,它还很矜持,老太太就会骂:“这只母鸡真奸。”同时种下的果树,别的树都开花结果了,这棵树还一直没有动静,也可以说“这棵树真奸”。这几处“奸”的用法都是由人及物。

凡是带“奸”字的词大多不是什么好词儿,用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的人被称为“奸雄”,曹操是最有名的奸雄,没有之一,至今京剧舞台上曹操都是以大白脸的形象示人。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称为“奸商”,“无商不奸”,“从南京到北京,买嘞没有卖嘞精”,这些俗语揭示了传统商家不能做大做强的原因,就是信任成本太高了。“奸臣”旧指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大臣,“忠臣”是忠于君主的官吏。

姓奸的奸怎么写(跟奸沾边的词儿)(3)

以大义之名,行揩油之实

受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的影响,岳飞是大名鼎鼎的忠臣,秦桧则算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臣了,到现在还在西湖岳王庙前跪着呢。黄县民间有句俗语,“猫是奸臣狗是忠臣”,养过猫的人都知道,要是伙食不好,或者受到呵斥打骂,猫往往会一走了之,绝不受半点屈。而狗则不是这样,饿死不走,打死不跑,“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狗就是这样忠心耿耿,保家护主。有的人吃饭挑食,遇到好吃的能吃得肚子圆滚滚的,遇到不济的一口也不吃,黄县话称之为“长儿个奸臣肚儿”。小孩子头发长了,乱蓬蓬的,大人会说:“你看你头发戗戗儿,跟个奸臣样儿嘞。”为什么头发长而乱会与奸臣有关,这里面的道理我至今没有搞明白。黄县有句俗语,“人老奸,马老滑,兔儿老喽鹰难拿”,人老了就一定狡猾奸诈吗?我看也未必,有时候不是老人变奸了,只是奸人变老了。但与年轻人相比,老人少了些非是即非的褊狭,多了些宽容谅解的大度;少了些热血沸腾的冲动,多了些思量和审慎;少了些欲望,多了些冷静。这些都是年龄留下的印记,却因此让人觉得有点“奸呲呲嘞”。

在黄县话里,“相”有相貌、外貌的意思,“示相”指模样、样子,比如:她长嘞好示相啦。“旺相”,一个意思是茂盛、旺盛,比如:庄稼长嘞够儿旺相喽。还有一个意思是健康、精神、强健,比如:俺大娘挺旺相嘞吧?“喜相”,指的是喜悦的神色,总是喜笑颜开那种,比如:她是个喜相人。“卖相”指商品的外观,比如:他家嘞大梨卖相好,能卖上价儿。有时也指人的长相,多作戏谑语,比如:他一肚儿草包,就长儿个好卖相。“奸相”指的是奸诈的神色,比如:他一脸奸相,看上去就不是好人。正如林肯说的,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一个人整天浸泡在奸诈、算计中,自然会生成一副奸相。前三个词中的“相”轻声减音,“iang”读作“ing”,“模样”“风凉”“闺娘”都这样读。“卖相”“奸相”中的“相”不作轻声,仍读原音。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