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言己酱和大家分享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的「汉字」,日本满大街的汉字,你可能认识,但可能一个都看不懂,在日语学习中大家也会发现有很多的汉字,日本人使用汉字也有很长的历史了,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是汉字和假名共同使用,相当于日语的假名都属于表音文字。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1)

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多多了解日语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的日语入门学习提供助力!

去日本旅游,少不了泡温泉,日语称“泡汤”(つぶれる),在日语中“汤”是“热水”的意思,不过有些门口挂着一个“汤”,却表示的是“澡堂”。中国人在日本,如果不懂日语,估计要歇菜了,一些常见的汉字,在日本的实际意思,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日本“野菜”(やさい),可不是野生的菜,而是“蔬菜”,而“人参”(にんじん),指的是“胡萝卜”。春雨”在日语里指粉丝,蚂蚁上树就是“麻婆春雨”,”玉子豆腐“也没有那么诱人,就是普通的鸡蛋豆腐。你可能会在公共场所看见“泥棒注意”字样,这就是要你小心小偷;类似的还有“電車痴漢”,就是电车里的色情狂,也要小心。再还比如““稻妻”是闪电,“胡瓜”是黄瓜,“唐辛子”是辣椒,“携带”是手机,“改礼口”是检票口,“床”是地板,“高校”是高中,“映画”是电影,“名刺”是名片,“运转”是驾驶,“蛇口”是水龙头,“娘”是女儿,“宿题”是学生作业,“主人”是丈夫,“人肉”是大蒜。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2)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就是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日本奈良时期的《日本书纪》《古事记》用的是汉式和文,平安时期连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汉式和文写的。后来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有研究指出,日本如果都用假名书写的话,除非有忍耐力,否则没有人能读下去,而且阅读速度会大大下降,一年平均读完5.3册书,是完全不可能的。汉字本质上是形声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抛弃了汉字的精髓。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3)

形,汉字本身的形体

它是怎么写的;音,这个字形体标示的音节,它念什么音;义,这个读能表达出来的意义,它当什么讲。虽然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一些的变化,但是汉字的基本性质没变,现代汉字仍然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源源不绝的根本。

日本人在各个阶段应该掌握多少汉字合适呢?

二战后,日本很多学者,甚至主张废除汉字,公开发表文章称“日本用汉字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日本要推广民主,必须考虑废除汉字这种恶魔的文字。”庆幸的是,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普通老百姓对汉字有很高的熟知度,废除汉字的方案最终没有实行。因为废掉一个字,不只是废掉一个字而已,你是摒弃了这个字所承载的文化,丢掉了这个字后面一连串的珠宝,那珠宝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4)

在当今日本,能认识很多汉字的人,能引起周围人群的尊重。

在日本说到汉字,以及一些基本汉字文化,日本人都毫不犹豫地承认是从中国传承过来的。他们也为能写很多汉字的中国人感到钦佩。在日本不少大学、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甚至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日本人不服都不行。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5)

言己酱是一名从事了2年日语线上教育讲师,我整理了整套日语学习资源,从最基础的五十音到语法都有整理,免费送给每一位想学习日语的,或是转行,或是大学生,还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小伙伴~关注言己酱头条号,私信【日语】即可免费领取资料,还有直播课程哦,希望能帮到想学日语的你!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6)

日语为什么那么多汉字(日语中为啥会有那么多汉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