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是真理,是座右铭,是神级存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注意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注意什么
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是真理,是座右铭,是神级存在。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笔记记得很工整,很漂亮,但考试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反而是那些书本、笔记基本是新的,仅有几处他们能看懂的标记,这样的“淘小子”成绩更突出?当时我们将这种现象归结于这孩子”聪明“。
前几天看到《认知天性》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科学地进行成功学习。
这本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学习时,记很多笔记,做很多下划线,做特别多漂亮的线条,你的大脑就不去记忆它了,实际上就已经忘记了。
我们的天性以为我们努力地去记笔记,多重复几遍、多背几遍,就能更好的记住它了。事实上不是的,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并达到记忆的目的呢?
书中提出了,检索这个新名词。要学习如何检索知识,就是让孩子在大脑中回忆,不是去反复地记笔记,反复地去读。我们都有体会,在我们手中拿着书,口中或大声或默念着书,我们对所看所念的内容记得多少?
我们现在想了解,想学习最常用的就是“度娘”,只要是有点问题,首先想到百度解决;我们在找不到路的时候我们有“高德地图”,下次再碰上同样的问题,我们能记得解决方案、所需路线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很容易获得一个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很难记住它了,实际上是主观不愿意去记忆了。在这里我们不是说借助这种工具去获得知识不好,而是不要让小朋友依赖这种学习方法。
这本书中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经过反复测试,第一组人反复反复地读,第二组人读一遍,过一周再读一遍,将两组人放在一起进行检测,第二组人的记忆内容比第一组要多很多,记忆成绩要高很多。
第二组人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他在大脑中就有了检索的过程,一周前读的知识点再进行一次重现,或者说他就会调用大脑中的模糊记忆,给了他一次检索知识的机会。
而我们反复读,反复记笔记的小朋友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行为,他们不用去动脑子,只用机械的动作去完成学习内容。看起来很勤奋,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很轻松的,他们没有去做有挑战性的事情。
第二次的测试又告诉我们一个更进一步的方法,第一组人读一遍,过一周再读一遍,第二组人读一遍,过一周考他们一遍,再过一周将两组人放在一起再进行检测,第二组人的记忆内容比第一组要多很多,记忆成绩也要高很多。
我们的小朋友反感考试,我们想到是什么原因吗?剔除考试带来的精神压力、要排名、要请家长等因素。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需要他们去大脑中检索,去承受检索带来的痛苦。
就考试本身,对于我们巩固记忆一些知识是有很大好处的,每一次考试都是挑战脑力的机会,让小朋友自己主动去检索一下,在回忆中产生一些痛苦,这样学习的效果就会加倍。
学校现在进行素质教育,减少考试,减少作业,减少排名,这种教育理念是不是有点极端呢?我们要真正地寻找到适合小朋友学习的方法,并且刻意练习,让我们的孩子们都成为可以从自己大脑中检索知识并且输出知识的人。
谢谢大家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小朋友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让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提炼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