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灭亡时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1)

两河流域

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我们又称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这块土地上升起,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这里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

两河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灌溉创造了这个文明,早期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6000年,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正是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今伊拉克的南部地区。

法国的·萨西从1877年到1900年在特罗发现苏美尔文明,开始让世人了解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人类文明

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的最南端定居。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苏美尔地区先后产生了十几个城邦。

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他们的领袖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国家,首都为阿卡德。萨尔贡作为一个领袖,他创建了许多第一, 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域性的王国,他创造了最早的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雏形,他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首都。萨尔贡是第一个征服 ,统一了两河流域各城邦的人,征服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后,他开始转向北方,一直打到今天的土耳其,伊朗西部,他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建造者。到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的统治达到鼎盛。

但是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阿卡德王朝也灭亡了,据说他灭亡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外族入侵;另外一种认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还有一种是认为,气候原因导致的。

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为新苏美尔时期,乌尔那木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的儿子舒尔吉巩固父亲建立的王朝,并且将王朝建设成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因为许多学者误认为这部法典是其父乌尔那木颁布的,因此一般被称为《乌尔那木法典》,这部法典是后来那部名扬天下的《汉穆拉比法典》的蓝本。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100多年后,当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有随之消亡。即使在苏美尔人国家灭亡之后,苏美尔文明也被其它民族建立的国家继承,可以说苏美尔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当时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教授苏美尔语语法、写作、书法 以及代数、几何、自然等课程。

由于地理环境十分贫瘠,而且两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苏美尔人擅于经商和对外交往。早在6000年前,在阿富汗、在印度次大陆、在小亚细亚、在波斯湾沿岸就已经可以看到苏美尔商人的身影。在陆地或是海上,他们将两河流域的粮食、鱼肉制品等运往各地,带回木材、石料、矿产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还有一些奢侈品。

伴随着苏美尔商人的活动,苏美尔文明传向四方,而其传播载体就是用苏美尔语书写的楔形文字泥板。在楔形文字中,苏美尔语是一种最重要的语言,但是这种文字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还使用它了。大约公元前3400年,考古学家发现的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是第一种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灭亡时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

《汉穆拉比法典》,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穆拉比开创了巴比伦王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或古巴比伦王朝。巴比伦得名自王朝的首都巴比伦城。

在统治近400年后,来自小亚细亚赫梯王国的国王率领大军攻陷了巴比伦城。赫梯王国创建于大约公元前17世纪,其首都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南。赫梯人是来自黑海北部的印欧语族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纪时,赫梯国家的统治达到鼎盛,赫梯人长期垄断冶铁技术,这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强大的军事优势。赫梯人使用古代西亚通行的楔形文字为书写文字,却延用印欧语族的语法特点。赫梯国家地处欧洲和亚洲之间,这些都是赫梯文明成为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领域。

接替古巴比伦王朝的中巴比伦王朝,是由来自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创立的,因此又称加喜特王朝,它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加喜特王朝统治长期处于积弱状态,这给予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的亚述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壮大机会,亚述人很快从一个固守北部一隅的地方诸候小国发展成为帝国。

当新巴比伦王朝重新控制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时,已经是在六、七百年之后了。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是迦勒底人,他们是科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民族,他们编辑整理的《巴比伦日志》记载了每月的天文现象、货物价格、水位和天气状况,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灭亡时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3)

巴比伦花园

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王是尼布贾尼撒二世,他于公元前605年9月7日继承王位,他是《圣经》中记载的巴比伦之囚时的那位国王。著名的空中花园据说就是尼布贾尼撒为来自米底的王妃建造的。

当亚述人取代巴比伦人,成为两河流域新的主人时,他们也同时接过了传播两河流域文明的接力棒。亚述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发端于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以及发端于东部伊朗高原的波斯文明,摆脱长期在两河流域文明笼罩下的阴影,开始形成独立的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亚述人的统治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帝国统治三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几乎每个国王统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平定叛乱。除此之外,国王的最大嗜好可能就是狩猎。在亚述地区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亚述帝国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绘有狩猎场面的浮雕,有猎牛、猎狮。传说,亚述帝国的阿述尔巴尼拔王,一人就曾经杀死过4500头狮子。

在犹太人眼里,亚述帝国的国王几乎个个都以残暴无情著称,因此他们把亚述帝国的首都称为狮子的巢穴,认为这里是嗜血的城市,并且下了最恶毒的诅咒。公元前612年5月首都尼尼微城陷落了。亚述王为他们的残暴无情付出了代价,但是他们也为保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作出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贡献。

大约4000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乌尔城来到迦南,犹太人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这期间,一个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的人叫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一天一夜之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意思是神的勇士,这就是以色列的由来。

300年后,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国家。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卫王统治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兴建耶路撒冷城。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公元前597年3月16日,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尼布贾尼撒攻陷,大批犹太人被掳回巴比伦,这就是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仅仅是犹太人多舛命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犹太人先后数次遭受外族的迫害和驱逐,丧失了家园,流散在世界各地。在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甚至在中国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令人回味的是,犹太人是让两河流域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基督教经典《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上帝造人故事、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等等都源于犹太教和经典,而这些都可以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找到源头。古代东方的许多传统,经犹太人之手留存下来,并至今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神论思想,犹太宗教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是他解放了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他统治的30年间,他确定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其子冈比西斯更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强大帝国。

居鲁士的孙辈大流士,使波斯帝国的统治更加完善,他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建立赋税制度。公元前520年,他建造了辉煌的都城波塞波利斯。波塞波利斯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承袭了巴比伦和亚述城市建筑的特色。波塞波利斯王宫奢华、豪放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波斯帝国的强大与富庶。大流士还下令雕刻了“贝希斯敦铭文”,这篇铭文却是解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钥匙。

波斯帝国国王的野心不仅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持续了30年,最终以波斯的战败告终。波斯帝国的霸主梦破灭了,宠大庞大帝国的统治越来越难以维持了。 公元前332年,在马期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浪潮中,波斯帝国的统治结束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掩盖在希腊化文明的光芒之下,但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丰富遗产仍然影响了后来的文明。

今天,当我们回望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建筑、艺术、文学、思想时,我们无法不惊叹历史的神奇。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他们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以巴比伦为中心的,最早的数学和几何学的记录、最早的天文学记录、最早的图书馆、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象牙雕刻都出现于此。

古代两河流域人通过多种途径,把自己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他们通过贸易、通过战争、通过政府间的交往,与古代南亚次大陆地区、古代波斯湾地区、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时的还有古代中国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共同的特点都是大河文明,就是他们的文明是起源于大河的。但是与这些文明相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因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古代两河流域人擅长贸易,通过贸易他们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又吸收其它的文明。”

时光荏苒,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光彩暗淡了,当黄沙拂去,等待我们的将是灿烂的星空。历史会继续前进,从前进的车辙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