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标题,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有太多的异议,对于每一个子女来说,母亲是赋予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健康,抚养我们长大的人,她们用甘甜的乳汁,让我们得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母亲节来临之际,没办法离开上海,给母亲请安,只能遥送祝福,祈愿母亲节日安康。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老百姓常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一系列的民俗由来已久,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阐述和表达母爱的伟大。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人们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很多青年逐渐远离家乡,移居大城市,老家的宅院里只留下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在,我们还有机会说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故乡,如果父母去了,那么我们只是一个四处飘零,没有归途的游子了。
《思母》
宋·舆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墨萱图》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这种花在农村也被称为金针花或黄花菜,也叫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生在北堂之下(北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
《女人》
明代: 唐寅
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
我们的唐伯虎用不同的视角来表达母爱,独辟蹊径,在回头无穷的同时,又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忆母》
清代: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河面宽广,但船只难以航行,并不是我的过错啊,不知道您最近过的如何,是否平安?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
岁月是一把镰刀,在母亲的额头画上了太多沟壑,催白了母亲的一头乌发,压弯了曾挺拔的脊梁,又是一年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愿我们的母亲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