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薛宝钗是一个“心热”的姑娘,比如她劝说贾宝玉好好学一些仕途经济学问,比如她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相对于林黛玉这种不问世事的姑娘来看,薛宝钗有着一颗大众的世俗之心。

但是,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薛宝钗,则又能发现她的为人处世里又有一种看不到的智慧哲学。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1)

薛宝钗虽然身在身在皇商之家,从小便安享富贵,但是很快她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后,薛宝钗唯独有母亲薛姨妈和哥哥薛蟠可以依靠,但是说到底不知道是薛宝钗依靠他们,还是他们依靠薛宝钗。

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假如薛宝钗的父亲一直健在,大概薛宝钗后面也会成为林黛玉那种只问风花雪月,不问柴米油盐的超脱之人。但是,造化弄人,薛宝钗生在富贵乡,却又早早失去了田舍人家的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从后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薛宝钗是一个博学大家,诗、词、佛、道均能说出一二三四,不难推测早前这个姑娘也是每日里只与墨香为伴,但是薛父去世后,薛宝钗不再追求自己的诗人世界,而是积极入世为母亲分忧解难。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2)

薛宝钗老早就承担了不属于自己年龄的责任,接下来更是为了家族的命运参加宫选。而且她参加的这个宫选不是选秀女,而是去选公主、郡主的伴读。

假如是正常的选秀女还好些,选不上就是回家,选上了说不定能像元春那样为家族的荣耀添砖加瓦。但是假如薛宝钗真的脱颖而出,成了公主伴读,这才是她人生命运的悲剧开端,假如能提前放出宫还好,如果一点要熬到一定的年龄,真的就是个老姑娘了,届时再回薛家,谁又会念及她当年的牺牲呢?所以,落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倒是上天对薛宝钗的怜恤了。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3)

如果说薛宝钗参加宫选是她为家族命运做的第一次妥协和顺从,那么金玉良缘则是她为家族命运做的第二次妥协和顺从。

薛宝钗进贾府后不久,宫选结果就出来了,那带着落选意味的宫花刚刚被薛家给分派出去,金玉良缘的音符就马上响起来了。这一次薛宝钗也是以不悲不喜、无我的态度参加到策划中去,你看不出她对这一安排是高兴还是抵触。

金玉良缘之所以能被传出,主要还是依赖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锁这对看上去很像一对的宝物。贾宝玉的玉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众人是都知道的,但是薛宝钗的锁却是来路不明,关于这个锁也是众说纷纭。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4)

薛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是经常找贾宝玉、林黛玉他们一起玩的,但是在莺儿说破之前,却没有一个人看到或者知道薛宝钗的金锁,这把金锁有点像是横空出世。

于是在清虚观打醮的时候,林黛玉就朝着这把来路不明的锁下手了。

当时贾母看着一个金麒麟说自己记得哪家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麒麟,薛宝钗就在旁边提醒贾母说是史湘云,这个时候探春就赞美薛宝钗心细,对别人的事情都记得,林黛玉就在旁边讽刺说薛宝钗只对别人的佩戴之物留意,言下之意就是薛宝钗是因为注意到贾宝玉的玉才给自己弄了一把锁,但是旁边的薛宝钗听到林黛玉这句话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云淡风轻。

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5)

后来,抄检大观园结束后,薛宝钗对王熙凤有意不查自己的房子不满意,一言不合就搬出去了。再看看其他人,贾宝玉是没有敢做出任何反抗,一向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对此事也是一言不发,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后还要差遣自己的奶妈去打探一番消息,迎春和惜春更是不敢多说什么。

相较之下,一向深明大义、不显山露水的薛宝钗却是最不淡定的,直接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往日里薛宝钗一直都是保持着端庄、大方得体的形象,这个时候她反倒不介意自己留给别人的看法和印象了,仿佛她才是最真性情的那个了。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6)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薛宝钗,倒是能发现薛宝钗其实一直是以放空自己来应对人生,她的心境完全是空的,于是她不介意外界的看法的。

父亲去世后,她不介意自己爱好的书香世界,放空心态去迎接书外的人生,替母亲兄长掌舵。面对家族的衰败,她放空自己的心灵,甘心为了家族的命运舍弃自己的命运,她仿佛是一个没有感受的人,先是参加宫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到金玉良缘。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7)

在薛宝钗生日宴会后林黛玉、贾宝玉和史湘云之间有了一个小矛盾,第二天的时候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和薛宝钗就因为贾宝玉的一句楔子小范围讨论了一下禅语。期间薛宝钗就有提到五祖弘忍在考虑传衣钵的时候就让徒弟们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然后薛宝钗便借机用这俩人的偈语化解了林黛玉、贾宝玉和史湘云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也是代表着薛宝钗的处世观。

薛宝钗的心机到底有多深(六祖惠能的一句偈语)(8)

惠能的偈语是说菩提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面,本来都是空的,怎么会沾染上尘埃。薛宝钗何尝不是饱受慧能这句话真谛,她正是因为老早用放空的心态去看这个世间的万物和万人,这才不会介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

谁愿意舍弃书中的童话世界走到世俗之中,难道薛宝钗喜欢找虐吗?谁都知道金玉良缘的登场不够体面,难道薛宝钗就不知道背后有人议论吗?谁都不敢在抄检大观园后有任何不满言论,薛宝钗就敢反手一巴掌甩出去做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说薛宝钗圆滑,其实倒不如说她早已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她不过是用放空自己的方式去过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