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曾经在法国留学,后来在上海美专当老师。

《传授给儿子》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封家书,信中是傅雷对儿子婚姻恋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用细腻的文字从各个角度中肯的分析了恋爱必需慎重,挑选爱人也是判断自己的一个过程。

傅雷在对待子女教育方面,经常给予儿子良好的建议和推心置腹的指导,完全展现了一位慈父的舐犊之情。先生的这封家书,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朋友的赤诚,在傅聪情感最关键的几处,点明了自己的思考,使儿子在终身大事上能比别人走的更顺畅。

父母和13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传授给儿子父与子的温情沟通)(1)

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可靠,更明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无论多么理智的人,在面对恋爱时,都难免冲昏头脑,智商为零。培根也说过:即使神,在爱情中也难保聪明。无限放大和美化,是常见的毛病。

初期交往往往眼里只有对方的优点,而看不到缺点。许多男女经常是婚前非常甜蜜,而婚后却矛盾重生,甚至反目,往往也是恋爱不够冷静的原因。

纳兰性德还说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说的就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其实感情狂热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的只表现好的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所以面对感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态度和心情的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一个人。

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

冷静使人明智,恋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为了爱而将人生的全盘意义忽略了。恋爱,如果使人情感沉沦,思想颓废,那就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如果,没有必要的克制和冷静,只能怠误自己,荒废人生。

于细微处观察一个人,与深浅上考验一个人

父母和13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传授给儿子父与子的温情沟通)(2)

诸葛亮在《知人》中提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去观察一个人,《论语,公孙长》:“要听其言,观其行。”人是最复杂的,观察一个人不仅要看她的谈吐,还要看她的行事做派。

有时,我们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实,还要思考它背后的初衷,力求不夸大不虚饰,才能真实可靠的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从细节上下功夫,就像剥洋葱一样,细致,深入的了解一个人。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既不能一叶障目,只看到优点,忽视了缺点;也要看清楚缺点,是否影响品行和生活,最重要的是看清人的本质。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死后,她认识了张汝舟,开始的时候他不仅表现的学富五车,还对李清照关怀备至。这让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李清照内心十分感动,于是不顾流言蜚语和张汝舟结成夫妻。

但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根本没什么过人的学识,还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张汝舟之所以对李清照献殷勤,不过是图谋她的财产。实际上,李清照的金石字画所剩无几,还拒绝了张汝舟变卖换钱的要求,于是张汝舟恼羞成怒对李清照拳打脚踢。

李清照不愿意和张汝舟继续一起生活,一纸诉状将张汝舟告上公堂。就这样,李清照的第二场婚姻像是一场闹剧,维持了不足100天就以失败告终。

李清照的第二段婚姻,充分证明了一个人的缺点和毛病,短期是看不到的,这需要双方毫不隐瞒,坦诚相待,如果刻意隐瞒,必定会对以后的生活,埋下不和谐的隐患。这样的婚姻也难以走下去。所以,寻找另一半的时候,要谨慎,要从细微处观察一个人,与深浅上考验一个人,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找一个三观契合的人做伴侣

父母和13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传授给儿子父与子的温情沟通)(3)

什么是三观?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三观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格局,胸襟,内涵。而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大到人生理念,小到为人处世,兴趣爱好,都会存在许多分歧,自然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

选择伴侣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精神内涵和品质上面,虽然长相和身材不可忽视,但也不能过于注重,外表应该放在最后。

我们现在的人恰恰相反,十分看重外表和颜值,却忽视了人品和内涵,这也是没有演技只有颜值的小鲜肉和小花们非常流行的原因。

莎士比亚说: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不符,世人都容易被表面所欺骗,外表总会衰老变丑,而内在的品质,却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

同时,一个人坦荡的襟怀和雅俗的匹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一个人的审美和趣味,它往往有先天性的因素,后天的培养微乎其微,在恋爱中,两个人的思想要势均力敌,双方才能在精神领域有提升的空间,而不至于反过来倒退。

傅雷和夫人朱馥梅,志趣相投,傅雷如修竹,傲骨迎风,纯如水晶,朱馥梅端庄雅致,静若月华,两人的性情品德才学,相得益彰。伴侣只有一个,因此,选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做伴侣,对自己是顶要紧的一件事。只有三观契合灵魂相吸的人,才能用心感知对方的喜悦和伤悲,也才能抵御生活中的沟沟坎坎。

结语:

:中国对于爱情的教育一向是不完备的、甚至是空白的,在学习阶段谈爱色变,在成人工作阶段又赶鸭子上架,这种态度是不好的。其实爱情就像其他东西一样需要教育和引导。

我们目前对于爱情的理解只来自影视作品、书籍等媒介,这样单一的来源显然是不恰当的。而这篇文章就恰恰填补了这份教育的空白。傅雷对儿子的淳淳教诲、循循诱导都充满了睿智的光芒。

对爱情要理智,要冷静,不能盲目,爱情需要激情,但是也需要双方的了解和匹配,不然这份爱情必然是不幸福的、不长久的。在作者的信中,我们的确可以学到许多平常学不到的东西。

《传授给儿子》不仅是是父子间的一份书信,更是一团明亮的的烛光,给与人最温暖的关怀和充满智慧的启迪

傅雷先生的这封信,不仅是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善意的提醒,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讲,是两代人心灵的交流,信中融入了傅雷自己的人生观和做人处事的态度,对青年人起到了一定的启示,同时,也是对天下父亲的借鉴和商榷,可以说对每一个不同阶段的人,都有不同的提升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