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6日新媒体专电 题:今天你被监听了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么看是不是被监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么看是不是被监听(今天你被监听了吗)

怎么看是不是被监听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新媒体专电 题:今天你被监听了吗?

“中国网事”记者

我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布《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如何监听世界。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梳理了15个“你不知道的秘密”,看看美国打着“反恐”旗号进行秘密监听的行为有多扭曲。

1、全球政要难逃魔爪。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德国总理默克尔、乌克兰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马来西亚前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巴西总统罗塞夫等122名外国领导人被监控,美国还专门搭建存放外国领导人信息的数据库用于保存相关信息。

2、使馆使团是监听“总部”。2009年20国集团峰会期间,美方设于英国北约克郡一处情报分支机构监听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国内的卫星通话。实际上,美国国家安全局已经渗透的使馆与使团名单包括巴西、保加利亚、哥伦比亚、欧盟、法国、格鲁吉亚、希腊、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斯洛文尼亚、南非、韩国、委内瑞拉和越南。

3、苹果和安卓操作系统是“数据金矿”。美国国家安全局将苹果和安卓手机操作系统视为是“数据资源的金矿”,早在2007年,美英情报部门就已合作监控手机应用程序。当人们使用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应用程序“谷歌地图”以及“脸谱”、推特和网络相册Flickr的等手机客户端时,个人用户的位置数据(基于GPS)、种族、年龄等个人数据以及其他个人资料都被抓取。

4、计算机不连接上网仍能被入侵。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旨在时刻监控或攻击目标计算机,即使计算机没有连接上网,美国国家安全局仍可通过无线电波入侵。自2010年起,美国国家安全局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部分美国公民的“社交连结,辨识他们来往对象、某个特定时间的所在地点、与谁出游等私人信息”。

5、全球主要公司安全架构被攻破。2013年12月29日,德国《明镜》周刊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多年前就已攻破了主要公司开发的几乎所有安全架构,其中包括来自思科、华为、瞻博和戴尔的产品。据媒体报道,美国还侵入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电脑网络。

6、金融交易“尽收眼底”。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视项目包括国际金融交易,尤其是信用卡交易。一项名为“追踪金钱”的监视项目专门关注国际上银行金融交易往来。其为此专门建立一个名为Tracfin的金融数据库,用以存储从各个金融机构得到的信息。2011年,这一数据库的信息量达到1.8亿条,其中84%的数据是信用卡信息,涉及用户主要分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

7、攻击我国高等学府网络。《南华早报》称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还对中国顶尖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发起大规模的黑客攻击。其中2013年1月的一次攻击中,至少63部电脑和服务器被黑。报道指出,中国六大骨干网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就设在清华大学,“清华的主干网络被黑,意味着数百万中国公民的网络数据可能失窃”。

8、热门游戏《魔兽世界》也被监控。英国《卫报》和《纽约时报》公布了美国著名新闻调查机构“为了人民”的文件,名为“对恐怖分子利用游戏和虚拟环境的研究”。该文件显示,美英两国的情报人员假扮“玩家”,曾渗透入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第二生命》中,监视游戏玩家。而实际上,这两款游戏的中国玩家最多。

9、监视QQ与飞信聊天记录。据媒体报道,斯诺登披露了一批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显示,腾讯聊天软件QQ和中国移动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飞信竟然也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视范围之内。

10、复制华为公司内部文件。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尤其花大力气监控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公司。2009年初,该局启动了一项针对华为的大规模行动。华为被视为美国思科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个特别小组成功渗透进了华为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并复制了超过1400个客户的资料和工程师使用的内部培训文件。

11、投入20亿美元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兴建的犹他州大数据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投入20亿美元,主要用于通过秘密监控系统收集数据,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12、网络行动预算43亿美元。2013年美国情报预算高达526亿美元,网络行动预算占43亿美元,约占8%,任务显著侧重。从微软到苹果,美国情报机构与私营机构尤其是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监控合作,从来没有中断过,迄今已持续6年多时间。

13、九大IT厂商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美国互联网主要的九大软硬件供应商都提供了很核心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微软最早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开放outlook、hotmail内部接口。曾声称其加密技术和P2P架构无法被政府“搭线接听”的Skype,在被微软收购后,主动为“搭线窃听”打开“后门”。

14、无所不在的“棱镜”项目。“棱镜”项目相继与微软、雅虎、谷歌、脸谱、PalTalk、YouTube、Skype、AOL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情报人员可以直接进入上述公司的服务器和数据库获取数据,内容包括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10类信息,甚至可以直接监控用户网络搜索内容。

15、用“大数据”提升监控水平。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最高国策,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将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作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一种名为“无边界情报员”系统,这套系统以30天为周期,可以从全球网络系统中接收到970亿条信息,再通过比对信用卡等方式,能几近真实地还原个人的实时状况。(参与记者:赵琬微、王自宸、滕军伟、潘德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