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思想?其实并不是看这个人读过多少年的书,也不是因为他看过多少本的书,而是要看他大脑里读进去了多少书。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跟一位哲人对话,哲人的思想能否真正影响自己、最终融汇贯通成为了自己的思想、并健全了自己的三观才是最关键。

一个人有没有不惑?有没有开悟?不是看他曾经走过了多少的路,又经历过了多少的人与事。而是看他有没有学会思考,有没有每天都会有所感悟。

世上的事与人生的理,只有是自己悟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提炼智慧与感悟道理,他就永远只是个“大老粗”。

人生就是一个听道、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一个人想的多,跟想法很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想,是思考,是反思、反省、检讨和计划。人需要在不断的反复思考中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长之处。

人不想,不知道;事不想,不开窍。而不知“道”也不开“窍”的人,往往最容易造成想法太多,弄得自己也分不清主次,最终一事无成。

把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