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1)

电影《最后的决斗》(The Last Duel)票房惨败,然而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这是2021年最值得观看的电影,险些就错过了。

影片的导演是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如果你对他不是熟悉,提几部电影你一定知道了,比如,《异形》《角斗士》《黑鹰坠落》《火星救援》等,这些影片均是出自雷德利·斯科特之手。

《最后的决斗》根据发生于法国中世纪时期最后一次以决斗作为司法审判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152分钟,决斗部分也只有7分钟,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动作片。动作片也好,战争片也好,如果只是关注打斗场面,那一定不能算作一部深刻的电影。引人思考,深刻剖析社会与人性,把最终的重点落在对人的关注上,才是真正的好电影。《最后的决斗》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观众,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正是源自于此。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2)

影片中三位主人公,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正义的、被侮辱的、清白的,都敢于与上帝同在的。真相是如此吗?这也是导演把一个故事用三个主人公各自的视角,分别讲述一遍的原因。

我看完的结论是,他们三位说的都是真相,只是他们选择性遗忘,只说了自己认为的部分真相,把三部分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事实。至于影片第三部分,黑底白字的“真相”(The True)两个字停留在屏幕上,好像导演是在说:这才是真相。其实,导演是在告诉你,前面两部分不完整,再加上这一部分才是全部真相。

很多网友评论《最后的决斗》都是从女权主义角度,这里就不做这方面的讨论了。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想法是: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

卡鲁日(Carrouges)

马特·达蒙(Matt Damon)饰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3)

卡鲁日觉得自己很冤。卡鲁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凭着赫赫战功实力打拼得来的,但赏金却得不到及时发放。不但如此,本来作为妻子嫁妆最重要一部分的欧努勒福孔庄园,还有本应该合法继承的父亲的上尉爵位,均被领主皮埃尔(Pierre)伯爵赠与和授予了护卫格里斯(Gris)。更不幸的是,从巴黎索要司库欠款回到家中,得知妻子被格里斯强暴了。

在卡鲁日心里,自己是一位称职的骑士,一个好丈夫,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

在好朋友格里斯的眼里,卡鲁日鲁莽、固执,自信,不听从命令,导致利摩日失守,是他在皮埃尔面前说了很多好话。卡鲁日从苏格兰战败归来,也是他在皮埃尔面前给他台阶下。他认为卡鲁日冷酷无情,不懂得欣赏玛格丽特这样一个值得奉献一生的女人。

在领主皮埃尔眼里,卡鲁日不服从自己的命令,难相处、嫉妒、鲁莽、愚蠢、暴躁,也不按时交租,娶曾经背叛国王的迪布威尔(Thibouville)女儿为妻,经常给他带来麻烦,还不断向国王控告他,是一个很不好玩的家伙(He’s no fucking fun.),像乌云一样到处游荡(He postures and mopes about like a black cloud.)。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4)

在妻子玛格丽特眼里,卡鲁日把她当成商品一样交换,因为嫁妆里不包含欧努勒福孔庄园,婚礼差点进行不下去。卡鲁日为了他的面子,让她亲吻格里斯以示老朋友之间和好的家族诚意,使她倍感尴尬。在她告诉卡鲁日,格里斯强暴了她后,卡鲁日居然暴跳如雷,第一反应不是关心她而是感到他自己受到了侮辱。“这个人(格里斯)就只能对我作恶吗?”(Can this man do nothing but evil to me?)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不顾她的生命危险,向国王请求以生死决斗的方式控告格里斯。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5)

卡鲁日使我想到,只有真诚、勇敢是不行的。

卡鲁日的生存全靠蛮力拼硬实力。他在外孤军作战,国内却整日饮酒作乐,领主皮埃尔也不怎么待见他。正如妻子玛格丽特(Marguerite)劝他说,“微笑和好话比威胁有用多了。”(How a smile and a kind word go much further than a threat.)

在国王宣布准备决斗后,玛格丽特绝望地对卡鲁日说,“你是个伪君子,被自己的虚荣心所蒙蔽。”(You are a hypocrite.You are blinded by your vanity.)尽管国王跟他说,这种习俗在数年前就已经宣告违法,但卡鲁日依然坚持。如果卡鲁日战死,她,玛格丽特,将因为诬告作伪证而被施行火刑而被活活烧死。本可以通过法庭审判解决的事情,卡鲁日却直接选择了生死决斗方式以证清白,不但把自己的命压上去,也把妻子的命压上去。

卡鲁日让自己妻子亲吻格里斯以示家族的诚意,是鲁莽无智的行为,在没有确切知道格里斯的真实想法前,一厢情愿地把最真诚的底牌打了出来,引来了无穷后患。

卡鲁日不与领主皮埃尔沟通。他之所以冒着背负污名的风险娶玛格丽特,是因为他看重的是迪布威尔家族的贵族身份,还有丰厚的嫁妆。(迪布威尔拿出了他全部的财产作为女儿玛格丽特的嫁妆,包括土地、庄园、金币、家具、衣服等。)这本身就是一桩政治联姻,但他没有请示领主皮埃尔的意见。其实,他最在乎的欧努勒福孔庄园,他是完全有可能获得这块土地的。父亲去世,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顺利地合法继承父亲的上尉爵位,但是他忘记了,爵位的授予权最终在领主皮埃尔手里。卡鲁日不断碰壁,把自己逼上困境,最终铤而走险。

格里斯(Gris)

亚当·德赖弗(Adam Driver)饰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6)

在格里斯(Gris)眼里,自己拥有的一切是凭借自己对领主皮埃尔的忠诚,帮助领主收回地租,理清账目,征集军队得来的,是领主对他的能力的肯定而赏赐给自己的。

在卡鲁日眼里,格里斯却是一个马屁精,以谗言迷惑领主,损毁他的名声,整日无所事事,等待接受赠礼,完全不肯冒险,毫无作为,以军人自居。

在皮埃尔眼里,他是一个很有特质的人,交给他的工作都能高效、负责地完成,又懂拉丁文,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深得他的信任。

在玛格丽特眼里,格里斯是一个相貌英俊,油嘴滑舌,会讨女人欢心的不值得信任的家伙。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7)

格里斯使我想到,只会说话、会办事讨好贵族上司也是不行的。把好朋友逼得无路可走,上帝也是残酷的,最后也会选择只留下其中一个。

不得不说,格里斯很会说话,他太会说话了,每一次发言都恰到好处而又让人感到真诚有加,无论对皮埃尔还是卡鲁日。这是格里斯的能耐本事,当然可以认为是优点。在使用暴力威胁手段让玛格丽特的父亲交出欧努勒福孔庄园后,他很及时地告知卡鲁日,这片庄园皮埃尔送给他了,不是他自己要的,这显示了他处事谨慎。很显然,格里斯在后面的做法上忘记了这份谨慎。特别是他居然强暴了卡鲁日的妻子。

他非常自信,也非常自恋,在他心里,无论哪一个女人,见了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和他上床。所以,他坚称没有违背玛格丽特的意愿。在第二部分格里斯的视角里,玛格丽特明显是诱奸;而在第三部分玛格丽特的视角里,格里斯明显是强奸,这也是导演在第三部分,让“真相”(The True)两个字长时间停留在屏幕上的用意。

当得知卡鲁日抢先一步到巴黎向国王提出以生死对决的方式证明对格里斯的强暴指控后,从格里斯马上去找教会商量对策,可以看出,此时的格里斯还是有些犹豫的(是否要接受生死对决)。当教会的神父跟他说,可以利用他的神职人员身份,申请使用神职人员的豁免权逃避惩罚(教会里的教士都不怎么干净,都有强暴妇女的劣迹),格里斯紧张地愤怒地拒绝了,因为这意味着,他需要承认强暴(或者通奸)的事实。此时,格里斯已经没有了退路。

法庭上,当国王宣布两周后作出判决后,格里斯的表情是有些恍惚的。神父对他说,国王将决定是否举行决斗,格里斯说了一句“那现在(我该怎么办)呢?”(What now?)留给他的,只有应战。这也就预示着,生死决斗他必死无疑。

格里斯真的认为没有违背玛格丽特的意愿吗?玛格丽特真的对他羡慕有加,暗送秋波了吗?或许,在格里斯看来,只要他想和哪个女人上床,那个女人就都会是自愿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格里斯临死之前,还在大声呼喊自己是清白的。在近在咫尺的死亡面前,即使是出于保住自己的最后的尊严,格里斯已经没有改口的权利。上帝的判决宣布了他强暴的事实。

玛格丽特(Marguerite)

朱迪·科默(Jodie Comer)饰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8)

在玛格丽特眼里,自己是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妻子。

在父亲迪布威尔的眼里,她是一位听话的女儿,为了家族的名誉,接受了自己的安排,嫁给了卡鲁日,以洗刷自己曾经背叛国王的恶名。

在卡鲁日眼里,玛格丽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怀孕生子,是卡鲁日家族传承的希望。卡鲁日的妻子和儿子因瘟疫死去,他需要儿子继承家业,否则,他一旦战死,全部财产将归领主皮埃尔所有。

在婆婆眼中,玛格丽特是一个难于取悦的充满个性的媳妇,没有全心尽力支持自己的丈夫,没有尽快生下儿子,传承卡鲁日家族荣誉。

在格里斯眼里,玛格丽特是一个秀色可餐、气质迷人的贵族女士,她一笑百媚,不断地向自己暗示倾慕之情,让自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9)

玛格丽特使我想到,女人,特别是气质高贵、自命不凡的女人,在男人面前更要注意表情与语言管理,否则,遇到像格里斯这样自恋的男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玛格丽特身为贵族,却被当作商品完成了这桩政治婚姻的交易。玛格丽特是伤心的,孤独的,无助的。他更渴望的是丈夫卡鲁日的关心,但求子心切的心情,窘迫的家庭经济,不断被排挤的境地,加上卡鲁日的性格(他不是懂得女人心的男人,这点格里斯说的没错),已使得卡鲁日顾不得这些。

玛格丽特面临艰难的处境,她担负着重振父亲家族的荣耀重任,担负着丈夫卡鲁日家族的传承义务,她还渴望保持自己的尊严,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玛格丽特展示了她身为贵族千金的出色持家能力,她鼓励丈夫社交,参加朋友家宴,配合丈夫与格里斯和好;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维护丈夫的尊严,尊重丈夫的决定。丈夫出征在外,她清算账目,收缴地租,改进耕种方式,繁殖马匹。

她深居简出,唯一的好朋友玛莉(Marie)是她平日里可以说说话的人。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10)

但不幸还是降临她的头上,他被格里斯强暴。她选择了将真相公布于众,然而,丈夫选择对此事解决方式,使她陷入失去一切的,包括生命在内的极度危险之中。

在婆婆看来,她就是一个或者应该是一个跟那些士兵搞上的农妇没什么区别的女人,应该放下所谓贵族尊严,甚至不应该向丈夫哭诉,把被强暴公布于众只会给家族带来耻辱。但是,追求与维护个人尊严,是玛格丽特内心最脆弱也是最坚强的需要,她贵族的尊严不允许她像婆婆说的那样做。

到底谁是清白的?

Who exactly is innocent?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11)

这部影片令人深刻的是,整部影片没有好人,但是(或者意味着),也没有坏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三幕影片告诉我们,真相永远无法还原。唯一值得同情的是玛格丽特,难怪有很多人都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这部电影。结局似乎令人满意,玛格丽特用她的勇敢,挽回了最为贵族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也拥有了一世的安稳。

其实,哪里有什么男权,女权?只有人性与人权。

卡鲁日用他的妻子和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赢得了决斗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是,他无辜吗?真的清白吗?

格里斯在决斗临死的最后关头,还在大声呼喊自己的清白。如果他在决斗中胜利了呢?他就是清白的吗?真的清白吗?他该死吗?

不是卡鲁日清白,而是上帝判决他清白。

不是格里斯撒谎,而是上帝判决他撒谎。

最后的清白止于上帝!

终究还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罪名(最后的决斗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12)

影片中的暗线:

为什么卡鲁日明确要求仆人爱丽丝(Alice)必须时刻陪伴在玛格丽特身边,但婆婆却在某一天出门时带走了包括爱丽丝在内的全部仆人,只留玛格丽特一人在家?为什么恰恰就是这一天,格里斯出现在玛格丽特家里并将她强暴?然后玛格丽特就怀孕了?细思恐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