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无本万利?各大高校不堪重负!

2019年2月8日,知名演员翟天临在直播时与粉丝互动。无意之中脱口而出一句:“知网?知网是什么东西?”引来了大波的热议,对于翟天临向外界经营的学霸人设提出了质疑。

要知道。知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汇聚了巨量的学术期刊、专利、优秀学位论文等资源,收录了超过95%的中文学术资源。翟天临的拥有博士学位,却不知知网为何物,实在匪夷所思。

果然,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证实他学术造假。此事一出,整个学术圈都面临着查重危机。

各大高校也因此直接提高了对于毕业生的论文要求,查重率从之前普遍的30%降到了15%甚至更少,如果审查不通过,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1)

这让广大莘莘学子苦不堪言,因为知网查重除了容易被标红以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查重的高昂费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01 学术垄断

所谓查重,就是把自己写的论文与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对比,有所重复的地方会被标红,如果重复率过高就会被认定为有抄袭的嫌疑,导致学生延迟毕业。

五月论文季,六月毕业季。每年春节过后,上千所高校,数百万计的学生都逃不过知网的经济收割,因为高昂的查重费用连年上涨,而毕业论文却只认知网。

为何每位毕业生都会使用的查重服务价格会如此昂贵呢?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2)

这是由于知网的查询服务并不对个人开放,只有事业单位才可以申请开通。高校虽然开通了知网查重,但是一般情况下查重是有限额的,而学生查重需求量巨大。

既然供不应求,价格就开始失衡。

不少第三方因为背靠机构,开始出售自己手上的查重资源。至于价格嘛,这可就没有固定标准了,自然是随着需求量水涨船高了,这中间就给第三方提供了很大的利润空间。

既然有利可图,就有大批人涌入其中,这也就导致了提供查重服务的第三方鱼龙混杂。有不少学生花了动辄上千的查重费用,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修改,最终还是面临延期毕业的风险。

可即便知道如此,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却也只能花着高昂的价格,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3)

因为知网,已经几乎垄断了论文查重的服务。

02 天下苦知网久矣

其实,知网的镰刀,收割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各大高校。

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校都在使用知网,学校每年都要给知网交天价的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而更可怕的是,知网对高校的服务费每年都在上涨,每年的涨幅甚至超过了10%还要多!

2014年,知网给云南大学的报价从40万一年涨到了70万一年。从2010年到2016年,知网报价平均每年上涨19%,导致学校也曾经无奈停用知网。

甚至是教育经费最充足的北京大学,也在2016年曾经因为知网的漫天要价而停用过知网。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4)

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还有平时学习时能够有机会查看和下载论文,大部分的高校也只能咬着牙向知网妥协了。

那么知网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查重门槛呢?

据悉,是为了避免个人多次查重,那样想抄袭的人就可以借助多次查重反复修改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成果伪装成自己的内容,抄袭行为更难被发现了,限制查重权限是对于作者学术成果的一种保护。

保护学者的学术成果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如今的知网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学术垄断。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5)

更令人愤慨的是,知网口口声声说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呼吁大家都应该接受知识付费的模式,可是当学者的论文被收录到知网时,作者拿不到收益不说,甚至在知网下载自己的论文也需要向其付费!

03 无本万利

当你想要在知网上浏览论文时,只能看到题目和摘要,而想要阅读和下载全文,必须向知网付费。

一般来说,浏览一页的收费大概在5毛到1块钱之前,这对于个人来说不算贵,但是难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章。中国庞大的学生群体,再加上老师、学者等人群的需求,浏览付费对于知网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2021年上半年,知网的毛利率为51.3%,要知道,哪怕是向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巨头,毛利率能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已经是佼佼者了,可见,知网恐怖的盈利能力。

知网每年靠着学者的学术成果赚了这么多钱,它的吸金能力如此强大,那么,作者本人拿到钱了吗?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6)

根据知网官方消息,博士论文被知网收录,作者可以得到知网400元的阅读卡和100元的现金;硕士论文被收录,作者可以获得300元阅读卡和60元现金。

一边廉价收录作者的学术成果,一边教育大众要为知识付费,知网就好像扮演了一个中间商的角色,简直是门无本万利的生意!

2021年8月,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因为知网擅自收录了赵教授的100多篇文章!

知网有哪些作用(知网是什么学术垄断)(7)

赵德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更是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上,可是知网没有付给老教授任何一分钱不说,当赵教授在知网查看自己的文章居然还要收费!

退休的赵教授一纸诉状将知网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判决知网赔偿赵教授70万元。赵德馨教授胜诉了,可是随后知网却把赵教授所有的文章都从知网上删除了,这让赵老一生的研究成果失去了传播的重要途径!

这件事在网络上是迅速发酵,也让大家看到了学者的无奈。如果维权,就会遭到知网的抵制,葬送自己的学术生涯,所以都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忍受着资本的学术霸凌。

这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知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打破学术壁垒,让知识共享,那么知网凭什么向大众收取如此高昂的费用?

如果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公司,那就应该遵守商业规则规范版权,而不是以封杀作者为要挟行学术霸凌之实。

知识是宝贵的,但是不能高贵,更不该昂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