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话传说很多,派系不同,神仙也不同。

女娲盘古九天玄女(原来女娲嫦娥旱魃)(1)

比如盘古开天辟地,身躯倒下化作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比如伏羲女娲创八卦抟泥造人又炼石补天;

比如山海经初代地图记载神州大地土特产;

又比如神农黄帝蚩尤涿鹿大战定后世江山。

这还没提明清时期的西游记,这又是一套新的玉皇大帝如来佛祖体系。

但是你知道这里面的女娲、嫦娥、旱魃、九天玄女、西王母、云中君,其实是不同神话体系里的同一个人吗?

伏羲、黄帝、日神、东皇太一,其实也不过都是同一个人以讹传讹的别称?

以前觉得西方希腊神话体系乱,同一个事迹,一会儿这个神做的,一会儿又被另一个神认领,总是没有一条完整的线串起来。

但其实中国的神话传说也不遑多让,同一件事,传来传去,主人公换人都是常事,记不住人名现编一个本土名,也是常见操作。

三人尚且能成虎,这么一代代传下去出现三头六臂都不奇怪。所以后世有人考证出屈原《九歌》十神中云中君其实对应的是女娲,大司命对应的是昆仑山上掌管生死的西王母,而女娲和西王母在各个文献中又被考证出是同一个神,就一点也不惊讶了。

女娲盘古九天玄女(原来女娲嫦娥旱魃)(2)

中国的神话体系,大体分为开天辟地神话、文明创造神话和种族始祖神话,大多整理自春秋战国至晋朝期间的著作里。这段时间天下合而又分,分而又合,人员流动性大,这就给了传说故事互相交流糅杂的极大空间。

我国神话传说通常以盘古开天辟地为开头,但其实黄帝伏羲女娲的传说要比他早很多。

最先出现的神仙崇拜其实是始祖神——太阳神黄帝。太阳光芒万丈,给人们带来光明,无论中西,对太阳的崇拜都是人类最早的崇拜。有太阳就要有月亮,于是出现了配神月神常仪。

日月每天交替,于是日神月神理所当然配成一对,这一对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诸侯国里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伏羲、女娲是颛顼系统中的日神和月神,黄帝、嫘母则是帝喾系统中的日神和月神。还有很多称呼,比如羲和、常仪等,都是他俩。

日月每天消失,第二天又出现,古代天圆地方,还没研究明白日月交替是怎么回事,于是觉得月亮这种每天天黑出现,太阳升起又“死亡”的这种死而复生的行为非常神圣,于是在月神的传说中,开始有了“不死药”的传说,并主掌人类生死。我们耳熟能详的奔月故事中,嫦娥就是吃了西王母给的不死药飞升到月亮上的,月亮上有吴刚伐桂,每天砍树,然后第二天树又会长好,周而复始。这都是根据月亮的习性传说而来,嫦娥、吴刚都是月神传说的衍生。

月神主掌生死,但是掌生死的神仙很多,比如《山海经》中居住在昆仑山的西王母,比如天宫战神九天玄女,比如黄帝下令战蚩尤的旱魃。

但其实在最开始的传说中,掌生死的也是女娲,战神也是女娲,帮皇帝战蚩尤的是女娲,是她是她还是她。

女娲盘古九天玄女(原来女娲嫦娥旱魃)(3)

现代社会科技至上,以前在讨论独生子女的书中看到有提过,中国现在已经由以前的大家族聚居生活转型为现在的三口之家的小家模式,很多传统习俗已经由繁就简,仪式感也没那么在乎了,现在也就是在农村还能见到一些传统习俗的影子.

我小时候经常混迹于农村的姥姥家,逢年过节别的不说,但是门框和房梁底下是一定要挂一串五个颜色的小纸帘子的,上面镂空刻画了几个西游记里玉皇大帝一样脑门前有帘子的人物,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肯定是个能保佑点什么的神仙。

现在才知道,那是五方帝。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人们对天文极其好奇的时期,人们研究来研究去,在商代“四方四神”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研究出了“五方五神”。

战国时的阴阳五行说,其实本来是讲的天文历法,觉得天上日月星辰,其实都是以一个“旋宫”为中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都围着它转,后来不断推演,五行在天上就对应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构成万物的元素,在人就代表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在方位就代表东西南北中,对五色是白青黑赤黄等等,以上顺序不一定是互相对应的,但基本凡属能以五为一组的事物,都是五行.

五方位必然要给它配个神。秦汉时代的配神大家都熟悉,“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咳咳,远了远了。东方属木,配神是青龙;西方属金,是白虎;南方属火,为朱雀;北方属水,配玄武;中属土,配神太一。

战国的配神大众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各配神单列出来,大概也可以根据方位的属性能猜到位属。

比如南方,属火,配神为祝融和炎帝,一点没意外,这俩就是神话系统里有名的火神;

东方属木,配神为大昊。大昊其实就是黄帝、伏羲等别称,那另一个配神肯定也就是后土、女娲之类的别称了。果不其然,另一位配神名叫勾芒。勾芒是生死之神,实际就是昆仑山上那位主掌生死的西王母,勾芒也不过是她在战国秦汉间的一种变形。

西方属金。金在古代其实是兵器的意思,四季中对应秋天,意思是秋天了,收获的季节到了,该用金属割麦子了!所以其中一个配神就叫“蓐收”。收割,也是在“杀”植物,兵器、杀伐,所以西方对应的是杀伐战神——少昊。少昊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另一个别称你们肯定知道,就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持干戚以舞”的刑天.

北方属水,在四季中代表冬天。冬天,万物藏伏,于是令北方建幽都,称黑帝——也就是玄冥,北方配神之一就是玄冥。另一个神就跟北方完全扯不上边,据考证是拉来凑数的——颛顼,就是那个和共工打仗,结果神龙撞断了不周山柱子天降大洪水,然后女娲炼石补天的那个颛顼。

中属土,配神是中国神话体系里最始祖的两个神——黄天和后土,这就不用说啥了,这位置他们说第二也没人敢说第一了。

女娲盘古九天玄女(原来女娲嫦娥旱魃)(4)

其实屈原的《九歌》十神体系也跟五方配上了,正好一个方位分两个。这个系统的神仙比较特立独行,除了九歌里出现过,就没在别的传说里出现过。比如东皇太一,比如云中君(别人不熟悉,但玩过某荣耀游戏的肯定熟悉,但你们不知道的是,云中君其实是个女的~),大司命和少司命,湘君湘夫人等,书里也没有太详细介绍,因此我也没什么好讲的了。

好了,这本书前三分之一讲神仙的部分我已经看完了,还很很多神仙系统我没有讲,对这些感兴趣的同学我挺推荐读一读的,思路会被捋得更清晰。接下里讲的是神兽,比如龙啊、麒麟啊、鲲鹏啊、混沌啊、狐狸精等,等我看完了再跟大家好好唠一唠吧。

就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