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风气,让社会实践落到实处陕西 长孙永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做好小事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做好小事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让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做好小事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端正风气,让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陕西 长孙永健

今年暑假,许多学生家长通过托关系争相要把儿子送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原因在于,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锻炼个人能力,而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为孩子将来的出国留学增加砝码。原本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的好事变成了依靠家庭背景进行弄虚作假的拼爹,成为了功利性十足的社会欺骗。仔细思考,争相去博物馆实践的做法并不奇怪,前段时间网上就爆出了淘宝网出卖社会实践证明的恶性事件。当社会实践沦落为了弄虚作假,成为了欺骗学校和社会的工具的时候,也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种不正之风滋生的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1、学校对社会实践的管理不规范。很多时候,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明确,管理不够规范。好多时候社会调查在高校的眼中只是一个任务而已,并未将其上升到人的综合素养的高度,并未认识到它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这种认识上达不到高度的状况下,才出现了这种强行要求社会实践必需盖章确认的简易做法,严重约束了学生的实践范围,迫使许多学生不得不弄虚作假,甚至到网上购买假的实践证明。试想,假如一个学习水利专业的学生要在暑假独自去调查我国华北的水资源问题,那么这种个体行为谁来证明?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要调查诸如黑煤窑之类的社会阴暗面事件,又有谁会给他盖章。所以,高校对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应该多元化化。学生通过暑假的实践能写出重要意义的社会调查报告,能够让自我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远比在表格上盖一个虚假的公章要好得多。

2、学生对社会实践缺少正确认知。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是绝对指标。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势必会把时间用到更为有效的地方,去狠命做题,上培训班。因为即使社会实践做的再好也不会让自己考上研究生,更不会为自己出国深造增加砝码。通过应试和社会实践的两相比较,学生肯定会在应试上投入的时间更多一些,那么社会实践就成为了其次。殊不知,一个人在社会上用来立足的很大程度上不是分数,不是英语,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而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一个学生从进入高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能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并能有效利用假期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实践,将会受益匪浅。对于人生而言,有两种知识,一种是书本的知识,一种是社会的知识,而社会的知识远大于书本的知识。只有经历社会实践真正洗礼的人才是有应用价值的人。

3、家庭对孩子所有事情的包办。家长为孩子找一个实践的场所原本无可厚非,然而不顾及孩子的专业,而竞相通过托关系要把儿子送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这就有点奇怪了,其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包办,而这种包办只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我独立。试想,家长连孩子的社会实践都包办了,那么孩子的就业能不包办么,如果人人都通过自我的关系去为子女包办,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受到影响。作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社会,思考自我的能力,他们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家长一味地把所有事情都为孩子包办了,只会让他们的依赖心理更加强烈,不会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不会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最终为社会所淘汰。英明的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独立,成为人格健全,知识素养丰厚,能够通过自我能力而谋取社会职位的人。

4、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造成该事件能够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社会不良风气。社会原本是由人与人的关系而缔结起来的联合体,那么人的关系必然会应影响到社会,如果这种关系是正常的关系,会促进人的发展,如果这种关系以非正常的形态显示出来,就会影响社会公平公正。有关系的家长能够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把孩子放到好的位置去进行社会实践,那么对于父母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任何“人脉资源”的孩子来说,他们也需要留学,他们也需要用社会实践的证明来包装自己,该怎么办呢?这样势必就形成了“社会实践买卖”的市场。即使那个买来的东西是假的,他们也会竭力去尝试得到。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虚假的文凭风气,最终把原本很好的社会实践推向了反面。

通过自我关系争相送孩子到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该事件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1、改革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刻不容缓。通过改革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让其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真正体现出社会实践对孩子成长有效作用,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改变的方式在于,一则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二则形成多元有效的评价,让其不成为一张盖了章的空纸,从而为社会择人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2、端正社会风气,正面引导家长和社会。家长少一点包办,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意志的体现。同时应加强网络环境的整治,让诸如社会实践能够买卖的怪事不要发生,从而为孩子构筑良好的成长环境,在选择人才时,少点本本主义,多点对于个人才能的有效评价,用敏锐的选择眼光去看待人,让真正的人才显现出来。

只要人人多一点责任意识,多一点利他思维,社会的风气必将会变好,诸如社会实践弄虚作假的小事也必将不会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