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篇虽然生活艰苦,但却充满了温情的故事。两个孤独的孩子彼此相互陪伴,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存在。那份纯真的兄妹之情,那份浓浓的爱,会勾起每个人心底的那份柔软与感动。

在葵花所在的城市,最标志性的装饰就是一株株的青铜铸成的葵花,这个葵花爸爸的作品,也是这个城市的象征。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1)

因为一些原因,父亲带着葵花来到了农村。而通行的人们里,只有葵花的爸爸是父母双亡、妻子去世,没有人能照看孩子,所以,葵花成了这一群人里唯一的小孩。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

青铜是大麦地村的男孩,五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席卷全村的大火的惊吓从此再也没有说过话。村子里的孩子没有人和他玩,想去上学,学校也不收。他每天游荡在村里,一个人与他的牛为伴。

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

却在这时,一个女孩出现了。

葵花的出现,使青铜知道了这一点:原来,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2)

一、两个孤独的灵魂相遇了,从此后孤独的人不在孤独

故事里有一个调皮的放鸭小子,名字叫做嘎鱼。就在某一天,葵花终于忍不住想渡河去大麦地村找那边的小朋友玩,可以坐在河边停靠的小船上发现船没有浆,而自己一个8岁的女孩,想要过河也有些困难。正坐在船上发呆的时候发现船自己动了,再一瞅,原来是一个男孩——嘎鱼解开了绑在树上的缆绳,葵花无助的哭着,坐着顺流而下,想要靠岸却无能为力。

在河边放牛的青铜看到了船上的葵花,望着那个柔弱的小女孩,青铜骑着他的牛下了水,拉起缆绳栓在牛的犄角上,在前面拉着船,往上游走去。葵花坐在船上好像忘记了害怕,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在牛背上坐着笔直的少年。

来到栓缆绳的大槐树前,葵花看见了爸爸焦急的等在岸边,下来船直接扑到爸爸的怀里哭了起来。哭过后,爸爸想起来了青铜,说: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旁边的嘎鱼答话说:他叫青铜,是个哑巴。

青铜骑着牛走了,爸爸站在河边对葵花说:他长得好像你的哥哥(葵花的哥哥在5岁的时候去世了。)

从此后,青铜依旧每天在大麦地村那边的河边放牛,葵花依旧坐在另一边的河堤,但不在向往着过河,而是每天看着青铜,两个人没有语言的交流,但却彼此陪伴,从此不再孤独。

命运是如此的不同,命运又是如此的相似,两个孤独的孩子,原本也就是这隔着河的缘分,也就是这样遥遥相望的陪伴,可是,老天爷又开了一个怎样的玩笑,让两个人成为了一家人。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3)

二、命运让两个孩子成为了一家人,从此青铜有了妹妹,葵花有了哥

微风吹过,爸爸对葵花说:你闻到了吗?是葵花的味道。大麦地的葵花开了,爸爸最爱的就是葵花,所以给自己的女儿的名字也取做葵花。

那天葵花早上醒来,发现爸爸不在身边,原来爸爸划着小船去了大麦地,去了那片葵花田,爸爸痴迷的画着画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葵花,当太阳落山,他准备过河回干校的时候,在河的中间发生了龙卷风,爸爸的船被风吹翻了,人再也没有找到。

葵花彻底成了孤儿。因为她没有亲人,和爸爸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又不想把她送回城里,想着在身边,方便照顾,可是他们都不方便领养葵花,只好把她送到河对岸的大麦地。

大麦地的人都是善良的,大家都喜欢葵花,再想想自己的条件,都觉得会亏待了这孩子,所以没人敢去把她领回家。

青铜自从知道了葵花要被送来大麦地,就想着要把她领回家,可是他家是大麦地最穷的人家。奶奶心里想着:每个人都少吃一口,总可以省出个口粮的。爸爸妈妈想着怎么样才不会亏待了孩子。哥哥青铜低垂着头,对葵花到底决定去全村最富裕的嘎鱼家还是最穷的自己家完全没有信心。

众人的眼睛,随着葵花的身影移动而移动着。

青铜的奶奶,用拐棍轻轻敲了敲青铜依然低垂着的脑袋。青铜抬起头来时,发现葵花已经离他很近了。

奶奶朝葵花张开了双臂。在奶奶的眼里,挎着小包袱向她慢慢走过来的小闺女,就是她的嫡亲孙女——这孙女早几年走了别处,现在,在奶奶的万般思念里,回家了。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4)

三、进了我的家,就是一家人,上学?那当然是要妹妹去了

青铜家本来找了城里的亲戚,联系了聋哑学校,想着要送青铜去上学,因为青铜的年纪一点一点大了,再不去就晚了。

可是家里的钱只够一个孩子上学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说,但是孩子们都猜到了。青铜比划着说:让妹妹上。葵花说:我还小,让哥哥上。爸爸妈妈算计着:青铜是个哑巴,上了学也不一定有什么用。葵花来到我们家,不能亏待了人家。于是大家都说:让葵花去上学。葵花怎么都不同意。

这时候青铜拿出来平时两个人玩的染了色的银杏,放在罐子里。示意爸爸妈妈,他能搞定。然后比划着和葵花说,两个人拿到了红色的去上学,拿到了绿色的就在家。

虽然不知道青铜用了什么方法,只知道葵花去上了小学。其实,青铜也渴望能够上学的。他甚至去学校里面偷听过,却被赶了出来。

葵花发觉自己写作业的时候青铜总是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

葵花用妈妈给她买头绳的钱省下来给青铜买了铅笔。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

从此以后,青铜跟着葵花,将她所认识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他们的学习,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看到牛吃草,写“牛吃草”,看到羊打架,写“羊打架”。写“天”,写“地”,写“风”,写“雨”,写“鸭子”,写“鸽子”,写“大鸭子”,写“小鸭子”,写“白鸽子”,写“黑鸽子”……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而这些字十分神秘,它使青铜觉得太阳、月亮、天、地、风、雨,所有的一切,不完全是他们原来的样子了,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5)

四、老天让我们成为一家人,却又狠心的把你带走,青铜10几年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葵花

几年过去了,和爸爸一起来农村工作的叔叔阿姨都陆续回了城,葵花也要被接回去了。可是葵花不愿意回的,爸爸妈妈也是不愿意放葵花走的,尤其是哥哥青铜,那是一万个不愿意的。城里来了几波人做工作,都没有带走。后来来了两个之前认识的阿姨并一直在说,不管怎样她永远都是你们的女儿,想回来随时都可以回来。去城里上学,对孩子的将来发展有多少多少的好处。而且承诺:“你们想她了,也可以去城里住。”

葵花走的那天,妈妈把青铜支去了外婆家。青铜惦记着葵花在家的时间不多了,去的时候跑着,回来的时候也跑着。

回来时他看见了大河尽头,白轮船只剩下一只鸽子大小的白点。他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整天发呆,坐着河边的大草垛顶上,一天又一天,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日晒雨淋,不吭不响,就那么呆呆的望着白轮船消失的方向。

有一天他晕倒了,无声无息的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靠着草垛,慢慢站起来。他看见了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着,并向他摇手。

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接着又大叫了一声:葵——花——。哑巴会说话了。

守着一份孤独的爱(青铜葵花爱是陪伴)(6)

结尾

作者说:“《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

我在这本书里面,透过苦难看到的是大麦地人淳朴的品质,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性格,青铜一家人的善良和满满的爱与温情。虽然生活真的是非常的清苦,但是爱却让一家人过的非常的有劲。他们一起经历了大风吹翻了房顶,他们一起经历了蝗虫过境颗粒无收,他们一家尝尽了生活的苦难,却坚韧不拔。他们永远那么干净,永远那么勤劳,永远怀着爱与希望。所以说,困难本身并不能击垮任何人,被击垮的是面对苦难退缩和放弃的人,而那些积极乐观的人们永远会迎难而上,面对苦难永不退缩,永不放弃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