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元娘死因后,精明强干的罗大太太也倒下了,她处心积虑算计了一辈子,打压姨娘和庶女,最后视若珍宝的爱女,也葬送在了别人的阴谋算计之中。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1)

罗大太太因为掌握着罗府的经济命脉,在罗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她虽然行事手段很辣,却也算不上是大奸大恶之人。

开头罗大太太命人杖责年幼的罗十一娘,也不过是为了强调嫡庶尊卑有别,树立当家主母的威信,让这些姨娘和庶女们行事有所忌惮。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2)

后来罗大太太不顾十一娘和二娘的意愿,将她们各自嫁进永平侯府和茂国公府,虽然都是为了元娘和忠哥的利益,但是在封建社会里,这种父母包办婚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3)

罗大太太作为嫡母,想要打压庶出的子女,有的是机会和办法,但是罗家嫁出去的四个女儿都是正妻,没有一人沦为妾室。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4)

五娘应该是所有姐妹中嫁得门槛最低的,但即使是嫁给寒门书生为妻,也好过与人作妾。

杨姨娘临死前曾说,若有来生,自己绝不为妾,可怜她一生被正室打压,连带子女也跟着受累,眼睁睁看着二娘跳进火坑,却无能为力。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5)

同为女人的罗大太太想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她处处打压庶女,却没有在亲事上给这些庶女们使绊子。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和大儿子(罗家四姐妹无一为妾)(6)

和《知否》中康姨母肆意作践妾室庶女的做法相比,罗大太太虽然可恨却也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