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无锡##南京#

宜兴这座城,位于太湖西岸,江南水乡,苏浙皖交界,自古繁华,低调富裕,文化鼎盛,教授之乡。

宜兴从隋朝起,就属常州,后区划几度调整,1983年,划入无锡,成为无锡下辖县级市。

宜兴这座城长期位于百强县前十位,位于县级市头部地位,然而就是这么一座优秀的县级市,现在不再像以前那么耀眼,因为区位因素及产业的原因,有着他的烦恼和对未来的迷茫,标兵渐远,追兵更近。

宜兴的尴尬来自于区位的尴尬,宜兴属于无锡,但是和无锡却陆地不相连,无锡去宜兴必须经过常州,因为高铁,宜兴去南京的时间快于去无锡常州。导致宜兴与无锡一直不能很好融合,无锡也无法把宜兴设区,所以导致宜兴与无锡的貌合神离,从文化和情感上,宜兴亲近常州,从交通区位上,宜兴去南京更近。

这种奇怪的现状,导致宜兴不能有进一步的大发展,跟上头部县级市的发展步伐,比较明显的,就是和金坛对比,尽管宜兴优势依然明显,2020年宜兴GDP1846亿,而金坛只有973.15亿,但是在人均GDP上,金坛已经超过宜兴,且在产业引进和发展上,金坛在风头正劲。

宜兴底蕴深厚,潜力巨大,宜兴需要一个方向,未来向哪个方向靠拢,是无锡?常州?还是南京。

无锡,宜兴作为无锡县级市四十余年,但是前四十年,无锡并未起到带动宜兴的作用,宜兴对无锡的感情也是复杂的,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宜兴和无锡都只是两个平行的行政等级单元,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政隶属关系。市管县体制实行后,无锡代管宜兴,名义上形成了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实际上大家财政分灶吃饭,宜兴地方政府依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无锡和宜兴的多数社会生活系统依然不兼容。

这种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关系不匹配,也是多数宜兴人觉得称呼自己是无锡人的别扭感来源之一。

如今,无锡发展到了瓶颈,大力推动锡澄宜一体化,一体两翼的战略,对于宜兴,无锡目前更是积极主动,推动太湖湾科创带、S2锡宜线,大拈花湾项目、锡宜协同区,从交通到产业,都在极力拉近与宜兴的距离,无锡需要宜兴,最终目标是无锡市宜兴区,宜兴拥抱无锡应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因为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无锡对宜兴的辐射和带动依然有待观察,而无锡市宜兴区是否是宜兴最好的选择,也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宜兴和无锡哪个城市大(宜兴的未来在无锡)(1)

常州,宜兴曾经长时间属于常州府,两地地缘近,人文相近相亲,武进与宜兴民间更是交流频繁,宜兴人更是有很多来常州工作、学习、买房落户的,大部分常州人小时候春游也一定会去宜兴善卷洞,常州对于宜兴一直抱有亲近感,当做自己人,甚至说有宜兴情结,更是极力推动与宜兴的互联互通,青洋快速路一直造到宜兴边界,常宜高速也终于通车,常州人普遍认为,宜兴要还在常州,宜兴会更好,常州也会更好,诚然这几乎不可能,常州依然在推动与宜兴的一体化,助推双方的互利共赢。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自从宁杭高铁开通后,南京成为宜兴出行到达最方便的大城市,近几年,宜兴的客流去往南京的越来越多,宜兴处于苏西南,处于上海与南京都市圈的最边缘层,南京对于宜兴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但是宁杭高铁成就了宜兴宁杭线的中心节点城市地位,未来在南京杭州互动层面,宜兴的作用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现在目前的形势下,县级市即使强如昆山江阴,如何自强,都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更高层级城市的带动,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而宜兴,未来的路到底如何走,留给宜兴人民自己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