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对归属的期待,是真正得到自由的前提,但不意味着我与别人不再产生链接。相反,是与他人在更深处相遇时,我不再恐惧。”

这是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但真正理解这句话,则是在我阅读完钱钟书的《围城》之时。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1)

一、拿得起的是真性情

“人生的前半段看你能拿起多少,人生的后半段,看你能放下多少,一拿一放,就是生而为人的智慧和成长,那些幸福的人,或许仅仅只是比我们多了一种能力:看淡得失。”

看《围城》,或许大家的眼光都围绕着苏文纨和方鸿渐,很少有人注意到赵辛楣这样一个配角。

但《围城》的经典之处之一,就在于:即使是小的配角,也蕴含着人生的道理。

在《围城》之中,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短短十几个字,可见赵辛楣的通透和富有洞察力。但这还不完全是作者想借人物传达出来的人生态度。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2)

在故事的前半段,赵辛楣“死皮赖脸”跟着苏文纨。

纵然他才高八斗、身世不凡,但还是甘愿做苏小姐的备胎。

我并不喜欢前半段的赵辛楣,相反,我甚至觉得他有些可怜。他用尽全身心力去追求,换来的却只不过是嫌弃。

而属于赵辛楣的故事,真正开始于苏小姐结婚。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3)

二、放得下才值得学习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曾说过:“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待会儿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赵辛楣不肯答应老师推荐的工作,只因为苏文纨觉得过于偏远。

那时的他,全心全意只有他的女神苏小姐。

但当苏小姐宣布要结婚之时,赵辛楣欣然接受了那份工作,甚至还出席了苏小姐的婚礼。

他会装作伤心欲绝的样子,只因为怕自己的“情敌”方鸿渐感到孤独。

得知方鸿渐心上人并非苏小姐之后,赵辛楣立马云开雾散,精神满满。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4)

在很多人看来,他对苏小姐并非不是真爱。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在赵辛楣看来,爱情永远不会是生活的全部。

这个态度就好像是曾经风靡QQ空间的那句话,“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人生短暂,时间宝贵,失去的已然失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别等到痛了才懂得放手。

三、真诚且与人为善

《剑来》里面有过这样一段话,“看似与人为善、心肠柔软之人,必然有一块坚硬如铁的心境土壤,在苦难人生中,死死支撑着那份看似愚蠢的善意。”

赵辛楣正是这样的人。

书中赵辛楣和方鸿渐历经误会,互看不爽之后,终于成为朋友。

从成为朋友那一刻开始,赵辛楣对待方鸿渐可谓是真诚之至。方鸿渐一生三份工作,除了老丈人最初提供的那一份外,其余皆是赵辛楣举荐而来。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5)

在得知方鸿渐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被大学解雇之后,赵辛楣又给他找了一份在报馆的工作。

在得知方鸿渐结婚手头比较近之时,他主动送上了一份大礼。

自己结婚之时,却恐怕给方鸿渐再增加经济上的负担,而没有通知他。

赵辛楣这样的人,认定了你是朋友便会以一颗赤子心待你。他绝不会因为看到你的缺点而疏远,也不会因为帮助了你而要求回报。

赵辛楣活得通透,务实。

他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渊博的学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赵辛楣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吗(围城拿得起放得下)(6)

赵辛楣为人善良,心胸宽广。他屡次三番为别人化解危机,每一次都依靠自己的实力。从狼狈的逃亡重庆,到一步步走到国防委员会,他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

赵辛楣不像方鸿渐总是摇摆在围城之间,他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够依靠自己的实力去获得所需要的安定。

他踏实、清醒,绝不会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浑浑噩噩的前进。这样坚定、坚毅的人,过着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又怎会惧怕所谓的围城?

这些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或许才是作家想借助赵辛楣这样一个人物传达出来的。

方鸿渐只是一个反面教材,赵辛楣才是作者想要我们真正学习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