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肺失宣降是咳嗽的主要病机,又与肝、脾、肾相关。病理状态为脏腑功能失调,风 ( 内风) 、痰、饮和郁火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产生多归结于外邪留恋、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及体质因素等。中医的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经络系统,缓解咳嗽。
1.清肺经: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从无名指的指根向指尖直推,约100次。
作用: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2.按天突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操作:用中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的天突穴,按天突,约10次。
作用: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推揉膻中
膻中穴: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在胸部的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操作:先用中指端,揉两乳连线中点的膻中穴,150次。再用拇指面从胸骨切际向下直推至剑突15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4.揉乳旁乳根
乳旁穴:乳头外侧。
乳根穴: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操作:用食中两指指端,分别按揉乳外旁开2cm的乳旁穴和乳下2cm的乳根穴,约20次。
作用: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5.擦膻中
操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三指螺纹面,沿胸骨膻中穴的上下摩擦,以擦热为度。
作用:温肺化痰,止咳。
6.擦肺俞: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约两个手指)。
操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三指指面,或小鱼际,擦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擦至局部发热。
作用:温肺止咳。
7.外感咳嗽可加用:7.1.开天门
操作:用双手拇指螺纹面,交替从眉心向上推至前发际边缘,约50次。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7.2.推坎宫
操作:用双手拇指螺纹面,自小儿眉心分推至两侧眉梢,约50次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7.3.推太阳
太阳穴: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一寸(约1横指)。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约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
7.4.黄蜂入洞:
操作:用食中两指端,在鼻孔下缘揉动(不要堵住鼻孔),约100次。
作用: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息。
7.5.拿风池
风池穴: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骨外隆凸直下凹陷中。风池穴与风府穴相平,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方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指指端相对用力,按压凤池穴10-15次,
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明目止头痛。
7.6.推三关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螺纹面,自腕横纹桡侧端(大拇指侧)沿前臂向肘横纹桡侧端直推,约300次。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
8.内伤咳嗽将8.1.补肺经: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在肺经做旋推,约300次。
作用:能补益肺气。
8.2.补脾经: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约300次。
作用:能健脾、补气血。
8.3.补肾经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指螺纹面,约300次。
作用:补肾益脑,温阳下元。
8.4.揉中脘
中脘穴: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胸骨剑突与肚脐中点)
操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螺纹面,或中指螺纹面,在脐上四寸的中脘穴按揉,约3分钟。
作用:健脾益气、调中理气。
8.5.揉肺俞
操作:用食指、中指的两指螺纹面,按揉背部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约50次。
作用:调理肺气,止咳化痰。
8.6.揉肾俞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操作:用食指、中指的两指螺纹面,按揉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约50次。
作用: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参考资料: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