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这两个字,在这中国历史上其实是对官员母亲的尊称,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佘太君”。但是在抗日战争的影视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伪军在日军面前毕恭毕敬,说着”太君’如何如何。现如今我们大家只要一想到“太君”,马上就会想到抗日战争。

为何日本人叫太君(到底是什么意思)(1)

那么在当时,“太君”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从日语当中翻译过来的吗?其实这个问题,日军当年也没搞明白。如果按照中国古代的解释,这显然是理解不通的。非要解释一下的话,可能跟当时的音译有很大关系。

在日语当中,虽然有很多汉字,但在发音上和汉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当年日军伪军中有一大批翻译官,专门用来将日语翻译成汉语。在日本和军队相关的一些发音中,有很多和“太君“很接近。比如当时的日本大将军衔,听起来就好像“taishou”,可能是当时音译的原因,当时的翻译官就把日军中较高官阶的人翻译成了“太君”。

当然,当时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不可能是日本大将,而是一些小喽啰,各种“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当时日军的编制里以“队”为主,比如联队、大队、中队、小队,所以当时的伪军见到这些日军,基本都叫“队长”,在日语当中,队长的翻译就是“tai-chou”。

为何日本人叫太君(到底是什么意思)(2)

这跟中国古代有些类似,中国古代的老百姓见到官员,很少叫职务的,而且他们也都不认识,所以统一都叫“大人”,就拿现在来说吧,见到某些比自己职位更高的人,大家都喜欢叫“某某老师”。所以在当时伪军中也应该有叫日军“大人”的,在日语当中,“大人”的音译为“taijin”,这么多“tai“开头的音译,后面就逐渐逐渐进化成了”太君“。(佘太君听了想打人)

为何日本人叫太君(到底是什么意思)(3)

不管是“将军”“队长”还是“大人”,都是高抬一句的词,面对日军的枪炮,老百姓只能奉承他们以求平安。

其实当时日军可能也不知道“太君”这个词到底是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