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知道嘛?

上海人熟知的中山公园

最近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把公园围墙给拆了!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2)

目前

公园紧邻万航渡路的围墙已经“消失”

更令人惊喜的是

百年校园、百年名园、百年建筑

百年梧桐、百年公交、百年道路

竟在此汇聚

wow,升级改造后有多灵?

一起去看看吧~

在万航渡路靠近华阳路口

熟悉的公园2号门被保留下来

很少有人知道

TA看着像“门卫室”

其实是“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

是有近百年历史的英式建筑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3)

2号门外的空间

被命名为“华阳广场”

上海的百年老公交20路车站

按照市民的愿望保留了下来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4)

候车亭经过改造提升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还颇有英伦风的味道

随手一拍都很有腔调!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5)

打开围墙后

整座公园变得更通透了

和市民的距离更近了~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6)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7)

绿地、广场和步道

精心设计的景观灯光

白天和夜晚都有着不同的氛围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8)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9)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0)

新民晚报 刘歆 摄

小侬发现车站旁边

还多了一座纯白色的小建筑

顶上还有个小房间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1)

清新又可爱

猜猜TA是派什么用处的?

卖个关子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沿着万航渡路

从公园2号门一路散步到3号门

这一段真是大变样了!

满眼绿色

清新、宽敞、舒适

公园的景观指示牌

是很有复古味道的设计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2)

新民晚报刘歆 摄

行走在绿茵掩映的步道上

发现这里一路都没有台阶

都是平地或缓坡

地面的“弹格路”打磨得平整又干净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放心地行走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3)

新民晚报刘歆 摄

曾经的万航渡路

是出了名的“车易堵、人难行”

改造后

人行道并入公园内

机动车道也拓宽了

彻底改变了以前拥堵的窘境

街边绿树中

一座颇有设计感的建筑

猜猜是啥?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4)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5)

原来是全新设计的洗手间

还配有母婴设施和第三卫生间

方便单独带娃的家长

很贴心~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6)

许多原先掩藏在公园围墙内

不为人知的景观

如今都和行人“零距离”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7)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8)

公园的3号门外

围绕着百年古树打造了“梧桐广场”

这棵年龄超过150岁的梧桐

是整个华东地区树冠最大

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

有“华东第一悬铃木”之称!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19)

TA的树干

需要5个成年人合围才能抱住!

一位住在附近的林老先生高兴地说,“以前想看这棵百年梧桐,要走到公园里面,还有高大的围栏遮挡,现在公园内外的人都能随时看到,太好了!”

梧桐广场上还新增了

极具特色的亭廊

可供市民游客休憩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20)

新民晚报刘歆 摄

从外侧看是这样的↓

还蛮酷的呢!

坐在亭廊里可欣赏古树

坐在亭廊外侧的台阶上

则可以欣赏对面的苏河日落

好妙的设计~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21)

小贴士:目前中山公园开放时间为早晨7点至晚上10点,但万航渡路区域已基本实现24小时开放。

在公园3号门的马路对面

正巧就是苏州河绿道华政段入口

很推荐顺便去逛逛哦!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22)

去年这里开放后

迅速晋升为小众宝藏打卡地

后因疫情防控关闭

前不久又重新恢复开放啦!

上海两座公园最新消息(上海市中心这个公园把围墙拆了)(23)

900余米岸线上,不仅可以饱览苏河河滨风光,还能感受华政百年校园历史风貌。

百年公园、百年梧桐、百年公交、百年校园、百年建筑、百年道路,都在不经意间漫步而过,假期里,你想不想去休闲打卡一下呢~

【小主综合编辑】素材来源:新民晚报、话匣子、上海长宁、上观新闻、周到上海等,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