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周记找到没有 我和我的飞哥周记(1)

从2014年开始接触微信公众号,也就开启了个人励志网络文章《飞哥周记》码字之旅,从刚开始的每周一篇到现在的每周一和每周五的两篇,细数下来,今天是549篇,7年多的时间,200多万字,3本书,获了5次奖。

《飞哥周记》着眼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捕捉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及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出谋划策,及时深挖问题主要矛盾,及时准确把脉热点难点,理性引导化堵为疏。

在我的网文中,有“传统文化说”“新生关键词”“成长的烦恼”系列,《让我欢喜让我忧》讲述学生干部的发展之路、《筑梦之路 有研以对》勉励同学们在考研的路上坚持到底,《左手材料 右手假期》感同身受辅导员的日常生活等等,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和辅导员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焦点和热点问题。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写《飞哥周记》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工作,而且都是提前一周完成下一周的工作,有点“强迫症”的自己,总喜欢事前列好写作提纲,更喜欢整理好一篇篇网文。

经常写一写,文字也变得不再干涩,对于辅导员工作,也有了一些细致的思考。

经常想一想,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当时的情境下的思路和举措,也为日后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每一次翻阅自己写的东西,深度虽未见,温度时时在。

从刚开始的“疑惑”到现在的“周更”,背后是自律和坚持,更是对学生成长路的一片热忱。

有了这样的任务压力,搜集素材也成为一项工作,和学生谈心谈话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学生因为就业、考研、学习困境、心理迷茫前来咨询或者一些突发事件处理的时候,我都提醒自己做一个有心人,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化疏为导。

通过深刻评析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探讨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学习、生活、交际、情感、心理等问题或困惑,找到了学生日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

并从中与学生对话、给学生讲道理,说理话情,小中见大,循循善诱,以生动有趣的文字进行了及时解答,以自然畅通的方式回答了学生的现实需要,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传递了三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更有力量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体化、多样化地传递给大学生们。

《飞哥周记》书写着我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深度参与,而另一方面,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后续的成长反馈,也让我在接下来的育人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动力和宝贵的经验。

与其说是学生给了我一些平台,不如说学生给与我更多职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我想我会继续写下去,那些温暖的遇见、成长的困惑、青春的力量,让我在网络平台和青年大学生们“屏对屏”“面对面”“心连心”,文字的力量激发我更多的思绪,记录更多、更好的故事,让成长发生,让爱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