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年歌的第N种解法(13)

上一期我们详细讲了诗文作者和消失的诗句,本期我们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全文解读一下《乾坤万年歌》。

《乾坤万年歌》并不是预言,它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由大清国保皇派编造的诗文,目的是在民间制造“天不亡清”的舆论,以达到保清护帝的目的。诗文全篇都是在讲周朝到清朝的历史,当然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是后半段用词较为隐晦。清朝涉及的内容则是精心挑选的“明君忠臣”的故事。《乾坤万年歌》的编造时间大概是1911年底到1912年初,从诗句内容上看,编造时间极有可能是1912年。作者是清朝保皇派,冒名周吕望(姜子牙)和汉严光。诗文中涉及的“五行”加“生肖”均为年份。后半段顺序被打乱,是因为民国初年,印刷出版时编者为避免惹祸上身,故意将明朝后的诗文顺序打乱,以混淆视听。诗文缺少3段共6句,前面2段共4句均为与蒙古族有关的诗句。1913年,前清保皇派为争取蒙古王公的支持,策划“蒙古勤王”复辟大清,借诗文故技重施制造舆论,又担心诗文中有关蒙古族的内容会引发误解,所以将其删除。诗文结尾缺少的2句,应该是民国初年出版时由编者删除的,因为诗句含有明显的满清内容,原因当然是避免惹祸上身。《乾坤万年歌》无论是形式、内容、用词明显粗制滥造,实在难以称其为“预言”,根本不可信。目前流传的《乾坤万年歌》有3个版本,1915年(民国四年)版、1938年(民国二十七)版和网络版。网络版其实就是1915年版和1938版的混合改编版。全文重新排序后的解读如下,所列编年仅供参考:

太极未判昏已过,风后女娲石上坐,三皇五帝已派相,承宗派源流应不错。

(上古时期)关键词: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

无极到太极,从盘古开天辟地,生出阴阳开始。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女娲造人,世间便有了男女,三皇五帝懂得结盟以相互制衡,同源共生,人类繁衍生息。

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

(公元前1046-公元前247年)关键词:周朝、周礼、吕不韦、嬴政、秦朝

周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以礼仪、音乐教化臣民,希望大家谦和有礼,威仪有序。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将近800年。“串去中直”吕字。公元前257年,吕不韦迎回质子异人,后扶植其为秦庄襄王。公元前249年,吕获任相国,获封文信侯,独擅大权。“春禾换日头”秦字。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逝世,太子嬴政即位,立为秦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闪亮登场。

天下由来不固久,二十年间不能守,卯坐金头带直刀,削尽天下木羊首。

(前230年-公元前206年)关键词:秦始皇、秦灭六国、刘邦、项羽、楚汉之争、汉朝

秦国自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开启大秦帝国时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胡亥即位成为“秦二世”。“卯坐金头”繁体刘字。公元前209年,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同抗秦。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被逼自杀,年仅24岁。秦朝的统治不到二十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到此结束。“木羊”公元前206年,乙未年,楚汉相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一土临朝更不祥,改年换国篡平床,泉中涌出光华主,兴复江山又久长。

(公元前8年-公元220年)关键词:王莽、假皇帝、光武帝、刘秀、永元之隆

“一土”王字。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公元5年,汉平帝驾崩,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王莽自称“假皇帝”。公元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立“始建国”。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杀而死,新朝灭亡。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复兴汉朝,定都洛阳,称作东汉。刘秀统一天下,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公元100年,强大的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遣商人、使者来朝,东汉国力趋于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四百年来更世界,日上一曲怀毒害,一枝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传两代。

(公元220年-公元263年)关键词:曹丕、曹魏、蜀汉、三国鼎立

“界”字读音为“gai”。“一枝流”有点谐音“一支刘”的意思。“西川”唐代地名,剑南西川的简称,含成都平原及以北以西地区,这里指四川。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史称曹魏,400多年的汉朝灭亡。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为“吴”,改年号为黄龙,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形成孙吴、曹魏、蜀汉三国鼎立之势。蜀汉共历二世两帝,刘备、刘禅,国祚四十三年。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

四十年来又一变,相传马上同无半,两头点火上长安,委鬼山河通一占。

(公元266年-公元316年)关键词:司马炎、曹奂

“马上同无半”司马二字。“两头点火”炎字。“委鬼”魏字。公元220年后的40多年,也就是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曹魏灭亡。

关于乾坤的古代故事有哪些(独家全解乾坤万年歌预言)(1)

山河既属普无头,离乱中分数十秋,子中一朱不能保,江东复立作皇州。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关键词:晋朝、八王之乱、司马睿、夏侯氏

“普无头”晋字。公元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子中一朱”指的就是司马睿,野史有载司马睿的生母,夏侯氏与牛姓小吏有染,生下了司马睿。民间有多种传言,但都与牛姓有关,这里用“朱”字其实暗示“非牛非马”也就是拿不准,读者想什么是什么。看似“预言”实则荒唐至极,花边八卦拿来充当“预言”,可见作者也就是个“狗仔”的水平,可是还有人把诗文当作“预言”,令人不解。

相传一百五十载,钊到兔儿平四海,天命当头六十年,肃头盖草生好歹。

(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关键词:刘裕、刘宋、萧道成、齐国

自公元266年西晋建立,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共150多年。“钊到兔儿”繁体刘字。公元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晋朝成为历史。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南朝宋建立,又称刘宋,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肃头盖草”萧字。公元479年权臣萧道成篡宋,改国号为齐,刘宋灭亡。 

都无真主管江山,一百年前扰几番,耳东入国人离乱,南隔长安北隔关。

(公元479年-公元557年)关键词:南北朝、南朝陈、北周

南北朝时始终处于分裂、对峙的阶段,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等可谓天下一片混乱,犹如100多年前五胡十六国时期。“耳东”陈字。公元557年,陈霸先建立南朝陈,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南朝疆域南到长安,北到秦岭。

水龙木易承天命,方得江山归一定,五六年来又不祥,此时天下又纷争。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关键词:杨坚、杨广、隋朝、高句丽

“水龙”公元572,壬辰年。“木易”繁体杨字。公元572,周武帝宇文邕铲除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并开始重用杨忠的儿子杨坚。公元568年,杨坚父亲杨忠死后,其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公元589年,杨广攻陷建康,南朝陈灭亡。公元592年,杨素顺利平定江南叛乱,隋朝江山大定。公元597年,边境纷争再起,高句丽联合靺鞨攻打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公元598年,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率隋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因粮草和疫病,隋军伤亡惨重。 

木下男儿火年起,一扫烟尘木易已,高祖世界百余年,虽见干戈不伤体。

(公元618年-765年)关键词:杨侑、李渊、唐朝、安史之乱

“木下男儿”李字。“木易”繁体的杨字。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炀帝死后,李渊逼杨侑禅位,杨氏的隋朝灭亡。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的100多年里,纷争叛乱虽有,但唐朝损伤不大,如:武则天改周、安史之乱等。很有意思的是这“预言”竟然没提武则天,但是却提到司马睿可能姓牛,太神奇了。诗文是不是“预言”您应该心里有数。

子继孙承三百春,又遭离乱似瓜分,五十年来二三往,不真不假乱为君。

(公元765年—960年)关键词:朱温、五代十国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近300年,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21帝。公元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而后50多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开启了五代十国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金猪此木为皇帝,未经十载遭更易,肖郎走出在金猴,稳稳清平传几世。

(公元951年-960年)关键词:后周、柴荣、赵匡胤、北宋

“肖郎走出”繁体赵字。“此木”柴字。“金猪”公元951年,辛亥年,郭威建立后周,驾崩后养子柴荣即位,柴荣驾崩后,幼子柴宗训即位。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一汴二杭事不巧,却被胡人通占了,三百年来棉木终,三闾海内去潜踪。

(公元960年-1279年)关键词:北宋、南宋、赵昺、崖山海战

北宋首都是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开封古称汴梁,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合称宋朝。公元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朝廷流亡南方。“棉木”未长成大树的小树苗,这里指年幼的皇帝。公元1279年,崖山战败陆秀夫携幼皇帝赵昺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跳海殉国,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三闾”指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的官职,负责主持宗庙祭祀,属特设的闲差。屈原曾任此职,这里暗含跳水殉国的意思。

?—————,?—————, 一兀为君八十载,淮南忽见红光起。

(公元1271年-1368年)关键词:元朝、明朝、北元

缺少2句描述蒙古族内容的诗句。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一兀”元字。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此后逐步攻占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所谓“八十载”是从1279年南宋灭亡开始算,至1368年明朝建立共89年。而实际元朝是从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开始共9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所以这诗文也没那么靠谱。 

八只牛来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土猴一兀自消除,四海衣冠新彩画。

(公元1368年-1644年)关键词:朱元璋、明朝

“八只牛”朱字,“日月同行”明字。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土猴” 1368年,戊申年。“一兀”元字,这一年元朝灭亡。朱元璋反元时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明朝恢复汉人执政,君臣着汉服开启新王朝。

三百年来事不顺,虎头带土何须问,十八孩儿跳出来,苍生方得苏危困。

(公元1629年-1645年)关键词:李自成、崇祯、均田免赋

1368年明朝建立至1644年明朝灭亡,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三百年来”实际是1368年明朝建至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岛,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共315年。“虎头”指掌握部队的人。“带土”指势力范围。“十八孩儿”李字。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当时提出“均田免赋”获百姓欢迎。

此时建国又一人,君正臣贤垂黼黻,平定四海息干戈,二百年来为社稷。

(公元1636年—1661年)关键词:努尔哈赤、皇太极、清朝、顺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3年,皇太极崩逝,顺治皇帝继位,由其叔多尔衮摄政。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先后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从努尔哈赤建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起,共276年。顺治皇帝为大清入关的首位皇帝。具体详解点击查看姜子牙《乾坤万年歌》预言清朝开始的诗句顺序真的被打乱了吗?

那时走出草田来,手执金龙步玉阶,清平海内中华定,南北同归一统排。

(公元1661年-1690年)关键词:康熙、鳌拜、三藩之乱、台湾岛、雅克萨

封建社会实行“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制度。顺治册立太子之时,实际上已无嫡子,皇子八人皆为庶出,“草田”正是形容“庶子无嫡”的情况,按长幼顺序,康熙实难继统。1661年,康熙在庶子八人中独占鳌头,继承大统。“执金龙”就是掌管御玺,“步玉阶”就是登基为帝,“阶”字读音为“gai”。1669年,智擒鳌拜。1681年,平三藩之乱。1683年,南收台湾岛。1686年,北夺沙俄侵占的雅克萨。收复失地,一统山河。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那时走出草田来,手执金龙步玉阶,说的是谁?

?—————,?—————,两分疆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

(1675年-1735年)关键词:准噶尔部、噶尔丹、康熙、御驾亲征

缺少2句明显蒙古族内容诗句。1646年卫拉特蒙古归顺清朝。1675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派兵击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垄断权力,控制卫拉特全境。1678年,建立准噶尔汗国。攻占叶尔羌汗国后,进攻土谢图汗。迫使喀尔喀蒙古诸部南迁。1690年,噶尔丹再向漠南喀尔喀蒙古进攻,喀尔喀求援清廷,康熙皇帝3次御驾亲征,讨伐准噶尔部,噶尔丹走投无路服毒自尽。此后,准噶尔部残余时常滋扰边疆,并偷袭攻占拉萨。1720年,清廷集结重兵再次清剿,兵分三路,夺回拉萨。边疆重回安宁,史称“清安定西藏之战”。“疆界”就是边疆上的分界线。“一百九”就是1720年到1912年间的190多年。准噶尔部亦称“准部”。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两分疆界各保守,更得相安一百九,是预言未来吗?

关于乾坤的古代故事有哪些(独家全解乾坤万年歌预言)(2)

谁知不许乾坤久,一百年来天上口,木边一兔走将来,自在为君不动手。

(公元1736年-1796年)关键词:乾隆、准噶尔汗国、大小和卓、多拉尔·海兰察

1755年,乾隆皇帝趁准噶尔部内乱,出兵伊犁,剿灭准噶尔汗国。将原本作为人质禁锢在伊犁的大小和卓释放。2人表示愿投靠清廷。1756年,小和卓趁机勾结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叛乱失败。1757年,小和卓将清廷派去招抚的副都统阿敏道杀害,公开举兵反清叛乱。1758年清廷发兵平乱。1759年,叛军投降,大小和卓出逃巴达赫尚部,清军派人交涉,首领素勒坦沙将2人处死,尸首送交清朝。史称“清平大小和卓之战”。“ 不许乾坤久”就是刚刚彻底剿灭“准部”,可是“回部”又发叛乱。“一百年来”就是自清朝建立的1636年到1757年的100多年。“天上”指的是天山之上。“口”就是指大小和卓,因为是兄弟二人,一大一小两个口,组成一个“回”字,也就是指“回部”。“ 木边一兔”兔为卯,合成一个柳字,指多拉尔·海兰察,一等超勇公,柳为其汉姓。一生忠勇征战准噶尔部、参加清缅战争、征讨大小金川之战、平定甘肃、青海,回、撒拉族叛乱、参与平定台湾岛林爽文叛乱、平定廓尔喀侵藏之乱,戍边屡立战功。逝世后乾隆皇帝御准破格加恩入“昭忠祠”位列紫光阁功臣,旌扬其战功,得此忠臣良将,乾隆皇帝又何须康熙皇帝一样御驾亲征呢?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预言,木边一兔走将来,木边一兔是不是未来之人?

相继春秋二百余,五湖云扰又风颠,人丁口取江南地,京国重新又一迁。

(公元1796年-1851年)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天京、何桂清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五湖” 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这里指江苏及周边区域,即太平天国主要的活动区域。太平天国首都定在江宁(今南京),称作“天京”。 云扰就是指太平军,风颠就是指太平军攻占当时的江宁(今南京)并定都。“人丁口”为“何”字。何桂清,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太平军侵入浙江,扼守要冲,率兵击退。相继收复江宁(今南京)九洑洲、临安、孝丰、安吉等地。率清军挽回颓势。1864年,洪秀全病逝,清军攻占天京(今南京)。幼天王洪天贵福出逃,太平天国迁出天京(今南京)。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预言人丁口取江南地,人丁口是指谁?江南又是哪? 

两人相和百忙中,治世能人一厶弓,江南江北各平定,一统山河四海同。

(公元1862年-1894年)关键词:同光中兴、太平天国、捻军之乱、收复新疆

“两人相和”中国历史上皇权专制王朝的最后一个“中兴”——“同光中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在位时内外用兵。1864年,同治皇帝强兵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内忧。1894年,光绪皇帝劲旅力抗甲午倭寇之外患,无奈难挫强敌。同治、光绪两朝先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之乱、陕甘回变、云南回民起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等。1875年,光绪皇帝遣钦差大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以“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策略,收复新疆,平定天山南北路,南北一统。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两人相和百忙中,治世能人一张弓,是未来的事吗?

二百五十年中好,江南走出钊头卯,大好山河又二分,幸不全亡莫嫌小。

(公元1894年)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刘永福、马关条约、台湾岛、永清、乙未战争

“钊头卯”繁体刘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刘永福率黑旗军赶赴台北,誓死保台血战到底。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日本欲登岛接管,遭岛内军民反抗。日本认为台湾、澎湖列岛为清朝之地,清政府已割让日本,希望岛内民众顺从管理,军民誓死不从,日军出兵占领澎湖。1895年5月23日,岛内军民为保全台湾岛,宣布脱离大清国,建立“民主国”,年号“永清”。永清意为永久属于大清。虽然澎湖列岛已被日寇所占,但民众希望至少保全台湾本岛,推举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日军恼怒进攻台湾,攻占基隆后,进攻台北,唐景崧深夜化妆乘船逃回厦门。民众推举刘永福为大总统,刘再三推辞,最后以抗日盟主之名,率军民抗日,但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与日军相差甚远,浴血奋战5个多月,伤亡惨重。1895年10月20日台南被围,刘永福自知大事已去,乔装乘船逃回厦门。第二天在英国牧师巴克礼出面协调下,日军进入台南城。“永清”至此亡国。这场战役是台湾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史称“乙未战争”。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预言江南走出钊头卯,一兀山河又二分说的是什么?

又为棉木定山河,四海无波二百九,王上有人鸡上火,一番更变不须说。

(公元1909年-1911年)关键词:宣统、溥仪、君主立宪、咨议局

“棉木” 指未成年的小皇帝。1908年,大清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登基,年仅三岁。自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共传十二帝,总计296年。“王上有人”指君主立宪,皇帝将被架空,皇帝上面还有国会,而国会议员们将成为真正的话事人。1909年3月清廷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9月,各省共设立21个咨议局。“鸡上火”,鸡是指1909年己酉年,也就是清宣统元年。各省咨议局的设立,迸发出硝烟的味道,造成清末政局的动荡。此后,保皇派、立宪派、维新派产生对立,革命一触即发。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王上有人鸡上火,一番更变不须说,是说清朝灭亡?

二百年来为正主,一渡颠危猴上水,别枝花开果儿红,复取江山如旧许。

(公元1911年-1912年)关键词:袁世凯、武昌起义、清帝逊位

“猴”指袁世凯。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崩逝,身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为由,开缺回籍,一直赋闲在家。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4天后,袁世凯应诏复出,补授湖广总督,南下督师。最终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权倾朝野,左右朝政。袁世凯一面派兵讨伐,一面派员议和。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孙中山希望争取和平,避免生灵涂炭,并公开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将辞职推举袁世凯。1912年2月12日,在袁的威逼利诱下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朝到此终结。2月13日孙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最终如愿以偿,依旧掌管天下。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一渡颠危猴上水,别枝开花果儿红,到底说的是谁?

关于乾坤的古代故事有哪些(独家全解乾坤万年歌预言)(3)

二百年来衰气运,任君保重成何济,水边田上米郎来,直入长安加整顿。

(公元1912年)关键词:辛亥革命、藩翰、多罗特·升允、西安

“二百年来”指1911年。“衰气运”指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国危在旦夕。第二句是疑问句,什么人能完成拯救君主的任务呢?答案就是第三句,“水边田上米郎来”“藩”字,指藩翰,出自《诗经·大雅》意思是比喻捍卫王室的重臣,也指布政使。“藩翰”是指曾任山西、陕西布政使,官至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的清末封疆大吏——多罗特·升允。1909年,已是封疆大臣的升允,上疏反对君主立宪,惹清廷立宪派不满,后自请开缺,赋闲居于西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从10月武昌起义开始,起义新军四起,一时间大清国风雨飘摇。清廷为稳定西北,急召升允命其主理陕西、甘肃,奉命督办军务,力保西北不失。新军来势汹汹,占领西安,陕西巡抚钱能训出逃,守城的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自尽,升允也被迫逃往甘肃避难。收拢旧部集结清兵,升允计划攻下西安,为宣统皇帝溥仪建立偏安西北的小王朝。因为袁世凯的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升允极力反对清帝逊位,亲率精兵出战,连下十余城,兵临西安指日可待。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大清国正式灭亡,清军拒绝与新军再战,四散离去,升允攻占西安也成为了泡影。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预言,水边田上米郎来,米郎是谁?什么时候出现?

?—————,?—————,行仁行义立乾坤,子子孙孙三十世。

缺少2句描述满清的诗句。“行仁”指的是大清国的明君施仁政,“行义”指的是大清国的臣子们守忠义,“立乾坤”就是延续大清朝的统治。 “三十世”取的是三三不尽的意思。意思就是大清的皇帝英明神武,臣子赤胆忠心,大清统治千秋万代。保皇派是希望借诗文,告诉当时看到的民众,大清国遇到的坎多了,最后都过去了,眼下的纷乱,不过是浮云,天不亡大清,革命党闹不长。具体详解点击查看《乾坤万年歌》的诗文预言,为什么被删掉6句,背后有什么隐情?

我今只算万年终,再复循环理无穷,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

这几句故弄玄虚罢了。万年真的不靠谱,诗文不是预言。“今”指的就是当时的大清国,“古”就是清朝以前各朝代,诗文中一一罗列,连不确定的花边新闻都加上了。“存亡”二字或为作者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希望,存的是君主,亡的是共和,只可惜“天要亡大清”。“ 一贯通”就是让当时的人们按作者的意思理解而已。

《乾坤万年歌》的讲解到此结束,它真的不是预言,所谓的“古代预言”多用罗列过去的历史为主要手法,以此来增加可信度,后人因痴迷而陷于其中,所谓的能通晓未来并留予后人参详,根本就不可信,万不可弥足深陷。华夏先祖若真要提点警醒后世,断不会弄些不靠谱的诗句来凑数。应粉丝要求,我们将对前面讲过的《太白山碑文》和《金陵塔碑文》进行整理后发布完整的全文解释,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稍后我们将讲解北宋邵雍的《梅花诗》,敬请期待!

【乾坤万年歌的第N种解法】详细全解,可以去主页查看。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乾坤万年歌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